贵州“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4-30 11:11李萍李英勤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问题及对策贵州省

李萍 李英勤

【摘 要】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校农结合”是助推脱贫攻坚的创新性举措。文章分析了当前贵州“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存在贫困户参与积极性不高、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产业扶贫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提出加快转变贫困户思想、重点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等措施,旨在促进“校农结合”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校农结合;脱贫攻坚;问题及对策;贵州省

“校农结合”指的是以学校食堂的农产品需求为依托,通过购买农产品有效引导贫困地区农民主动调整农产品生产计划与结构,实现产销精准对接、校农互利共赢的学校教育与农村生产的有机结合。[1]加快“校农结合”发展对推动产业扶贫、贫困户精准脱贫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省份。因贵州多山,许多贫困地区囿于环境因素,长期以来只能发展附加值不高的农业;又受限于地形地势,交通不便,生产的农产品运送不出来,即便运出来了,也很难找到合适的销路。[2]贵州“校农结合”将各级各类学校食堂与贫困地区脱贫有机对接起来,提供了一个稳定又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推动产业扶贫及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升级转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贵州省“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成效、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

一、贵州“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创新多种“校农结合”扶贫模式,脱贫成效明显

据统计,我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共有17890个,就餐学生达62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近六分之一,每月采购的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类及蔬菜等常用农产品高达10万吨以上,价值约10亿元。[3]这是一个将学校农产品需求与精准脱贫相对接的,巨大又稳定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是有助贫困户增收的新型举措。自“校农结合”工作启动以来,贵州省各地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立足于原有的产业,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校农结合”扶贫模式,其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的模式最具代表。各种各样的模式改变了贵州农民收益不高,农产品商品率低的情况。“校农结合”扶贫模式的不断创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使农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并带动了省内3000多个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70万亩,覆盖贫困人口10.9万户42万余人。[4]

(二)“校农结合”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近年来“校农结合”模式不断创新,引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生产,改变了过去的不知道该种什么,种什么都怕亏的被动局面。实施“校农结合”之前,贵州大部分地区都是依靠传统的农耕技术,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而现在农业采购采用合同订单的方式定点采购、定点包购,贫困户自主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品种、规模迅速扩大。粮食内部结构和经济作物结构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特色杂粮、果蔬等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小麦种植面积正在缩减,辣椒、油茶的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将市场的需求作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种养殖结构。牛羊禽肉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增长近1个百分点。各种产品的品质、面积、质量、规格等都位居全国前列,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与升级。

(三)农产品需求导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对接,稳定了消费市场

“校农结合”就是以带动数百万贫困人口增收为目标,把各级各类学校消费市场优先让给全省的贫困地区。学校食堂每月需采购的农产品数目多,品种杂,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例如营养餐模式已经覆盖全省大多数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与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采用订单的方式提供给学校,引导贫困地区的贫困户根据实际情况发展规模化生产,为学校提供更优质的绿色食品。这样科学、有选择的专业化生产,使贫困村的种植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校农结合”生产的高端产品也开始“进军”国内市场。学校是一个稳定的市场,更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都是绿色、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校农结合”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农产品推广到公众眼前乃至国内市场上。

(四)推进了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发展

贵州省坚持依靠质量来发展农业,着力于打造绿色农产品大省。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农结合”的扶贫模式,是在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农产品流通平台之间建立联系,使产品不愁销路,农业产业得到扶持,将农业供给侧改革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走绿色的改革发展道路。贵州“校农结合”坚持以产出高效、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为发展道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创立民族自主品牌为主线,建立一批以高原山地为特色的农业示范园区,形成数量庞大、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供给体系,从而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产值得到提高、农村生态得到持续增值,农业产业链不断改造升级。重点建立了中草药、刺梨、油茶、生态家禽等特色优势产业。在2017年贵州发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中,各地一季度末家禽存栏增加到8709万只,出栏量达到了2578万只,禽肉产量达4.2万吨,增收10多亿元,特别是带动生猪发展,生猪产业链规模化、专业化迅速发展,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的80%,各地种植的蔬菜也高达1307.4万亩,单食用菌生产就新增了10万亩。[5]

(五)初步形成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整体经济效益提高

自2017年贵州“校农结合”脱贫模式推广以来,农业规模化发展出一批批生猪村、萝卜组、辣椒寨。以前农户种植生产都是无序、粗放式,“市场上需要什么,他们就生產什么”,不会过多考虑市场的供求状况,农民收益自然也低,农民自身存在的盲目性导致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度成为劣势。2013年贵州农民的人均收入不到3400元,贫困户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在“校农结合”的促使下,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2017年贵州农民的收入已经达到5000多元,贫困户的最低保障也进一步提高。“校农结合”采用订单式采购,组织村寨进行规模种植和养殖,保证了农户的销路,他们自觉进行规模化生产,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增加自身的收益。

二、当前贵州“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户未积极参与“校农结合”脱贫模式,扶志扶智有待进一步加强

伴随着贵州“校农结合”脱贫模式的不断深入与推进,与之伴随也出现了部分贫困户不积极参与脱贫。贫困户人口受教育程度大都是小学文化,有一些甚至是文盲,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觉悟低。大多数贫困户的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他们一味地依靠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和政府的救济,不主动寻求脱贫致富的方法。政府救助不到位,他们就会无理取闹,无端制造事件,扰乱社会安定的秩序。“评上贫困有本事,一让脱贫就不干”、“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数不胜数,“校农结合”已经有效解决贫困村农户农产品销售难题,签订合同订单给农户吃了“定心丸”,但由于贫困群众自身条件差,形成了封闭落后的思想闭环,导致“校农结合”脱贫模式未发挥最大作用。

(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产业扶贫效果不显著

千百年来,贵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留下了大量的民族文化遗产,有62项收录在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名录中,被国家民族委员会命名和挂牌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贵州民族特色产业呈现“多元多样”、“原生形态”、“和而不同”等特征,贵州“校农结合”重点培扶的产业是种养殖业,大多都是种植茄子、小瓜、辣椒、土豆、豇豆等,养殖猪、牛、羊、鸡等。而民族特色的产业,重视力度较小,发展意识薄弱,没有充分发挥贵州民族特色,产业扶贫效果不佳。中药材是贵州的优势资源产业。刺梨也是贵州独特的民族产业,不仅有维C之王的称号,还富含抗衰老的人体清道夫SOD物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贵州当前缺少民族特色产业品牌,没有充分利用民族品牌效应,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地区特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三)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扶贫规模效益不明显

自“校农结合”发展以来,贵州农业产业规模迅速形成,但总的来看贵州农业产业还存在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从农企的发展状况上看,存在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各农企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规范、不稳定,农业产业规模效益较低。其中部分农业加工企业存在设备落后,生產效率低,高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操作性不足、不正当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缺乏相应的科学规划。规范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农业产业规模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资金帮扶缺乏相关法律保障机制,资金使用率低

贵州贫困地区经常有返贫现象的发生。贵州生态环境脆弱,部分落后的贫困村自然环境恶劣,整体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种种状况对农户摆脱贫困都起着阻碍作用。在申报扶贫项目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弄虚作假的恶劣现象,扶贫资金乱用或闲置,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率低。缺乏相应的监督部门管理扶贫资金机构。扶贫资金的分配没有与地方完成扶贫任务的好坏、资金使用的效果挂钩,缺少激励约束机制,导致有的地方争戴贫困帽子,争项目,争资金,而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任务却没有完全落实到位。[6]

(五)专业农技人员福利待遇亟待提高,脱贫培训方式单一

大多数基层农技人员有在编却不在岗,长期不从事专业工作的现象,平时能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撰写专业论文的水平较低,难以评上职称。[7]职称是决定农技人员工资的主要因素。有的评上职称后又难得到聘用,造成工资呈现低水平。现阶段脱贫培训机构单一,主要以农民讲习所、农技人员上门服务“送经验”“送办法”、“送技术”、技术培训班办到家口等培训方式为主。脱贫培训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不利于贫困户更好的接受培训脱贫。

三、加大贵州“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力度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转变贫困户思想观念,扶贫先扶智扶志

基层组织应了解贫困户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转变贫困户的落后思想,为其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组织贫困户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契合脱贫实际的村规民约,引导贫困村树立良好风气,使贫困户的思想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开展对农民的励志教育,贯彻落实省委的“智志双扶”活动,宣扬勤劳致富,艰苦奋斗,自给自足的中华传统美德。开展“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致富能手”等文明创建活动,消除“等靠要”消极思想。

(二)重点发展贵州民族特色产业,提高产业扶贫效果

发展民族特色产业要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体制机制,致力于提高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政府要发挥“组合拳”优势,制定符合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创建一系列发展平台和市场,培育创业创新生力军,支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全民意识,在全省树立对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考。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科学发展的原则,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合理、有序的开发民族民间产业。应在“多彩贵州”的品牌效应下,打造贵州民族特色产业品牌,继续做深做透多彩贵州民族特色产业,坚持走特色战略的道路,把握贵州的民族特色和优势。夯实人才支撑,集中有限的资金为从事民族特色产业的专业人士提供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三)提高农业组织程度,加快种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

壮大龙头企业队伍,不仅要增强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还要打造一支以加工、集中营销为主的规模企业,形成农业实现产业化的龙头。深化“校农结合”并发展专业协会,可以传递市场信息,培训种养技术。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要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贴近客观实际需要。在比较薄弱的农村,可以让商品经济意识强,个人素质较高的能人,通过采用“校农结合”的各种脱贫模式,发展某一产业规模化的生产带头富起来。引导农民向能人、大户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请大户帮助分析采购部分的生产资料以及进行产品的销售,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促进种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四)建立健全资金帮扶相关法律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资金扶贫的作用

加强资金扶贫的宣传力度,采取立法的方式,给予“校农结合”脱贫模式大力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给予一定补贴,并建立对其进行信贷资金扶持的渠道。坚决杜绝资金挪用的现象,让每一份资金都落实到扶贫上。结合全省各地各村的实际情况,将扶贫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扶贫资金应重点投入到以农业为主的特色加工产业。建立规范的奖励约束机制,扶贫资金管理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要对项目的进度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

(五)提高专业农技人员的福利待遇,多方位开展教育培训

从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高度,深刻认识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福利待遇的重要性。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基层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编制内的人员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保证按时发放,足额到位,其人头经费、福利待遇不得低于同级公务员水平。[8]脱贫培训应分层培训教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脱贫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条块培训与脱贫攻坚测试相结合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脱贫培训帮助脱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联克.深化“校农结合”助推精准扶贫 实现一仗双赢[J].贵州教育,2018(11):3-9.

[2]乔楚.校农结合 一举多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4-18第2版.

[3]杨春凌.贵州:“校农结合”一仗双赢[N].贵州日报,2018-05-20第1版.

[4]王雨,曾帅.学校后勤有保障 贫困人口有增收 我省采购金额已经22亿元[N].贵州日报,2018-10-6第1版.

[5]刘远坤.贵州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行政管理改革,2017(7):14-16.

[6]聂永刚.贵州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01):112-115.

[7]龙毅. 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现状及其改进措施[J].耕作与栽培2015(01):40-45.

[8]代丽云.我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企业技术开发,2003年第04期.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问题及对策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