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的景观生态方法初探

2019-04-30 11:11吴亚楠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态保护景观规划森林公园

吴亚楠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快速城市化不可避免的产生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产生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森林城市公园的作用不仅在于给人提供一个缓解压力、释放自我的空间,同时还对城市的生态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森林公园景观规划的设计依据和基本原则,以期对目前森林公园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保护;森林公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快速城市化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系列问题:激化城市生态矛盾,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产生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1]。城市建筑设施的盲目兴建,导致自然景观缺失,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远远不能满足大量市民休闲、游憩的需求,市民缺乏幸福感等。在此背景之下,可以满足人们户外运动、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等多方面需求的森林公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森林城市公园的作用不仅在于给人提供一个缓解压力、释放自我的空间,同时还对城市的生态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2]。反思国内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方法还比较薄弱,森林公园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很多借鉴、照搬的情况。在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急需理论方法的指导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一、森林公园景观规划重要依据分析

1.资源的分布状况。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中最基本的设计依据是旅游资源的分布现状。旅游资源的分布决定森林公园的景观结构、功能分区以及景点位置。而公园地形和景点位置又决定了公园的道路系统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的设置[3]。

2.游客的心理因素。游客到公园游玩通常有特定的目标和针对性,游客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某个景区。为了吸引、延长游客在公园的停留时间,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合理有效的安排功能分区,充分达到游憩活动可玩、景点可赏、文化知识可学、观光路线可游[4]。

3.生态保护的要求。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生态环境的脆弱敏感、频繁的旅游活动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在景观设计时,要全面考虑游客的旅游行为,尤其是生态敏感区域。规范和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同时,需要合理规划基础服务设施,满足景区需求的同时,要融入自然环境。

4.开发与管理的需要。公园的森林景观由天然森林和经济林构成,林业生产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游客的旅游活动,从而加大公园的管理难度。森林公园面积广、地形复杂,防火是森林公园管理的重中之重,动植物保护和繁育工作也不容忽视,这些都给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规划设计时,需要全面、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问题。

二、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保护原则。城市森林公园中有一些原始的自然生态区域还没有被开发利用,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对这部分区域的保护,将观光区和禁入区域划分开来,避免旅游活动对原始生态环境的破坏。

2.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既满足游客贴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旅游需求,同时又坚持生态恢复与资源保护为宗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可造福于子孙后代,使资源得到持续永久的利用,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3.整体化原则。景观是通过各个要素组合而成的生态共同体,其中任一环节或要素受到破坏,都将导致整个景观系统的失衡。所以,森林公园的景观设计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强调各要素特征的同时,注重整体的协调发展,使各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地域化原则。不同区域蕴含独特的人文精神和自然景观,城市森林公园在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之下,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俗文化。因此,在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了解、分析地域环境和自然景观资源,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森林公园,赋予其生命力。

5.景观多样性原则。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资源是城市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基础,游客之所以选择城市森林公园的旅游形式,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贴近自然、陶冶情操,在自然环境中释放自我。在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丰富、提高景观结构、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6.文化性原则。文化是城市森林公园的灵魂所在,充分挖掘森林公园的人文特色,增设具有人文气息的景观,通过对不同地域民俗风情和历史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研究,延续地域文化。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当注意切勿照搬照抄,造成森林公园的文化景觀的千篇一律,应打造专属的文化特色。

三、提升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1.明确森林公园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森林公园是以优美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保护自然风貌为前提、以自然野趣为品味、以造福子孙后代为目标的场所,建立森林公园就是要保护壮丽的森林景观、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于人类。因此,森林公园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恢复生态系统、提供产品与持续利用的功能。森林公园在建设上强调自然性,维护原有的自然景观和森林景观,避免过多的人工景点,在形成具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机制的生态系统后,才具备真正森林公园游憩、游览基础。因此,森林公园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化解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而且可以展示生态建设成就。森林公园建设在组织管理角度上,关键要处理好人与森林的关系,并由此出发扩大为普遍意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们的经营谋划和社会行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状况需求,使森林公园这个复合生态系统成为走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标志。

2.加强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培育和保护。森林景观资源是兴办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的物质基础,是森林资源的美学体现。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森林景观,对于森林公园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森林公园应当树立“在利用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利用”的思想,并在经营实践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科学地确定森林公园建设的核心与内容。森林公园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展示生态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其主要任务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过程、恢复受损与病态的生态系统,并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组织森林公园经营全过程。要促进云山森林公园建设由低品味向高品位的提升,就应特别注意森林公园解说系统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森林公园解说系统应具有文化性、科学性与知识性的特点,应以讲生物多样性、森林文化、森林美学、受损与病态生态系统如何恢复以及生态系统如何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来组织建设与开发利用等内容为主,使游客通过对森林的体验、欣赏与学习,达到与森林融为一体的审美境界,从而更加尊重自然、爱护森林、珍惜生命。

四、结束语

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其特征较为明显,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以生态规划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论证和优化,从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多个要素入手,最终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傅伯杰,陈利项,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邢佑浩.山地公园景观空间设计探讨[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3.

[3]胡涌,张启翔.森林公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3):52-60。

[4]刘滨谊。自然原始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以新疆喀斯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生态保护景观规划森林公园
景观规划设计
龙架山森林公园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