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油藏开发状况分析与对策探讨

2019-04-30 11:11王玉娇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对策探讨分析

王玉娇

【摘 要】孤东油田稠油单元具有“薄、水、敏、低”的地质特征,适合热采开发。近年来,稠油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本文在介绍地质特征、开发历程及現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力,阐述了开发调整的主要做法及效果。

【关键词】稠油油藏;开发状况;分析;对策探讨

一、稠油油藏基本情况

孤东油田稠油单元含油面积27.02km2,动用地质储量512万吨,分布在三个油田,含8个整体稠油单元,1个零散稠油单元。其中孤东油田包括九区、GD827、CD821块,含油面积5.86km3,地质储量957万吨,红柳油田包括KD521、KD53、K92、KD641块,含油面积9.0km2,地质储量1779万吨;新滩油田包括KD18及零散块,含油面积12.2km2,地质储量2376.3万吨。

(一)地质特征

孤东稠油具有“薄、水、敏、低”的地质特征。(1)储层薄且单一。孤东稠油油藏储层薄且单一,平均单层厚度39米:主力层少,平均只有1.8个。以单层开发为主,单层开发单元5个,受储层发育影响,储量规模小,储量规模在300万吨以上的整装稠油单元,共6个,其它3个稠油单元储量在300万吨以下,砂体分布零散。(2)边水能量较强。油藏9个开发单元的新井在钻遇过程中均见到了油水界面,单元边水能量较强,开发过程中受边底水影响较大。(3)敏感性强。G827储层具有极强水敏、弱碱敏、中等偏弱酸敏。(4)原油热敏性强,粘度相对较低,适合热采开发。

(二)开发历程及现状

孤东油田自1989年3月引进稠油注蒸汽热采开发工艺以来,孤东稠油自1995年正式投入开发,先后经历冷采、吞吐试验、试采开发,大规模热采建产开发:吞吐+汽驱阶段扩边:加密完善综合调整治理等4个开发阶段,进入“十二五”后,由于新区接替不足、加密细分潜力变小、保护区影响等因素,稠油产量呈递减趋势,2014年年产油46.1万吨。

稠油9个单元动用地质储量5112万吨,可采储量1105万吨,采收率21.6%。目前已有4个单元转入汽驱阶段。总井546口,开井465口,日产液16185吨,日产油1252吨,单井日产油2.7吨,综合含水92.3%。总采出程度13.53%,采油速度0.83%。与胜利油田同类油藏对比,孤东稠油目前井距小(130-50米),单控储量低(5.8吨),采收率高(21.6%),总体开发效果较好。

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力分析

(一)存在问题

(1)受保护区影响,开发调整难度大。孤东稠油9个开发单元有7个位于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储量大,共4260万吨,占总储量的83%,单控储量较高7.2万吨。受安评、环评等因素影响,开发调整工作开展难度大,储量、产量接替不足。

近几年保护区限制加重,新井日益减少,新区接替储量小且品位低,开发效果较差。2013年保护区投产新井12口,年产油0.6525万吨,其中新区4口,年产油0.0906万吨:2014年投产新井10口,年产油3.573万吨,其中新区4口,年产油0.852万吨。

(二)老井瓶颈问题未获突破,问题井治理难度大,老井治理投入不足

一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油汽比下降。常规蒸汽吞吐加热范围有限,只能加热油井半径30m-50m的范围,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开采效果逐渐变差。

随着轮次增加,油汽比由第一轮的1.2下降到第6轮的0.84,下降0.48,周期持续时间短,递减加大,增油效果变差,需加大热采增效工艺应用力度。

二是缺乏经济高效的堵水工艺。稠油高含水井日益增多,治理难度大,目前有29口井含水大于90%,占开井总数的52.9%,这部分井热采难度加大,逐步失去下步转周潜力。KD521、KD53等整体水淹区块,垦东53块目前单井日液51.6吨,单井日油2.1吨,综合含水95.8%,整体水淹严重,单项堵水措施已无法见效,井间富集剩余油无法采出,堵水开发难度大,需加大调剖力度。

三是缺乏成熟的汽窜井治理技术。随着吞吐轮次的不断增加,油藏压力的不断下降,

越来越多的稠油区块将转为汽驱开发。受平面及层内非均质性影响,主河道方向易发生汽窜,严重影响了汽驱效果。

(三)潜力分析

(1)剩余油富集,在挖潜增效的潜力

孤东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符合稠油油藏“整体富集,条带水淹”的分布规律,整体潜力仍较大。①平面上井间动用程度差,剩余油富集,有工艺增效的潜力,统计2014年孤东九区井间加密新井含油饱和度,与老井距离40-50米的新井,平均含油饱和度57.8%,剩余油仍较富集,数值模拟表明,蒸汽吞吐最大加热平径40-70米,有加大复合吞吐工艺应用,扩大吞吐半径,挖掘井间剩余油的潜力。②边底水活跃区块主力层层内上部剩余油饱和度高,有进一步挖潜潜力,新井和监测资料表明,高含水井层内上部剩余油饱和度高,有治理边底水,挖潜顶部剩余油的潜力。

垦东521区块边底水活跃,整体含水较高,水淹严重,数模研究显示油层顶部剩余油较富集,2014年在高含水井区投产新井KD52P6井,油层钻遇良好,水平段平均含油饱和度51.0%,投产后高峰日油达到22.6t/d,增油效果明显。

(2)开发方式接替,提高采收率的潜力

①根据实施蒸汽驱4项基本准则和胜利油田蒸汽驱油藏筛选标准,下步可实施蒸汽驱的单元是KD18块,由于边底水活跃,地层压力高,需技术攻关后可实施蒸汽的是KD60-1、GD821。

②针对已汽驱开发单元,开展热化学驱试验,探索汽驱接替技术。汽驱末期增油效果变差,剩余油仍较富集,蒸汽驱+驱油剂+起泡剂+N2复合驱替,提高驱油效率。在孤东九区现场实施验证后,在垦东521、垦92推广应用。

(3)推广应用新工艺,具有改善边底水开发效果的潜力

2014年以來,除了在注汽吞吐井配套DNS工艺外,针对高含水井推广应用了乳液聚合物凝胶堵水,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主要做法及效果

(一)单层开发,扩大水平井应用类型

不断扩大水平井应用类型和规模,先后在KD18、孤东九区、KD521等单元实施水平挖潜,水平井开发实现了从厚油层到薄层到边底水油层的转变。KD521块实施主力层完善井网,非主力层单层水平井,边底水区域的律层顶部水平井调整,设计Ng4、N6~Ngxl两套井网,设计新井13口,增加动用储量82.9万吨,在主力层完善汽驱井网,部署汽驱井2口:非主力层单层水平井挖潜,部署3口:边底水主力韵律层顶部水平井挖潜,部署6口,目前完钻投产9口,平均单井日产油6.7吨,含水62.1%,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

例如KD52P6井,新井井区综合含水92.4%,2014年4月完钻投产,油层钻遇良好水平段,平均含油饱和度51.0%,油井投产后,高峰日油达到22.6t/d,增油效果明显。

(二)转换方式,增加经济可采储量

孤东稠油目前已实施蒸汽驱单元5个,汽驱控制储量达到917.5方吨。2014年计划实施转蒸汽驱2个单元,其中孤东827转蒸汽驱已实施,垦东18正进行地面建设。并对老汽驱单元弧东九区实施整体调整,改善汽驱效果。

针对孤东九区蒸汽驱地层压力高,局部井网不完普,次要层动用差等问题,2014年实整体治理,一是完善汽驱井网转注1口,新汽驱井1口:二是单层水平井2口,三是汽驱停注期间,实施提液降压工作量14口(防砂提液6口,吞吐提液4口)。增加汽驱储量3万吨,增加动用储量11.6万吨,新井平均单井日油4.7吨,综合含水84.6%,井组日液由469吨上午到583吨,增加114吨。

(三)强化成整工艺推广应用,提高单井产能

针对不同类型稠油油藏开发难点,提高地质和开发规律认识,优化措施选井,确定不同的主导工艺,加大高效措施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单井产能,重点是实施不动管柱CO2吞社,注汽CO2复合吞吐,氮气泡沫调剖等高效增油措施,提升措施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增油2.2万吨。油汽比提高0.12。

针对多轮次吞吐地层能量下降快,吞吐周期递减大,增油效果变差,实施注汽CO2复合吞吐,活性剂吞吐增能+高饱和充填防砂提液,实施60口,增油0.81万吨;时于多轮次吞吐后高含水井能量低,含水上升快,实施注汽注CO2复合吞吐、氮气调剖,实施26口,增油0.64万吨。

【参考文献】

【1】滕飞,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开发指标预测模型,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对策探讨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