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探讨

2019-04-30 11:11陈雪梅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产权制度

陈雪梅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环境的健康发展,作为农村集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主要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展开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产权;产权制度;制度改革;集体产权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必然趋势,主要是针对集体所有制进行改革,依照股份制将集体经济资产以股份的形式量化到农民手中,使农民成为集体资产的股民,并根据股份获得经济利益分配。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思考,统一改革思想,以推动改革顺利有序进行。

一、农村产权制度创新的定义、目的

产权具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法学意义的产权,另一种是面经济学意义的产权。法学意义的产权主要是指物权,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且用强制力维护的权力。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稀缺物品的存在从而引起与其使用相关的关系,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既包括物权,又涉及了经济生活中的其他权利。农村产权是指: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所有权及其他自然资产产权等。我国农村产权制度创新就是:通过对农村的建设用地、农用土地、房屋土地和森林用地等农用集体资产的确权、流转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产权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盘活资产,运用金融手段,利用资金合理引导农村生产要素的全面配置,其中以土地为主要资源,让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合理、平等的流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产权归属界定难、不明确

在买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直接问题是集体产权收益分配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分配标准。部分村存在“四荒资源”现象,虽然国家法律已经明确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所有权,但是农民却认为1隹开荒就由1隹来种、由谁来管理。产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厂、各村情况复杂,公安部门对户籍;行居住地管理,统称“居民”,改制时成员资格难界定;存在“外来户”的村,“外来户”如果界定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老成员意见较大。

2.2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突破

目前,在推进我国农村转型的过程中,不管是激发生产要素活力还是培养农村发展新动能,都面临着法律障碍需要克服。首先,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障碍。根据《物权法》、《担保法》的规定:“农村的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不得抵押,同时又规定禁止抵押土地和房屋。”《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通知》规定:“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不让及转让或者用于其他不正当的非法的法农业建设。”这样,就导致了明确的可抵押物的缺乏,给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产生了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农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其次,关于宅地的流转。

2.3集体资产缺乏管理

由于集体产权界定模糊,导致集体资产管理存在很多漏洞。首先,没有健全的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尤其是集体收益方面,没有进行公开、透明的分配。其次,没有合理分配征地补偿费用。一些村干都在征收土地补偿费用后,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不能公正、合理地分配征地补偿费用。集体资产缺乏管理,导致农村经济市场建设发展迟缓。

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有效措施

3.1优化组织结构,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

各个地区都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对于级别较高地区要建立办公室。可以对办公室中的组织人员进行科学选拔,注重组织领导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乡(镇)地区也要选择对该地区各方面情况有清楚了解的工作人员来开展改革工作,要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同时,进行领导小组的人员选择,要选择清楚村庄各方面发展的人员,这样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正确的操作,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每个地区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建立完善的工作机构,才能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

3.2土地经营抵押机制创新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为了解决农村金融“融资难”问题,关键在于不断推進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的完善。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抵押制度、担保制度,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市场公信力的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另一方面,要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从以往的政策赋权向法律赋权逐渐过渡。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生态信用征信体系。

3.3明确产改具体细节

一是列清单,确定工作步骤。根据试点工作的具体步骤,我们制定了工作清单,每一步干什么都很明确。如从成立产权改革领导小组,实施方案的酝酿,入户确认,票数汇总,会议记录,公示相片,每一步全都量化排号,对号入座,制成电子版发到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清单按规定按质按量完成,镇负责指导检查。包括清产核资、成员认定、资产量化,理事会、监事会选举、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注册全都如此。二是从开始就注重档案整理工作。档案整理列明清单,做到每一个步骤都有始有终。如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方案的制定,从领导小组、实施方案、入户表决票、会议记录、公示相片全套都有。这次产权改制如同土地确权一样,初始档案资料保证起到用时翻阅查证的作用,所以入户签字确认必须保证百分百是农户自己的签字,否则,以后遇到问题很难解决。

3.4集体资产量化

集体资产量化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国家、集体和村民之间的关系,在维护村民正当权益的同时还要保证国家和集体资产不流失。在产权界定和资产处理过程中可以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将县区政府的资产界定为县区属国有,来自乡镇政府的资产界定为集体组织所有,来自社会的资产按比例界定为社会方所有,村集体资产按原值界定。在进行土地资产处置与资产收益分配时需要严格规定未纳入改制范围的土地各项收益仍按原来集体经济组织所规定,此外还需要规定土地征收用所得的补偿费在镇、村及村民之间的分配方法。

3.5产权明晰化

要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集体资产进行清算和核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产权界定和集体组织成员确定。在资产清算核定过程中要对未承包到户的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和现金、存款、债权债务等资产进行重点清查。对政府拨款要清查原始凭证,并纳入到账内,将资产进行分类,做到账与证相符,账与实际相符。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集体产权制度,因此,要结合当前农村的发展现状,建立相应的改革机制,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理论思考与对策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4,(7):196-200.

[2]郭炜,丁延武.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困境突破与路径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5,(4):84-89

[3]曹鸿英.金融支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思考[J].农业经济,2015,(5):106-107.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产权制度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湖北省麻城市粮食局 突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从一起工伤赔偿案件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向何处去?
公法视角下的中国国有土地产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