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

2019-04-30 11:11崔晨光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要问题

崔晨光

【摘 要】现代社会当中,重要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建筑结构的建筑质量,并且,由于建筑工程的要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加装一定的抗震结构,以保障建筑的抗震性能。但在这其中,建筑实际的抗震能力,一方面受到建筑自身建筑材料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地基土质、建筑区域等。所以,要对建筑结构当中的抗震进行鉴定,并且对于抗震级别能力较低的建筑,要进行抗震结构的加固和整修,以保证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能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主要问题

一、建筑结构抗震鉴定

(一)建筑结构抗震鉴定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辽阔,东西和南北的跨度较大,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国土面积位于地震带之上。在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方面,我国高居世界首位。在地震灾害中,大多数的人员伤亡都是由于建筑物受损倒塌所造成的。我国很多重要的城市都处在地震带当中,例如兰州、西安、北京等,都存在着发生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虽然考虑到了抗震性能,但是由于施工要求或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抗震要求。很多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不足,在受到地震影响时极易受损倒塌。因此,加强对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1]。

(二)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基本原则

在对现代建筑结构进行抗震鉴定的时候,应当注意从抗震构造和抗震承载力这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考虑,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正确的鉴定。目前在我国,主要有四种建筑需要进行抗震鉴定。第一种是建筑的结构用途和使用环境发生改变的建筑;第二种是同时提高设防烈度和设防类别的建筑;第三种是设防烈度不变,设防类别提高的建筑;第四种是设防类别不变,设防烈度提高的建筑。在对现有建筑进行装修改善的时候,如果不需增加层数,可按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但是如果需要增加层数,其要求应当要高于现有建筑的鉴定标准,因而可以利用综合抗震能力鉴定法。

二、建筑结构抗震鉴定以及加固基本设计方案

(一)混凝土加固设计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为此,要想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固混凝土结构是最常用的措施。在施工实践中,增加截面、置换混凝土、外加预应力、粘贴纤维复合材、粘贴钢板等都是常用的加固方法。其中通过增加原构件的截面面积,可以相应地使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对于加固混凝土受压构件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而置换混凝土的加固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有建筑物中强度不高或破损的混凝土除去,重新利用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对建筑物进行修筑,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如何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效果是实现建筑物加固效果的关键。而关于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就是在构件以外通过施加预应力而达到加固效果的间接加固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应该保护好预应力钢筋、钢绞线等,防止火灾发生。

(二)砌体结构的加固

现有很多建筑物中砌体结构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砌体结构也应该受到加固保护,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收损害。常用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法主要有增设扶壁柱法、钢筋网水泥砂浆法、增大截面法、外包角钢等方法。关于扶壁柱的增设,就是要在原有建筑物砌体结构的一侧增加混凝土扶壁柱,从而使得墙体的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提高建筑物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增加截面的方法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砌体结构的加固,借助于混凝土,通过外包混凝土等措施,可以使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抗震能力。

(三)其他加固设计

钢结构也是现代建筑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对于钢结构的加固设计措施,改变结构计算图形法、加大截面法、连接加固法等都是在实践中应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加固措施。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物的重要结构――木结构的加固修护措施,借助下撑式拉杆、夹接、托接加固梁、墩接加固柱、更换构件等都是应用过程中卓有成效的措施。

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实际实施措施和方法

(一)确定加固方案

根据抗震鉴定的结果了解建筑的结构体系以及特征,具体的加固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对建筑结构中不合理的部分实行增加构件的方式或者是同时提高建筑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让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达到规定的标准;二是承载力和刚度较差的建筑结构可以增加构件来扩大截面,利用套箍等方式;三是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不符合要求,可以提高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四是建筑的局部结构不符合抗震要求,可以直接对局部进行加固,减少局部的承载力。

(二)多层砖混结构的加固

多层砖混的建筑结构存在结构整体性差、墙间距多大、承载力不足、房屋宽度不符合要求等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建筑結构整体的抗震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常见的加固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降低房屋建筑的高度,多层砖混建筑的抗震构件主要是砖墙,但是砖墙本身的抗震能力较差,在地震中很容易受到损害,房屋建筑的高度越高,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也会越大,所以要想减少多层砖混建筑在地震中受到损害需要降低房屋建筑的高度;二是设置夹板墙,夹板墙分为水泥砂浆夹板墙和钢筋混凝土夹板墙,加固方式也可以分为单面加固和双面加固两种,夹板墙要与楼板相接,两侧的砖墙要与加固后的夹板墙连接在一起。

(三)增设构件加固

此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变形能力和整体性能。其具体的方法包括增设抗震墙(剪力墙和翼墙)加固法、增设支撑加固法、增设刚架加固法等。当原有结构的抗震墙体的间距不满足现有规范的规定值或者原有墙体的抗震承载力严重不足时,宜采用增设抗震墙加固法。此法利用新增的抗震墙来承担主要的地震作用,以减小结构的变形。采用抗震墙加固时,需处理好新增墙体与原有构件的连接,既要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又要避免对原结构构件造成过多的损伤。

(四)粘贴钢板加固

适用于对钢筋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该法是用建筑结构胶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使两者共同受力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加固方法,相对于传统加固方法,粘贴钢板加固法更为简单、快速,对结构的外形和净空以及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是指采用以纤维或其制品作为增强材料的一种复合材料对构件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及受拉构件的加固。外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是采用FRP片材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修复加固的一种新技术。

四、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和加固,是在现有的建筑工程发展和建设当中进行的工作,因此对于主要的建筑抗震性能鉴定,是对建筑抗震能力的检验,要保证建筑实际的抗震能力,就要不断的加强相应的抗震结构建设,以此完善现有的建筑抗震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敏.浅谈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鉴定及加固改造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20):38-39.

[2]蒋超,张来成.某特殊教育学校混合结构教学楼抗震鉴定及加固[J].江苏建筑,2018(04):85-87.

[3]张亲玲.现有建筑结构抗震能力鉴定及加固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06):93-94.

猜你喜欢
主要问题
公司EVA现状及EVA驱动因素分析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