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推广

2019-04-30 11:11张超武文龙王新慧张泽鹏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公共交通

张超 武文龙 王新慧 张泽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私人车辆显著增长,但是城市道路远远低于车辆的增加率,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城市交通事故激增,反过来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造成了交通的拥挤,所以城市公交的优先发展成为了重要的措施。建设可以提升公交运行速率的基础设施,保证公交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公交出行;轨道出行

一、当前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才开始有较快发展。为什么在道路建设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交通拥挤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首先,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其次,我国大城市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再次,城市房地产开发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

道路面积不足原本在于道路建设的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使城市现有的道路功能变得混乱而低效,而且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行车成本损失是巨大的。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轿车增长也正是大城市交通最紧张的两个时段,远远超过正常年度道路建设的供给可能。

3.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公交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贴,运营效率不和经济挂钩,服务质量下降与企业生存无关。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北京在全国城市中交通管理设施算是最好的,其它城市更可见一斑。由于设施明显不足,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5.信息品质低

(1)信息繁复。站牌上地图标识的内容过多不易于乘客辨识。标识的内容多并不等于内容的充分.

(2)地图变形。大部分公交站牌设置了地图,但部分地图比例不正确,更有甚者严重变形影响市民阅读信息误导乘车。

(3)信息不明。信息不明体现在较多方面:如箭头指向性不明显,站牌上没有标明是否是无人售票(是否该准备零钱)票价发车频率等信息。

6.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解决城市交通究竟主要靠谁?是个体交通还是公共交通,这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实,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城市交通疲于应付,导致了公共交通的萎缩。

二、公交站的基础设施合理性对策

(一)改革目前公交运营机制

有关职能部门做到科学论证,根据客流导向,规划好全市一体化公交运营系统。政府对公交运行企业从按客源确定经营收入,变为按运行路程、服务质量、乘车环境确定经营收入,有效提升公共汽车的运输功能。

(二)建设城市快速干线公共交通系统

大力推动快速干线公交专用道路的建设,提高城市公交运行速度,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快捷、方便、准点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改变人们一贯以来出行都期望能乘搭一路公交直达目的地的观念。根据城市的人口结构和地域分布状况,建议建设快速干线公交、支线公交、短线公交三级连接,以干线、支线为快速通道连接城市的各个区域。短线公交方便市民就近乘搭。通过换乘枢纽中心形成高效便捷、衔接顺畅的多层级线网结构。此外,建立现代化公共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政府补贴和服务质量监管机制。

(三)合理发展出租汽车行业

公共中小型汽车作为公共汽车的辅助,主要服务于低需求区域。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合理引导,规范发展。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补充,提供私人化的点到点服务,满足有特殊需要并愿意承担较高出行费用乘客的出行需求,进一步完善出租汽车行业监管机制,适度控制发展规模。

(四)对公交站牌进行再设计

统一其设计风格不同的公交站牌。城市存在的重要性也在于城市建设的细部。公交站牌在公共空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设计,这对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域市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建议进行交通预示灯的设计。

为了保证信息品质,多类别的信息平衡与组合是处理此问题的方式之一如箭头指向性不明的问题,市民出行时如果对该路线站点不熟悉,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搭乘正确方向的公车,站牌应该对信息进行归类设计,对已经经过的站点采用灰色或者浅色标注,与未经过的站点做色彩区别以便于市民识别方向。

三、交通预示灯的设计

1.方便快捷,实施服务:为乘客提供路车的行车路线,查找立即想要的地点,确定自己的公交路车选择。选择自己乘坐的路车的按键,点击,所选路车的“预示灯”就会点亮,为公交司机判断“是否停车”提供一个信号。

2.操作方便,便利出行:乘客点击“路车按键”,所选路车对应的开关闭合,所选路车“预示灯”变红灯,当公交车到达,感应系统工作。感应系统由信号感应器和信号源组成,公交车携带信号源,交通预示灯里装有信号感应器,当公交车到达信号识别范围之内后,公交车的信号发射器连接的语音系统提醒司机站点“是否有乘客”;而预示灯里的信号感应器识别后自动关闭预示灯,然后语音系统播报“路车信息”及“提醒乘客上车”。

3.设计方便,省时省力:乘客点击“路车按键”,所选路车对应的开关闭合,所选路车“预示灯”变红灯,当公交车到达,感应系统工作。感应系统由信号感应器和信号源组成,公交车携带信号源,交通预示灯里装有信号感应器,当公交车到达信号识别范围之内后,公交車的信号发射器连接的语音系统提醒司机站点“是否有乘客”;而预示灯里的信号感应器识别后自动关闭预示灯,然后语音系统播报“路车信息”及“提醒乘客上车”。

四、结束语

公交站点的问题一直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而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处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做到真正的“源于人民,服务人民”。并且希望通过本篇论文可以有效的给广大百姓带来方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公共交通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小艇,主编,电子系统设计(第三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 郑家龙,王小海,章安元,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汇编:第一届至第五届,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

【4】 王武江,常用集成电路速查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2.

【6】 方佩敏,新编传感器原理应用电路详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4.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征稿启事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老龄化背景下关于城市交通适老化对策的思考
基于NB-IOT技术的公共交通显示牌设计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模拟与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