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析

2019-04-30 11:11王菠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王菠

【摘 要】正确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及哲学基础,积极探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现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人最终全面发展的时代课题。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

(一)发展为了人民是基本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出发展的本源是为了人民,人民是发展之本源,发展必须为了人民,离开人民的发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就是解决我们党的价值追求和方向目标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无论是创新驱动、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还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两个文明”的发展;无论是治理环境污染,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的期待,还是注重内外联动发展、做大蛋糕同时更公平地分好蛋糕,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利,为人民幸福而努力一直是我们党的方向目标,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亦是我们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为了人民的基本立场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广泛的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二)发展依靠人民是方法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的思想,体现出发展的主体是人民。这一思想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要求。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明确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我们党要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必然离不开人民,必须依靠人民。具体来说发展必须坚持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要倾听民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汇聚民力,激发人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依靠力量。当今中国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结果。只有为了人民,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达到为了人民这一唯一的目的。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高度统一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之中,同时也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

(三)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发展的归宿,这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有利于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等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例如,在全面小康建设中,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是关键,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超常规扶贫、有策略脱贫”,使贫困在我国彻底消除,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更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使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

无论是“人民主体至上”还是“人民权力至上”,其基础和最终目均在于人民利益至上。在一切社会关系中,利益是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一切政治关系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核心是人民利益至上。”当前,在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宏观上而言,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微观上而言,我国改革和发展已深入到社会利益结构大面积、大幅度调整时期,人民群众自身利益格局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要处理好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与不同群体的特殊、具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特别要高度重视和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是坚持“人民福祉至上”。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现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所在。

(二)抓好民生问题这一切入点

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尤其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的民生问题,抓住民生问题这一切入点,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等等人民关心的问题,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首先,加强教育与人力资源建设,解决“上好学、就好业”问题。其次,要深化医疗卫生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第三,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解决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国家要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结合人民养老服务需求,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面建成基于居家养老的以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第四,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保证保障性住房总体供应充足。第五,深入创建食品安全放心机制,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在食品安全领域,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将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开展“餐桌污染”治理,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的“盘中餐”,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第六,提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解决“出行难、停车难”问题。

总之,坚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思想纲领,我们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民生保障的薄弱环节,补上民生短板,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人民的满意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