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国共合作中共对《抗战建国纲领》的诉求

2019-04-30 11:11赵博宇孙琰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赵博宇 孙琰

【摘 要】对于《抗战建国纲领》的存在问题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存在《抗战建国纲领》,另一种观点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学界已有的“有”与“无”两种表述,均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厘清此问题的前提是要仔细梳理中共关于《抗战建国纲领》的诉求过程,从抗战乃至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长时段考虑,应当置其于国共关系的变动过程之中,方能做出符合事实的回答。

【关键词】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建国纲领》;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国共两党同仇敌忾,抵御外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然而这次合作是来之不易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双方在《抗战建国纲领》问题上长期未能取得共识。无论《抗战建国纲领》是否存在,国共两党的合作都是不争的事实。笔者拟通过考察中共对《抗战建国纲领》问题的认识演变,试图揭示这一问题可能的多维面相。

一、《抗战建国纲领》的基础

《抗战建国纲领》,实质上就是指掌控全局并被双方或多方认可的原则方针。随着民族矛盾不断加剧,国共两党被迫再次合作,以期挽救中华民族。周恩来首先表示中共愿意服从国民党的指导原则——三民主义,这为双方就《抗战建国纲领》问题谈判奠定了可能的基础。1937年蒋介石在与周恩来的谈话中认为制定《抗战建国纲领》是保持永久合作的最好办法,同时双方约定以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为共同基础起草《抗战建国纲领》。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两党都把精力放在了作战上,《抗战建国纲领》问题一直处于搁置状态。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又多次论及《抗战建国纲领》,“抗日需要一个坚固的统一战线,这就需要一个《抗战建国纲领》。

二、《抗战建国纲领》的共识

对于《抗战建国纲领》的具体内容,中共曾多次表述。毛泽东在 1937年9月29日指出,“我们同意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及其遗嘱,作为各党派各阶层统一战线的《抗战建国纲领》”。1938 年初,国民党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毛泽东周恩来对《抗战建国纲领》是持基本肯定的态度,认为在大方向上中共两党有共同的诉求。中共对《抗战建国纲领》的支持也可视之为团结支持国民党坚持抗日所需的政治表态,这在抗战初期是必要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三民主义的分歧

《抗战建国纲领》在其总则第一条中规定,“确定三民主义暨总理遗教为一般抗战行动及建国之最高准绳”。抗战期间,国共都表示自己拥护三民主义,但国共两党所宣称的三民主义内涵却有较大差异。中共所指的三民主义乃是“根据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孙中山先生所制定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精神而提出的救国纲领”,而革命的三民主义之核心即在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但是,国民党方面从不承认或认可中共这一说法。1939年底,国共迎来了自抗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严重危机,同期也出现了国共关于所谓真假三民主义的争论,双方互指对方违背了三民主义。既然国共双方在《抗战建国纲领》制定的前提或基础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中共对《抗战建国纲领》的态度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在1939年后的国共谈判中,我们已经很难寻觅双方就《抗战建国纲领》问题的交涉。中共对《抗战建国纲领》虽然仍然有所提及并肯定其进步性,但如1938年初那样公开表明其可作为《抗战建国纲领》的基础或与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基本一致”的表述却明显减少。

四、结语

從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抗战建国纲领》的一系列问题深刻影响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达成。第二次国共合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双方都有意愿合作,但是,两党又有各自的利益考量,因此这种合作也是十分脆弱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始终没有一个两方均认可的《抗战建国纲领》。两方的合作程度始终受到国共关系演变的影响:在国共关系相对融洽,国民党采取的措施又具有一定进步性时,中共不刻意强调国共在三民主义方面的分歧,因而出现了中共认为《抗战建国纲领》可以作为包括各党派在内的共同认可的《抗战建国纲领》的情况。但在国共摩擦增加,国共关系大不如初的情况下,中共反复强调要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的三民主义作为《抗战建国纲领》的基础,其核心在于强调国民党联共政策的合法性、正统性、权威性,以此抵制国民党的防共、反共倾向与举措,维系国共合作的基本态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界已有的“有”与“无”两种表述,不能完整概括中共关于《抗战建国纲领》的全部意蕴。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应当从抗战乃至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长时段考虑,应当置其于国共关系的变动过程之中,方能做出符合事实的回答。因此,我们对第二次国共合作有无《抗战建国纲领》这一问题应该有更为严谨科学的表述,那就是: 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贯穿始终的《抗战建国纲领》。这一表述包含两层涵义: 第一,中共认为国共之间曾经存在过《抗战建国纲领》;第二,这一纲领未能自始自终得到中共认可。这不是一个称谓的简单变化,而是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建国纲领》更为严谨的表述,也体现了国共关系的动态演变,把“有”与“无”的问题辩证统一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G].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朱立伦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训政时期中国国民党院委监察体制述论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对中国国民党诞辰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