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及塑形研究

2019-04-30 11:11王晶陈潞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当代大学生对策

王晶 陈潞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种社会思潮通过不同的特点呈现出来。不论是通过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看还是通过社会思潮本身的特点来看,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可能性也有必然性,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这样的现实基础,对在不同社会思潮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研究尤为重要。及时提出措施、正确引领,既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三观”,又能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思潮;当代大学生;对策

在新时代下,经济物质基础不断提高,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社会思潮背景下思想和行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需要深入分析现状,寻求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社会思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為现状分析

(一)社会思潮的基本内涵

社会思潮的内涵有很多的划分,它们各有差异但是又有相似之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角度来讲,它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的核心思想受到了支持和认可在一定的阶段有一定影响的社会意识活动形态。

(二)社会思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现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与教育内容有很大的差距,在经济进行不断开放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环境也处于复杂的环境,存在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而这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对学生的三观进行着冲击。同时,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这样的方式已经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不相符,易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教育不感兴趣的现象,不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从而造成思想行为的偏差。

(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1.当代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正面影响

首先,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大学生在对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主观意识,社会思潮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社会分析,帮助当代大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信息化时代缩短了人之间的距离,在我国的建设中,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则变成了社会存在中具体的问题而不在于思考国家大事。在社会思潮不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的同时也具有了鉴别能力,帮助校园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当代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负面影响

当今社会变化速度惊人,社会的每一次变化都体现了其时代特征。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求新、求异、求变的阶段,各种思潮的涌入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相符合,使大学生思想行为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所以复杂多样的政治、经济、宗教、生态、艺术等社会思潮,对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份文化大餐。而当代大学生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对一定社会事件和问题的看法有相似的地方,这些不同的社会思潮融合在一起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碰撞,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多变性,淡化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容易受到西方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影响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1.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可能性

第一,理论基础的合理性。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来指导多元化的思想,但是也有很多消极的社会思潮借着貌似合理的“理论外表”,影响一部分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当代大学生并且在同质学生群体中传播。第二,内容的多元性。现在的社会思潮呈现出来复杂多样的特点,有反应资产阶级特定阶层的资本主义思潮也有反有反应社会群体的社会主义思潮,其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所以会吸引不同关注点的学生。第三,问题具有现实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具有现实性,同时大学生对现实问题也密切关注。

2.大学生思想行为有被社会思潮影响的必然性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全面形成,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却又不够全面。但是同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所以极其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思潮

将社会思潮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引领。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面对着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在社会思潮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社会主义制度,践行新思想。在不断进行社会思潮的传播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也要将错误的社会思潮进行约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

当代大学生要避免错误社会思潮的的影响就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学习优秀的文化增强民族意识、集体意识提高自信心,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社会思潮进行正确的分析,克服不良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造成的冲击。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水平

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灌输的过程中,要改变单一的灌输模式,改进教育方法、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新型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完成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在课前的收集资料、课堂讨论以及课下的实践中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

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使得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但是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社会思潮多种多样,需要大学生提高判断去辨别不同种类的社会思潮。基于这一基础,学校可以加强新媒体的使用,打造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从生活实践出发,吸引大学生主动关注并参与到相关话题的讨论,加强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在网络热点话题中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社会思潮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活动,所以需要丰富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实践中引领思想,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现实基础。注重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国内外先进事迹和具有积极向上的名人名言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利用广播、校刊等传播媒介,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的宣传和报道,形成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和认知的环境。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当代大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