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2019-04-30 11:11秦澎润梁涌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秦澎润 梁涌

【摘 要】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和中国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当前经济和信息化不断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因此,把茶文化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 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首先分析了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接着对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解析

(一)茶文化的本质内涵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茶文化所蕴含的儒释道精神内核是其精髓体现,是三者哲学思维的自然合一,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茶文化与儒家思想都注重以“人”“仁”为本,倡导和谐精神,强调以礼教化,融入了儒家文化精神的茶文化,引领了无数茶客以仁爱之心、和谐之道去追寻茶文化的本真。

(二)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是以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为基础, 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叉。茶叶的冲泡、饮用过程中特有的礼仪环节和操作技艺, 蕴含着我国传统君子对生活的态度和与人相处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与教育, 这和传统的中华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是相通的, 先贤故事的引导侧面激励学生自发严格要求自己, 知行合一、谦谦君子等传统观念对当代道德观念的塑造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 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都是教人向上。

(三)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应用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提高素养,使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看,显然当代学生对其不感兴趣,主要是教育模式单一,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需要把茶道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文化的精髓是崇尚节俭、修养品德。这正是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这对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有直接的影响。茶还体现出一种高洁、淡泊名利的品质,跟茶相关的名人事迹数不胜数,比如晋代有名的陆纳,其主张以茶待客,反对铺张浪费,要出淤泥而不染,切忌為了小利玷污自己的名声。这所反映的精神跟当代社会精神相似。从这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传统茶文化经过时间洗礼,但是还是保留原有的核心内涵,这种茶文化精神有助于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与教育效果不佳

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还包括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当前部分高校还没有对茶文化的多种演化分支进行整合与加工, 不能有效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加之教师茶文化知识匮乏、理解不到位、精神提炼不深入等等, 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导致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力度还不够, 以茶文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

2、茶文化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践环节较少

在利用茶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忽略了实践环节, 无法通过体验式实践来真正体会茶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导致知行合一的目标不能实现, 教育实效性无法保证。茶文化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应用实践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茶文化,从而使茶文化发挥教化、教育的功能。同时在开展与茶文化有关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和创新实践环节项目,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3、高校对相关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

当前, 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茶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 虽然充实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情操, 但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教育融合度还不够, 还没有完全融入, 课程教学也只是以选修、赏析、评论为主, 而没有将中华传统茶文化的精髓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机整合, 还停留在思想层面, 教育效果不太明显。教学形式上注重理论的讲解和艺术美感的熏陶, 而忽视了茶文化精神内涵的提炼与传播, 教化效力甚微。以上的种种情形归根结底是部分高校对茶文化的不重视, 忽视了具有重要教育引领和价值再造功能的茶文化的育人价值, 这需要教育部门引起重视, 找到一个既能弘扬传统文化, 又能实施思想育人的契合点。

(二)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网络信息,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独立包装的快销饮品受到校园欢迎, 品种多样的饮料选择使学生忽视茶叶, 由于缺乏充分了解特色传统文化的环境, 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认识普遍不足。所以导致茶文化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效果不佳。大部分大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影视作品, 即使少数喜欢茶饮品学生也更愿意选择简便快捷的茶包。对传统饮茶风俗不够了解, 是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工作开展的最大障碍, 一些人认为两者结合就是单纯地把茶文化学习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本。

2、学校氛围的影响

在高校课程中上,把茶文化课程作为选修,不太重视茶文化的传播。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手段, 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长期以来采取相对刻板的理论教学和单一的应试考核方式, 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 学生大多通过背诵方式记忆知识点获得好成绩, 对测试之外的知识缺乏学习动力。授课教师对常规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工作主要依靠课本“照本宣科”, 没有了解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 片面采取“老师划重点, 学生背重点”学生对教学新元素的引入比较排斥。授课教师需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茶文化的积极作用, 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使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集中如何应付考试,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大部分父母只是喝茶,却不懂茶文化的精神与内涵,有的家庭甚至认为没必要去了解茶文化,这就使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断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家庭的不重视,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三、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分析

(一) 多方联动, 构建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体系

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通过文化的碰撞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 两者结合需要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内化, 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现阶段, 针对高校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关注度不够, 应当在具有可操作性基础上, 通过教研活动、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考虑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不能急于求成, 要立足于高校教学实践稳步展开, 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充分参与到学科改革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将传统意义上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发挥出最大效果, 教学相长,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高校应高度重视、上下联动积极推进课程教学、课外活动、文化实践体系建设, 将茶文化融入、整合、拓展教学实践环节梳理明晰,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比如课程方面, 有能力的高校可以引进专业茶道教师, 开设“茶艺师基础”“茶文化与健康”等公共基础课, 辅之以“茶文化简史”“茶之鉴赏”“茶文学”等选修课程, 引导学生饮茶、品茶, 强化传统茶文化礼法、修行等环节的学习, 让学生对中华传统茶文化产生文化认同, 加深茶文化的理解与自信。课堂环节可通过历史再现、情境示范、科学趣味、健康保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 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 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茶文化知识, 提高文化修养。课外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茶道活动, 以茶道修行思维引导学生提升抗挫折能力, 规范自身言行, 陶冶情操, 提升个人品位, 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实践, 注重茶文化“知行合一”理念的渗透与融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实践的第一层含义,指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作为人以“感性”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用以区别人以精神的、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如认识、理论活动等等。在这种区别中,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

“知行合一”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 在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实践环节。比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下茶文化的实践活动, 拓宽实践平台, 通过与茶艺体验馆、茶馆企业等进行深度合作, 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在现实的茶文化氛围中得到强化, 让学生感受茶艺、茶画、茶乐等传统与时代气息, 领略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成立茶文化社团, 通过社团活动加强对传统茶文化的宣传与保护, 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品茶、爱茶、享茶的文化意境中来, 让学生在社团交流中得到锻炼, 健康成长, 再辅之以茶文化论坛、茶文化讲座、茶文化体验、地方特色茶文化庆典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知行合一”的真谛, 促进茶文化实践活动的多元化发展。

(三) 丰富形式, 营造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良好氛围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教学内容中渗入茶文化的文化内涵, 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借助视频、音乐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把茶文化渗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中,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学生进行茶文化内涵、内容的探讨, 在不知不觉中把茶文化的道德教育、艺术教育等内容传授给学生, 学生对茶文化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喜爱茶文化并乐于思考研究,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茶文化, 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推动我国民族复兴向前更进一步。

90后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世界中, 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更多倾向于体验式的模式, 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更加主动与深入。创新和优化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内容与形式, 结合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等平台, 加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让学生在体验中自行发掘茶文化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意义。在理论教学基础上, 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茶》《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茶马古道》等,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课上预留, 课下讨论, 考核记录等形式, 让学生直观再现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核, 切实实现思想教学与传统茶文化的有机融合。课下在教师的组织下,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茶文化基地、茶农田地、加入茶文化组织交流活动、微信平台互动等形式, 加深对茶文化的深入理解, 实现茶文化精神内涵与思想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