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19-05-04 13:56杜秀玉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逻辑性批判性思维品质

杜秀玉

[摘   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强化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寻找思维品质与英语阅读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0-0033-02

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有别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是衡量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心智发展程度的圭臬。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2000年课改时,多数英语教师觉得最难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当前英语学科课改的难度主要在于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五级目标中关于读的技能的描述,我们知道,相关技能的获取大都体现在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上,而多数教师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侧重于对语言知识的教学,单一地训练语言能力,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下面以Project English八下U5 T3 SC 为例,从强化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三个方面来谈如何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强化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黑格尔曾说过,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逻辑也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逻辑能力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不应该也不能直接指向创新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教师首先要考虑培养学生基于生活常识的逻辑思维。

1. 重视文本的语篇分析

在英语阅读课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语篇,所以语篇分析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语篇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在本课读中环节,教师设计了语篇阅读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本课文基本框架的思维导图。

该活动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把分散的信息进行有效聚集和整理,以快速达成对文本内容的了解,并实现自身对信息的提取,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该语篇材料的框架结构。

2. 比较、归纳文本信息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和观点,这是一次思维建构的过程。在本课读中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对事物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和归纳,填写表格,使信息内容更为清晰,对比更为强烈,易于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讨论:How do they affect your feelings?学生画出疑点及表达心情的词汇,师生合作解决语言点问题,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3. 推断文本的意图和作用

推断是根据事实或前提,推理、判断事实的因果关系的心智活动。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文本意图或作用,但这种深层内涵并未在文本中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本之中,需要读者去推断。在本课读后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

[学生活动]话题延伸:We know 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 from the text. If so, how can we stay happy?

该活动引导学生推断文本表层信息之后的深层内涵,并真实有效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某些问题或按某种方式思考问题,准确把握文本的写作目的。

二、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Critical Thinking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预测、分析、概括、质疑、解释、推断等思维技能,深刻理解阅读材料,并从不同角度客观地看待同一事物,有独立的观点,从文本中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

1. 交流己見并读前预测

阅读理解中的预测是以相关知识及一般的推理逻辑作为基础的,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预测需要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对未知内容做出符合生活和科学逻辑的推测。本课读前环节,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师生交流当前的心情:How are you feeling now?Why?

[活动二]学生竞答:What can affect your feelings?教师呈现部分新词汇。

[活动三]呈现课本中的5幅图片,学生预测: What will be mentioned in the text?

上述活动中,通过交流、竞答、谈论图片三个环节,自然地引出文本主题,通过有意义的交流呈现了部分词汇,也对词汇在所提供的语境中的意义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测,同时激活了学生存储的相关语言知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并为评价文本观点做好了铺垫。

2. 明确观点并合理质疑

批判性思维是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以及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进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它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辨别观点和论据。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识别作者或文本的观点并进行合理质疑,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在本课读中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

[学生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The weather/... can affect our feelings. Do you think so?How do they affect your feelings?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文本中的观点,然后针对文本中的观点对文本进行重新审视,结合日常情绪变化的感受说明是否认同文本中的观点并阐明己见,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并与文本中的观点进行比较,提炼真实感受。

三、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本课在教学活动中多处体现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图,如有关心情的师生交流和问题竞答、读前预测、归纳文本信息、评价作者观点等。教师在本课中设计了两个活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活动一]小组讨论:What else can affect your feelings?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ngs that can affect our feeling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s.

[活动二]写作展示: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how things affect your feelings.

教师引导学生参考所读文本以及讨论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简要描述影响心情的事例。该活动不但能有效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内化所读文本,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相对真实的、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其学习产出也精彩纷呈。

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赖于每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每一次灵动的课堂活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抓好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设计任务时应制定积极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案,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允许学生“百家爭鸣”“百花齐放”,实现教学相长。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全面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金秀.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6(7):6-11.

[2]  夏谷鸣. 英语学科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学习, 2017(2):9-13.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逻辑性批判性思维品质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逻辑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