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中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2019-05-04 13:57刘依伦
都市生活 2019年1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艺术设计景观

刘依伦

摘 要:在我国城市道路大量建设的背景下,作为联系整个道路与城市文脉的道路景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都渴望置身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而在如今的城市道路建设中,一味地追求美化功能而逐渐忽略了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反映了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其民族的、地域的、传统的文化特色,以及生态建设。如今,一些雷同的、空洞的道路景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其情感的需要,所以建设尊重自然环境、突出地域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刻不容缓,只有扎根到地域的特色,城市道路才会有存在的价值,才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不断延续。本文所研究的正是如何让城市道路中的公共艺术在与地域特色、人文文化结合的同时有满足生态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城市道路 公共艺术 地域人文

当今,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作为城市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的建设也是全面铺开。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是组成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是城市社會以及经济两方面活动开展的前提,人们通过三者可以更加了解、感受到城市的特色。道路景观常常会给第一次进入这座城市的人们留下印象,城市道路和城市的关系就像是人的躯体与灵魂一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随着各种设计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人们对于道路景观系统的认识,从简单的交通、美化、休憩、游乐功能逐步发展到对其生态、使用、文化、教育等整体功能的认识。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为了人民群众而服务的,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如何彰显城市个性方面。所以,研究结合城市特色的城市道路公共艺术设计,对于突出地域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城市道路的公共艺术设计不是一个短暂的规划过程,它的规划是在考虑多方面因素后才制定出的。因此,在设计时,笔者会遵循两个原则:整体性原则,在充分展现城市个性特征的前提下,对整个道路空间的形式深入研究,将公共艺术与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路面景观的要素完美的契合在一起。只有把公共艺术与整个道路空间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景观,同时也具备了区别其余城市道路的个性特征。因此,要达到这一点,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要更多地考虑变化中的统一,使其与周围要素相互结合;

生态优先原则,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进一步加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物种加速灭绝”等随之出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也面临着重大的威胁,有点甚至己经为人类的生存带来危害。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开始探寻新的发展方式来指导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以此重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个吋候,强调生态与经济、人与环境、保证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将生态坏境保护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的“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优先原则是生态经济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规律,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原则。生态优先,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切要素同时产生的时候,其他影响城市道路的要素都要统统让位给生态要素,并且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但是也并不是指盲目地服从,而是基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遵循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笔者从城市道路与公共艺术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主要从视觉美、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及二者与城市环境间的空间关系、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设计:

(1)从道路绿化带中景观小品的视觉感受来研究,其最基本的功能便是给观者带来美的体验。但视觉美不仅仅指的是景观小品给人带来的感官上的美的体验。从其造型和色彩两方面去研究,公共艺术的造型往往也会给观者一种引导作用;而色彩之于公共艺术设计来说,也并不只是为了美观,除了装饰作用外,还具有标识作用。

(2)从城市道路与公共艺术的空间关系上研究,首先道路景观在空间特征上是带状空间,相对于静态点面空间,其最大特征是空间景观视觉成像速度的变化,并且,在道路延伸的同时,道路景观起到基础性城市景观游线和视觉走廊的作用。所以在处理公共艺术与其的关系时,要充分研究考虑空间这一因素。

(3)从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应重视城市的文化内涵,展现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它在方便了人们生活使用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当的形式美感,给人们传递视觉美感的同时还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文明以及居民的生活品质。它不仅为城市景观层次的丰富提供了积极条件,也凸显了城市的文化创造力和吸引力。

通过这三方面的研究,使城市道路公共艺术不仅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也能够很好的与城市文化结合起来,将区域特色与城市道路及公共艺术结合的更加融洽。其次使公共艺术设计与自然、环境达成一种和谐关系,协调人与环境、自然的空间关系,使其具有审美与实用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它必须具备一定审美形式,给人以审美感受与审美愉悦;另一方面它又必须具有生态效应,即对环境和生态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朝闻.雕塑美学[M].北京:三联书店,2012.

[2] 鲍诗度,王淮梁,黄更.城市公共艺术景观[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吕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 .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

[4] 蔺宝钢,吕小辉,何泉. 环境景观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 [丹麦]扬·盖尔著. 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艺术设计景观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百度Apollo平台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书封与现代艺术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昆明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办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