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材料论述题的分步骤式练习提升法

2019-05-04 13:56陈丹妮江秋森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4期

陈丹妮 江秋森

[摘   要]自2017年福建省统一中考开始后,材料论述题对考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解析材料论述题时要充分考虑题目的能力考查目标和学生的思维成长过程,结合材料论述题的写作结构和解题思维,运用分步骤式练习提升法,帮助学生掌握材料论述题的解题之法。

[关键词]材料论述题;福建历史中考;分步骤式练习提升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0-0079-02

2017年福建省中考实现全省统考之后,出现了材料论述题这类新题型。该类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颇高,除了历史学科能力之外,还需要学生借助语文素养。本文旨在提出切实的解答历史材料论述题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针对材料论述题所考查的能力与学生思维成长的考量

材料论述题是学生在历史中考中感到最困难的题目。到目前为止,所出现过的材料论述题的题目结构分为两小题。第一小题的问题不难,都与材料的知识点有密切关系;第二小题是难点,要求根据材料总结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而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解答第二小题难度比较大。

从题目设置来看,该题型除了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还要求学生具备概括、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这符合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这实际上符合了现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而素养的培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同时,材料论述题的解答也需要关注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不少认知理论中,认知水平呈现持续性和阶段性特点。根据皮尔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形式运算阶段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到达一定水平后才能发展。概括、总结、分析等能力大致可归入抽象思维能力。历史学科是初中才开始学习的,相关的学科逻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立。因而,初一学生与初三学生对于材料论述题的难度认知有所不同,其背后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若想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材料论述题的解答能力,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进行调整。

二、根据材料论述题的解题思路,设置分步骤式练习

根据论述题的解题步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步骤训练。从材料论述题的解答结构上看,一般分为“提炼观点+两条史论结合的论证+结论”。而观点和结论一般意思相近,所以整体上材料论述题的训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论从史出”系列训练,锻炼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第二阶段,“分解式材料论述题”,学会找出同类知识点,并尝试进行论证;第三阶段,完整材料论述题练习。

(一)論从史出练习阶段

初一新生刚刚开始学习历史学科,相关素养尚未形成,刚接触材料论述题时可能会因难而退。因此选择“论从史出”的题型,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提炼观点”是材料论述题中最重要的步骤,“观点”贴切与否直接影响到该段论述的得分。因为题目要求观点必须从材料出发,在2018年福建省历史中考第34题第(2)小题明确提出“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如观点偏离材料,则该题不得分。为了提升观点提炼的准确性,建议练习采用往年泉州市历史中考的“论从史出”题。

“论从史出”题型,就是材料论述题的第一步——概括材料观点。相较其他地市,泉州较早涉猎这类题型。2017年省考之前,泉州市中考从2011年开始就出现了“论从史出”的题目,其中2011、2013、2015年属于数据表格类“论从史出”,2012、2014、2016年属于文字史料类“论从史出”。其中文字史料类“论从史出”与材料论述题更为接近。初期,通过将材料论述题的史料论证部分去掉,改编为“论从史出”题,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并帮助学生形成“观点”的意识。

过去泉州市中考的“论从史出”题文字信息较少,提炼观点难度较低,解题方法虽可借鉴,但是不能套用。因为,材料论述题文字更多,需要用学科思维进行提炼,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较高,观点提炼的难度更大。如何更好地提炼观点是该阶段的核心。

观点提炼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史论不分、观点范畴过小、偏离史料。据此,提出四种突破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杜绝纯客观史实描述。“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经过、结果”等无法进行主观评判改变的内容属于客观史实。史实不能作为观点。观点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带有主观分析、判断的语言。性质、原因分析、地位、结论等是属于“论”的部分,是对历史事件深层的分析和讨论。第二种方法是主旨提炼法。目前,论述题的材料本身带有论述特质,材料围绕主旨展开。其一,寻找主旨句。2017年省考,该题型的观点通过材料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曲折”,体现主旨“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二,采用概括法。2018年中考,该题型通过描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体现“思想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第三种方法是范畴归纳法。观点很少是某个特定知识点,因为在论述过程中需要举出两个同类史实论证。例如2018年中考该题型通过“文艺复兴”表现思想进步。史实大体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民族关系、文学艺术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应有意识地进行专题整理,并进一步引申观点,比如从解放战争史来看,“民心所向是战争最终走向胜利的重要因素”。第四种方法是带入验证法。将观点带入材料中,如果大量内容不被观点覆盖,则观点有误。上述四法对于提高观点提炼的准确率相当有效。

观点概括是材料论述题的关键,最快速的解决方法是把材料论述题变成“论从史出”题进行观点提炼。

(二)“分解式材料论述题”阶段

第二阶段练习题是 “分解式材料论述题”,帮助学生学会“找出史实论证观点”。可将它分成两小题:第一小题仍是“论从史出”,第二小题是“找出史实论证观点”。以下是范例:

3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体现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试从下列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

材料: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了他们对西方屈尊的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①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哪些历史事实能够支持你的观点?请说明理由,证明你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支持观点的史实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观点的史实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安排理由有三。其一,主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能力水平。从文体上看,材料论述题偏向议论文。初二上学期之前学生还未系统学习议论文,很难做到运用史实论证观点。这样设置有助于明晰学生的论证思维。其二,鉴于学生常常出现论证脱离观点的情况,通过强调“所用史实必须能够证明观点”,让学生强化“论证目标”的认知。其三,强调“孤证不立”。这是因为在论述过程中,常常有考生只用了一则史实来论证。

一旦强化了“论证史料围绕观点”的思路,论证就有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第一,充分利用专题式历史复习法。因为“孤证不立”,因此所列举的两则史实应属于同一个历史分类范畴或者具有共同点。历史学科一般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思想文化、教育等不同范畴。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将专题归类的同时,就是将相关观点的史料进行集合,这极有利于解决“孤证不立”的问题。同时在同一专题的史料整理过程中,需要进行“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分类。因为在2018年材料论述题中提出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这可能预示着未来该题型的发展方向。

通过分解式材料论述题的训练,学生的论证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从实践来看,这种题型主要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解题写作思路。训练若干道题后,学生很快掌握了分解式材料论述题的解题思路,就可以直接进入最终的题型了。

(三)完整材料论述题练习

通过上述两类题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材料论述题的解题步骤,能够进入最后的整合阶段。教师应强调“观点+论证1+论证2+结论”这一解题模式,注意围绕观点,至少采取两则史料论证,才能达成“孤证不立”的要求。另外,需要注意其中的一则史料论证必须来自于材料。

通过这三个阶段题型的分步骤训练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材料题的作答步骤。

三、小結

关于历史材料论述题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训练:“论从史出”题目、分解式材料论述题和完整材料论述题。在不同步骤,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方法突破困境,减少学生的常见性错误,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解题的准确性。教师尤其要注意到,观点概括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通过材料论述题的分步骤练习,可帮助学生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