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砷高锌溶液中离心萃取铜的试验研究

2019-05-05 04:01邹小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分离机稀硫酸级数

周 明,邹小平

(1.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2.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3.东北大学,沈阳 110006)

炼铜烟灰经过硫酸酸性浸出,大部分的铜、锌进入浸出液中,一部分砷等杂质也伴随进入其中[1]。浸出液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浸出液成分

传统工艺为:铁置换生成海绵铜—除铁、砷、镉—浓缩结晶生成硫酸锌或送锌电积。铜进入海绵铜,铁置换过程中,部分砷也进入海绵铜里,成分占比为2%~8%,甚至更高,影响到海绵铜的进一步 提炼。

将溶液中的铜直接提取形成终端产品,萃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萃取有常规箱式萃取和离心萃取等方式,常规箱式萃取由于平衡时间长,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大、土建工程投资较大、有机相滞留量大、辅材消耗多等缺点[2-4]。离心萃取逐步广泛应用于核工业和湿法冶金领域,由于萃取速度快,有机相滞留量少,两相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有机相回收率高,可间歇运行,也可连续逆流操作[5-6]。本试验研究重点为离心萃取提取高砷高锌溶液中的铜,研究出适用从该种溶液中高效离心萃取铜的技术和操作参数,为以后的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1 试验准备

1.1 试验试剂

Lix984(工业级);260#溶剂油(工业级);硫酸(工业级)。

1.2 试验设备

离心萃取分离机:转鼓直径50 mm;有机相配制槽、储槽、中间槽;反萃剂配制槽、储槽;有机相泵;反萃剂泵等。

1.3 溶液试样准备

试验溶液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后,底部出现一层白色的沉淀物,这些白色沉淀物容易在离心萃取分离机转鼓内壁上形成沉淀。沉淀物达到一定厚度后,将对离心萃取分离机的混合通量及重相与轻相的分离造成影响,本次试验的所有试样经过多次真空抽滤达到精滤效果[7-8]。

2 试验内容

试验采用Lix984+260#溶剂油混合有机相作为萃取剂,利用离心萃取方式对高砷高锌溶液萃取分离有机金属铜。负载有机相经离心洗涤后,采用稀硫酸进行反萃。

2.1 离心萃取试验

离心萃取主要考察萃取剂浓度、萃取相比、离心萃取机转速和萃取级数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2.1.1 萃取剂浓度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设定萃取相比O/A=2/1,萃取级数为两级,萃取机转速为40 r/min,萃取剂Lix984 浓度分别设置为10%、20%、30%、40%、50%,考察萃取剂Lix984浓度变化对铜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Lix984 浓度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Lix984 浓度的增大,铜的1 级萃取率随着增大,考虑到经济性,同时设定为3 级萃取,选择Lix984 为40%时,铜的3 级萃取率可达到98%。

2.1.2 萃取相比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选择40%Lix984+260#溶剂油混合有机相为萃取剂,萃取级数为1 级,离心萃取分离机转速为40 r/min, 萃取相比O/A 控制为1:1、2:1、3:1、4:1 等不同相比,考察萃取相比对铜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萃取相比的增大,铜的萃取率也逐渐增大,相比在2:1 以上时增长幅度不大,因是3 级萃取,所以选择相比为2:1 比较合适。

图2 相比O/A 的变化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2.1.3 离心萃取机转速对铜萃取剂的影响

离心萃取分离机的转速对重相和轻相的分离、铜的萃取率有较大影响,选择40%Lix984+260#溶剂油混合有机相为萃取剂,萃取级数为1 级,相比O/A控制为2:1,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离心萃取机转速变化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较低的转速会导致两相不能充分接触,从而导致铜的萃取率降低。由图3可以看出,当转速为 25 r/min 时,铜的萃取率只有77%左右,为保证铜萃取率及重相与轻相分离,离心萃取机适合的转速为35 ~45 r/min。

2.1.4 离心萃取级数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选择40%Lix984+260#溶剂油混合有机相为萃取剂,萃取级数为1 ~5 级,相比O/A 控制为2:1,离心萃取机转速为35 ~45 r/min。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离心萃取级数变化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采用三级离心萃取,铜的总萃取率为96%左右,采用4 级离心萃取,铜的总萃取率大于99%,4 级离心萃取较为适宜。

2.2 离心反萃试验

离心反萃是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作为反萃剂,在一定的相比、反萃级数和转速等条件下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取。本次试验主要考察反萃取相比、反萃级数、反萃取浓度和离心萃取转速等因素对铜反萃率的影响。

2.2.1 反萃剂浓度对铜反萃率的影响

试验以稀硫酸为反萃剂,离心反萃相比O/A 控制为1:1,离心反萃级数为1 级,离心反萃分离机的转速控制为35 ~45 r/min,选择稀硫酸的浓度分别为160 g/L、180 g/L、200 g/L、220 g/L、240 g/L 等不同的浓度,观察在不同浓度条件下铜的反萃率变化。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稀硫酸浓度对铜反萃率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浓度的升高,铜的反萃率逐步提高,当稀硫酸浓度为220 g/L 时,铜的反萃率达到最大值76%,当超过220 g/L 以后,浓度越高,反萃率反而下降。铜反萃取时,稀硫酸浓度宜定为220 g/L。

2.2.2 反萃相比对铜反萃率的影响

试验以220 g/L 稀硫酸为反萃剂,离心反萃级数为1 级,离心反萃分离机转速控制在35 ~45 r/min,离心反萃相比O/A 分别控制在1:2、1:1、2:1、3:1、4:1,观察不同相比条件下铜反萃率的变化。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

反萃相比O/A 对铜的反萃率有很大的影响,采用不适当的相比,容易导致有机相中的铜不断累积,最终影响离心萃取工序中铜的直收率。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反萃相比的增加,铜的反萃率并没有太大增加,铜的反萃率在76%左右,但反萃相比O/A 低于1 时,铜的反萃率只有69%,选择反萃相比为1 较为合适,同时可以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

图6 反萃相比O/A 对铜反萃率的影响

2.2.3 反萃级数对铜反萃率的影响

离心反萃取以220 g/L 稀硫酸为反萃剂,相比O/A 为1,离心反萃分离机转速控制在35 ~45 r/min,试验选择反萃级数分别为1、2、3、4,观察不同级数下铜的反萃率变化,试验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反萃取级数对铜反萃率的影响

当反萃级数为1 时,铜的反萃率是76%,反萃级数为2 时,铜的总反萃率在94%左右。在反萃液长时间循环过程中,离心萃取工序铜的萃取率保持在96.5%左右,波动很小,从投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2 级离心反萃。3 级离心反萃取铜的总反萃率为96%左右,与2 级离心反萃相比,反萃率上升幅度较小。

2.2.4 离心反萃分离机转速对铜反萃率的影响

试验以220 g/L 稀硫酸为反萃剂,离心反萃级数为2级,选择离心反萃相比O/A 控制在1:1,选择转速为30~40 r/min、40 ~50 r/min、50 ~60 r/min、60 ~70 r/min, 考察两相分离效果情况。试验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离心反萃分离机转速对重相与轻相分离的影响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离心反萃分离机的转速高于60 r/min 时,重相中夹带了少量有机相,因此转速应控制在60 r/min 以下。

3 结论

选择不同条件进行萃取和反萃取试验,本文得出了高砷高锌溶液中铜的离心萃取最佳试验参数,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在不同的相比、级数、转速等条件下,笔者对高砷高锌溶液中的铜进行萃取和反萃试验,寻找到一种最佳的技术参数条件,能有效地将溶液中的铜高效分离。离心萃取具有萃取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成本投资小、萃取两相分离效果好等优点,能广泛推广到工业应 用上。

表2 高砷高锌溶液中铜的萃取最佳技术参数指标

猜你喜欢
分离机稀硫酸级数
专利名称:造纸固废洗料系统
碟式分离机传动结构发展
求收敛的数项级数“和”的若干典型方法
用三种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混入量的对比
无穷级数的柯西和与切萨罗和
一个非终止7F6-级数求和公式的q-模拟
铁粉和氧化铜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泥炭的稀硫酸预处理及其工艺优化
几种常用的正项级数审敛法的比较
补注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