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三问”

2019-05-06 05:37余晶
国际人才交流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问工业人工智能

文/余晶

近年来,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今年七项重大工作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加大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的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到工业实践,是工业互联网要攻破的最核心领域。

资本市场对于促进科技和资本的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2月21—22日,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乔发民在工业互联网产融推进分论坛上讲道:“当前,工业互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急需深化产业与金融的合作,汇聚各方资本机构,共同探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洞悉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逻辑,商讨产业与金融合作新思路和模式,助力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间接融资、短期融资在这方面常常会感觉力不从心,科技创新离不开长期资本的引领和催化。而作为投资机构,他们进行项目投资,关注的核心是什么,投资工业互联网的逻辑又是什么?在产融推进分论坛上,部分投资机构就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产业投资,分享和探讨了他们的经验和理念。

什么是投资的关键?

工业互联网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未来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对资本的需求也非常巨大。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在论坛上表示:“将资金投向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实体经济是金融‘回归本源’、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据了解,目前已有17家创业投资机构加入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部分机构已经开始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并在一些优质的初创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

“如果人工智能或者说数据驱动的制造能够为我们带来20%的生产效能增加,那创造的经济价值将是巨大的。”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张予彤在论坛上说。作为整个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基础,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市场规模很大,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很不错。但是,资本的逐利性本质让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项目时还是更加看重盈利性。“投资工业互联网,首先要考虑投资的项目能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自身能不能有盈利模式,这与传统的投资逻辑一样。”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赵红卫在谈到投资工业互联网的逻辑时说道。

当然,由于投资机构在投资的策略上有所不同,在能够保证盈利的情况下,也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投资风格。一种是产业型投资,关注一些顶层的价值应用,比如为机械行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进行相应的资源整合。他们不在乎短期内的收益,而是更加关注长期的投资,特别是符合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引领性和颠覆性的项目。树根互联投资业务合伙人谭森认为:“从工业互联网的赛道和方向上看,现在重点关注的就是价值应用层面的项目。希望在未来几年能够突破各种瓶颈,形成规模化、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另一种是财务型投资,更加关注一些基础的通用技术,比如数据的采集、计算和通信。其根本的投资理念就是寻找具有稳定的市场份额,能够快速增长的项目,获得分红收益,并在合适的时候通过股权退出实现投资收益。“我们会选择几类企业,包括做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的。生产智能硬件产品比如传感器、服务器类的企业。软件开发类的比如基础的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航天科工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暾表示。在投资类型上,各路资本都希望能够找到在某一细分领域能够提高工业互联网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拥有一些核心产品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

未来的投资趋势是什么?

高德纳咨询公司做了一个关于制造业的预测:到2020年,2000家大型的制造业企业,其中的60%将会建设它们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要在未来形成具有完整产业生态的应用平台,汇聚海量的开发者和海量的第三方创业的公司,就需要产业资本和平台类的企业强有力的助力和孵化。

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正在转型,有些企业侧重基础数据库,有些企业聚焦工业安全方面,还有一些做工业大数据平台。“很多互联网的公司,比如像谷歌这样的企业也推出了自己基于人工智能的平台。一旦有了开源的模型和算法,搭建一个人工智能的应用不像原来那么难,只要有一些场景给予的数据,利用现成的模型和框架就可以跑起来。而且人工智能是不能脱离大数据的,一定是基于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做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系统。”张予彤说道。

2019年2月21日,工业互联网峰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峰会聚焦“智联赋能 融通创新”

国内,目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的需求很多,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在面临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柔性生产的解决方案,但是实际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很少。所以,这方面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体量也是巨大的。由于工业互联网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大量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运而生,但是每家企业又有不同的应用标准,行业规范还未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机构更加看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形成一定行业内垄断的平台型企业,并通过这些龙头企业,制定行业标准,提高行业门槛,保持其领先优势地位,最终实现财务上的盈利。

特别是富士康旗下的工业富联平台,以38天的审核速度通过了证监会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审核,这样的历史审核速度使得工业互联网平台走向了资本市场。包括今年开始挂牌的科创板,为投资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退出渠道,使得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科创板的发布对工业互联网是拓宽融资渠道,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赵红卫认为。

当然,整个工业化需要长期的支持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资本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中一定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投资公司在产业与金融方面的结合,包括资本机构在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布局,部分具有一定优势的创业企业会得到大量资金的支持,在行业内能够聚集丰富的资源,逐步涌现一些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项目,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共享平台。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最缺乏的?

工业互联网未来会形成产业生态,产业生态上会汇聚海量的开发者和海量的第三方创业公司,一个公司可能只有几个,也可能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而根据业内人士反映,发展工业互联网所需的既精通工业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人才极度缺乏。

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就是技术,不论是软件开发还是硬件生产制造,或者模型搭建和应用场景开发,拥有核心的技术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只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才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赵红卫表示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尤其看重团队的人才。“掌握信息科技与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工业互联网最缺乏的。对于投资人来说,团队是否拥有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优秀人才,是投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

“2016年看到很多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创业公司,大家说人才遇到瓶颈,把很多学校的科学家引入到创业的大军中。我们看到这几年BAT的公司不断把所有的工程师都训练成人工智能的工程师,人才的问题一定是暂时的问题,这一定会得到缓解。”张予彤在论坛上表示。

“工业互联网领域对核心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人才也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种市场资源。”树根互联投资业务合伙人谭森表示。工业互联网确实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不论是政府还是投资机构,在心态上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让工业互联网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也需要在人才方面做好资源整合,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快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行业标准,加快技术的迭代,形成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三问工业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公文办理须“三问”
阅读教学不可绕过的三问
下一幕,人工智能!
指导阅读“三问”
语文备学应做好“三问”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