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把严格的“新标尺”《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国家标准解读

2019-05-06 08:04施京京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2期
关键词:塑胶跑道运动场有害物质

文 本刊记者 施京京

备受社会关注的塑胶跑道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 36246-2018)历经两年多的修订,于去年11 月1 日正式实施。自2005 年发布实施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1 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T 19851.11-2005)废止。新国标增加了对邻苯类、有机挥发物、有害物质限量等指标的要求,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最后验收所有环节都有相应的严格规范,其出台无疑给学校师生与家长吃了颗“定心丸”。

2016 年,因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爆发出多起“毒跑道”事件,我国叫停了塑胶跑道的新建和维修,并组织修订塑胶跑道新国标。据国家标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国家标准实施前,中小学场地检测依据的标准为《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1 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以下简称旧国标),这一标准对跑道的外观和规格、标志线、平整度、厚度、坡度、物理机械性能及对应的检验方法均进行了规定,在涉及安全卫生方面,提出“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新实施的《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被代替的旧国标则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据了解,此前由于没有严格的准入标准,行业市场比较混乱,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认定是原材料的问题还是铺装的问题。《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国家标准中,不仅对合成材料面层成品中的有害物质限量作了规定,对铺装时使用的原材料中的有害物质限量也进行了要求。新国标增加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原料、铺装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出具型式检验报告,拿到体育场地设施资质后才能进入市场,检验报告有效期只有1 年。同时,旧国标主要是从学校使用的角度,对跑道使用功能中的抗滑性、耐冲击等物理性能方面进行规范,对其化学性能规定模糊,只是强调原则上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而新国标把跑道的化学性能也纳入标准之中,并从原料开始就对有害物质提出完善的限制和检测要求,从设计施工到最后验收所有环节都有相应规范。

浙江省体育用品质量检验中心主任黄金飞告诉记者,旧国标共对7 项有害物质(其中4 项为重金属)进行了限量规定,而在《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国家标准中,对校园跑道建设中可能产生的18 种有害物质进行了限量规定,并按照家装标准对建成后的跑道挥发性有机物限量作出了限定,可谓大刀阔斧的修订。如跑道产生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得高于5 毫克/立方米,甲醛不得高于0.4 毫克/立方米,二硫化碳不得高于7 毫克/ 立方米;增加了气味等级指标要求,确保人工合成面层在实际使用中接近于无气味状态,如气味评定等级为4 级时,应进一步原因分析并进行整改,若1 个月后气味评定仍不达标,应作更换或拆除处理,嗅辨评定等级为5 级时,应做拆除处理。

《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国家标准还配合规范行业市场要求,严格规定塑胶跑道的厚度≥13mm,针对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现浇型面层、预制型面层、人造草等不同类型材料,物理性能中增加了冲击吸收、垂直变形、抗滑值、耐老化项目及指标要求,并对应增加了相应的检测方法,修改了拉伸强度项目及指标要求、拉断伸长率及其指标要求。“对比新旧标准,物理性能中冲击吸收根据不同用途对应不同判定标准,垂直变形最大值由2.5 增加至3.0,耐老化时间由168h 增加至500h。新国标对厚度、物理性能、无机填料含量等指标进行了补充、完善,对合成面层的分类进行了详细说明,对铺装要求进行了规范。”黄金飞说。

此外,《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国家标准在取样要求、检验规则、判定规则等方面亦进行了详细规定,按照新国标物理、化学检测指标及方法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全部符合则判定样品合格;若有不合格项,重新取双倍样品进行检测,均合格判定样品合格,若仍不合格,则判定样品不合格。其中若有害物质或气味存在不合格项,60 天内重新在铺装的场地上现场见证下挖取样品进行检测,若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判定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新国标的实施,为我国体育地材行业提供了一把严格的“新标尺”,将推动行业迎来崭新的质量发展时代。

猜你喜欢
塑胶跑道运动场有害物质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中国RoHS)信息报送情况
空气净化器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研究
大美运动场
聚氨酯橡胶合成材料塑胶跑道的耐老化性能分析
让新国标成为“毒跑道”终结者
让新国标成为“毒跑道”终结者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家有运动场
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标准和检测技术分析及发展方向展望
运动场上笑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