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例皮肤癣菌病及致病菌分析

2019-05-07 12:46姜伟伟扈东营侯晴杜明威李航邓宇晨李帅曹云郑方伟凌丽燕于晓天方文捷赵瑾潘炜华廖万清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真菌病年龄段真菌

姜伟伟 扈东营 侯晴 杜明威 李航 邓宇晨 李帅 曹云 郑方伟 凌丽燕 于晓天 方文捷 赵瑾 潘炜华 廖万清

(1.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03;2.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药学院,大庆 163000;3.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南昌 330000;4.延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延安 716000;5.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皮肤科,杭州 311100;6.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平湖 314200;7.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天津 300000)

皮肤癣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人的皮肤、指(趾)甲、毛发等引起的感染,是一种常见浅部真菌病。皮肤癣菌病一般不会造成人体的严重损害,但对人们正常生活却有显著不良影响。我们收集2013~2017年本院皮肤科门诊培养结果为阳性的1031例皮肤癣菌感染病例,进行病种及致病菌种的回顾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及标本资料

2013~2017年就诊于本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收集其中真菌学检查后培养结果为皮肤癣菌的共1031例,均纳入本研究。

1.2 标本采集及培养

取材:皮损、病甲、病发、黏膜等经医用酒精消毒后,利用消毒后的取材刀片刮取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 KOH静置10 min,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孢子或菌丝等。取皮屑、病甲、病发及分泌物等接种于含氯霉素的葡萄糖琼脂培养管(SDA),在28℃的条件下培养7~14 d。

1.3 菌种鉴定

根据培养菌落生长的速度、形态特征及颜色、镜下孢子及菌丝的特征等作出鉴定。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1031例患者中累计分离到1033株皮肤癣菌,年龄分布范围3个月~92岁,其中男性535例,女性496例。

2.1 皮肤癣菌病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

皮肤癣菌病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1。在病种分布上,甲癣最为常见(n=344,33.37%),其次为股癣(n=200,19.40%),体癣(n=162,15.71%),足癣(n= 138,13.39%),手癣(n=108,10.48%),面癣(n= 45,4.36%)和头癣(n=34,3.30%)。在菌种分布上,患病率前三位依次为须癣毛癣菌(n=542,52.47%)、红色毛癣菌(n=397,38.43%)和犬小孢子菌(n=66,6.39%)。

表1皮肤癣菌病及其病原菌分布

Tab.1Distribution of dermatophytosis and the pathogens in 1031 cases

菌种头癣面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总计红色毛癣菌517471005150127397须癣毛癣菌141673935380213542紫色毛癣菌20110149犬小孢子菌121038240066石膏样小孢子菌10100103絮状表皮癣菌022406216总计34451622001081383461033∗

*1031例皮肤癣菌病中,分离出两种皮肤癣菌混合感染的有2例,共计分离皮肤癣菌1033株。

2.2 性别与皮肤癣菌病及其病原菌谱的关系

1031例病例中男性535例,女性496例,男女比例 1.08∶1。男性组与女性组在股癣、甲癣等部位感染及部分病原菌感染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股癣发病以男性为主(男/女=151/49,P=0);而甲癣发病女性略高于男性(男/女=145/199,P=0)(见表2)。在病原谱分布上,红色毛癣菌感染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男/女=223/174,P=0.03);而犬小孢子菌的感染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女=16/50,P=0)(见表3)。

表2 不同性别皮肤癣菌病患者疾病谱差异

表3 不同性别皮肤癣菌病患者病原谱差异

2.3 患者年龄与皮肤癣菌病及其病原菌的关系

1031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为92岁。按10岁为组距划分为10个年龄段,分析不同年龄段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率及其病原真菌的感染情况。皮肤癣菌病的各年龄段发病情况:0~10 岁36人(3.49%),11~20岁49人(4.75%),21~30岁206人(19.98%),31~40岁199人(19.30%),41~50岁143人(13.87%),51~60岁 161人(15.62%),61~70岁 142人(13.77%),71~80岁 64人(6.21%),81~90岁 30人(2.91%),91岁以上1人(0.10%)。皮肤癣菌病的发病高峰为21~30岁、31~40岁年龄段,例如体癣在该年龄段发病例数分别为36例(22.22%)、24例(14.81%),甲癣为84例(24.42%)、89例(25.87%),股癣为35例(17.50%)、32例(16.00%),足癣为25例(18.12%)、38例(27.54%),面癣为11例(24.44%)、4例(8.89%)(见表4)。而头癣最好发于0~10岁年龄段,共23例(67.65%),并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真菌的分离株数大体趋势与皮肤癣菌病发病情况相符,也是先上升后下降,大多数也是在21~30岁、31~4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如红色毛癣菌在21~30岁、31~40岁年龄段的检出例数分别为63例(15.87%)、73例(18.39%);须癣毛癣菌在该年龄段的检出例数分别为109例(20.11%)、114例(21.03%);犬小孢子菌在该年龄段的检出例数分别为29例(43.94%)、8例(12.12%)(见表4、5)。

2.4 分离出2种及以上真菌的皮肤癣菌病例特征分析

皮肤癣菌病患者分离出1种或1种以上其他真菌有71例(6.89%),分离出两种皮肤癣菌的有2例(0.19%)。分离出的其他真菌包括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土生念珠菌、曲霉、青霉、枝孢霉、红酵母、浅白隐球菌及其他致病酵母等,以红酵母最为常见(n= 24,33.80%)。疾病谱中以甲癣最为常见(n=40,54.79%)(见表6、7)。

表4 皮肤癣菌病与年龄的关系

表5 皮肤癣菌致病菌种与年龄的关系

表6 分离出的其它真菌全身分布情况

表7 皮肤癣菌病例2种及以上真菌共存情况

3 讨 论

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皮肤及其皮下角蛋白组织的感染,是发病率最高的浅部真菌感染,也是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感染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滥用,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致病菌种也在发生变化[1]。因此,了解皮肤癣菌菌种结构的变化、分布特点及与疾病关系,对临床开展防治皮肤癣菌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甲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本研究显示,甲癣是本地区最常见的皮肤癣菌病,共344例,占33.37%,这与章强强等[2]对上海地区2010~2014年浅部真菌病的调查结果相似。近20年不同国家间甲真菌病均存在较快上升趋势,而甲癣占甲真菌病的比例约90%[3-4]。甲癣发病率逐年升高存在多方面原因:①诱因增多,包括免疫抑制应用增多、甲外伤和不当的指甲美容等也是较明确的影响因素[5];②相较体股癣等,甲癣治疗疗程较长,患者依从性差;③甲癣影响美观,患者对暴露部位的病甲有更迫切的治疗愿望。

从致病菌的感染率情况看,发病率最高的为须癣毛癣菌 542株(52.47%),其次是红色毛癣菌 397株(38.43%),这与贾玉琦等[6]报道类似,但与全国其他多个地区学者报道不完全相同。目前大部分学者报道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仍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须癣毛癣菌[7-12]。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前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潮湿,可能更易于须癣毛癣菌的生长,所以检测出的须癣毛癣菌最多。

通过对患者性别的分析,发现股癣、甲癣等皮肤癣菌病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差异,其中股癣发病数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151/49),这与男性新陈代谢旺盛、汗腺分泌发达、平素从事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量大等因素有关;而甲癣发病女性高于男性(男/女=145/199),这可能与越来越多的女性喜欢美甲、穿高跟鞋,容易导致甲的损伤有关,此外女性更注重甲真菌病对自身及家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就诊更积极,所以女性甲癣的发病率高于男性[13]。

本研究显示头癣最好发于儿童,在 0~10岁年龄段,共23例(67.65%),头癣的发病年龄各地报道略有不同,但主要集中在0~10岁[14]。头癣最常见的致病真菌是须癣毛癣菌14例(41.18%),其次是犬小孢子菌 12例(35.29%),显示我院近年头癣患者中分离出的主要是亲动物性真菌,这与国内外[14-16]报道结果相似。这与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喜欢与动物密切接触,以及皮肤功能屏障发育相对不全等有关。其他皮肤癣菌病,如体癣、甲癣、股癣、足癣和面癣等,其发病高峰为 21~30 岁、 31~40 岁年龄段,这与中青年人体力活动多有关,且中青年人皮脂腺较儿童、老年人更为发达,出汗多,也更利于浅部真菌的定植生长。

本研究分析分离出2种及以上真菌的皮肤癣菌病例特征,发现分离比例最高的是红酵母(n=24)。红酵母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没有致病性的腐生菌和常见的污染菌,但近年来临床上不断有红酵母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报道[17],正不断引起临床关注。所以对于伴发红酵母感染的皮肤癣菌病需要多次培养,充分排除污染因素,对于明确红酵母感染病例要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本院皮肤癣菌病及皮肤癣菌的分布大体符合国内流行趋势,但同时也具备了自身的一些特点。

猜你喜欢
真菌病年龄段真菌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真菌造房子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各年龄段患者应用金匮肾气片处方分析
氟康唑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耳鼻咽喉真菌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