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氏病与白血病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2019-05-07 13:55俞远荣汪德生
贵州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核酸

俞远荣,汪德生

(1.贵州省榕江县农业局,贵州 榕江 557200;2.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等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病鸡常见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1]。鸡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鸡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淋巴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病、肾母细胞瘤、骨石病、血管瘤、肉瘤和皮瘤等[2]。2018年3月,某养鸡场出现病鸡缩头闭眼、离群呆立、流泪、腹泻、消瘦、鸡冠小而苍白为特征的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马立克氏病与禽白血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8年1月10—17日,该鸡殖场引进30日龄小香鸡脱温苗8 600羽进行放养,3月11日部分鸡出现缩头闭眼、离群呆立、流泪、腹泻等症状,鸡体消瘦,鸡冠小而苍白,随后出现死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至5月14日全群发病,发病率高达 100%,已死亡4 600只,死亡率为53.49%(4 600/8 600)。

2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鸡发现:部分肝脏肿大,有白色坏死点;心包腔积液,表面有坏死结节;脾脏肿大;腺胃肿大,乳头与乳头之间发生融合;十二指肠肠壁增厚,有出血;扁桃体肿大、出血;肾脏肿大。

3 实验室检测

3.1 细菌分离培养与染色镜检取病死鸡肝脏直接触片,染色镜检,未观察到细菌。同时将病料接种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观察,未见菌落生长。

3.2 马立克氏病抗原检测采集病死鸡羽髓经常规处理,与标准马立克氏病阳性血清(抗体)进行琼脂扩散实验,结果检测抗原与标准阳性血清产生白色沉淀线,表明在羽髓中存在马立克氏病病毒(抗原)。见图1。

图1 马立克氏病羽髓病毒抗原检测

3.3 马立克氏病抗体检测采集送检病鸡血液,以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与标准马立克氏病阳性抗原进行琼脂扩散实验,结果检测血清与标准抗原产生白色沉淀线,表明在血液中存在马立克氏病抗体。见图2。

图2 马立克氏病血清抗体检测

3.4 相关病毒核酸检测

3.4.1新城疫病毒核酸检测:取送检病死鸡的肝脏和脾脏,分别加入适量DEPC溶液充分研磨后,提取其RNA。通过实时荧光RT-PCR检测,未检出新城疫病毒核酸。

3.4.2禽白血病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提取方法同新城疫。(1)反转录:用康为世纪公司生产的HiFi-Script c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反应体系(总体积20 μL):Dntp Mix 2.5 mmol/L Each 4 μL,Primer Mix 2 μL,RNA Template 2 μL,Buffer 4 μL,DTT 2 μL,HiFiScript 1 μL,Water 5 μL。 充分混匀后,42 ℃ 孵育30~50 min,85℃孵育5 min。 1 000 r/min离心30 s,-20℃冷却。(2)PCR扩增:取反转录所得样品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P1)和下游引物(P2)由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2×EsTaqMasterMix购自康为世纪公司。反应体系(总体积25 μL):EsTaqMix 12.5 μL,模板 DNA 2 μL,上游引物 1 μL,下游引物 1 μL,ddH2O 8.5 μL。 阴性对照用无酶水代替模板cDNA。(3)做好标记后在PCR扩增仪上进行以下程序:95℃ 4 min;94℃30 s,58 ℃ 1 min,72 ℃ 1 min,共循环 33 次;再72℃延伸10 min。(4)电泳:在电泳槽内放好梳子,倒入溶解的琼脂凝胶。待凝固后取出梳子,在琼脂糖凝胶孔中加入2 000 bp DNA Marker(购自TaKa-Ra公司)5 μL和 PCR扩增产物8 μL。以100 V电压电泳,30 min后用凝胶成像仪观察结果。由图3可见,检测样品在921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判定禽白血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图3 禽白血病病毒PCR扩增结果

3.4.3马立克氏病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提取方法同新城疫。(1)取反转录所得样品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MD1)和下游引物(MD2)由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2×EsTaqMasterMix购自康为世纪公司。(2)反应体系(总体积25 μL):EsTaqMix 12.5 μL,模板 DNA 2 μL,上游引物 1 μL,下游引物1 μL,ddH2O 8.5 μL。 阴性对照用无酶水代替模板DNA。(3)做好标记后在PCR扩增仪上进行以下程序:95 ℃ 4 min;94 ℃ 30 s,57 ℃ 1 min,72 ℃1 min,共循环33次;再72℃延伸10 min。(4)电泳:在电泳槽内放好梳子,倒入溶解的琼脂凝胶。待凝固后取出梳子,在琼脂糖凝胶孔中加入2 000 bp DNA Marker(购自TaKaRa公司)5 μL和PCR扩增产物8 μL,以100 V电压电泳,30 min后用凝胶成像仪观察结果。结果判定:阴性对照无条带出现(引物带除外)时,实验结果成立;被检样品出现809 bp扩增带为禽白血病病毒阳性,否则为阴性。由图4可见,检测样品在809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判定马立克氏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图4 马立克氏病病毒PCR扩增结果

4 结果与讨论

4.1根据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送检病鸡为马立克氏病和禽白血病混合感染。

4.2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都属于免疫抑制疾病,主要侵害免疫器官,如肝脏、脾脏、法氏囊等,目前对该类疫病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感染其中的任何1种疫病,只能淘汰处理。

4.3针对以上2种疫病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种禽场在雏鸡出壳的24 h内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且在接种后的7日龄内严格环境消毒,防止鸡体未产生抗体就感染野毒。(2)禽白血病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种禽场主要采取净化方法。

猜你喜欢
马立克氏病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核酸检测
生态放养鸡谨防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控
中医治疗克雅氏病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