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2019-05-09 01:45徐玲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几率内科病原菌

徐玲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血液内科患者自身的血液循环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且用药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加之抗生素药物使用频繁造成细菌耐药性,新的病原菌不断出现,这都会导致血液内科患者的感染几率增高,血液内科患者属于高危易感人群,医护人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感染风险管理[1]。条件致病菌中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降低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率,需要有计划性地开展目标性病原菌检测,同时监控各项感染因素,做好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将感染风险扼杀在初始阶段,做好定期感染风险排查工作,从源头把控血液内科感染率,切实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身体健康[2]。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调查我院住院部血液内科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血液内科147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有84人,女性患者有63人。年龄(3~81)岁,平均年龄(31.72±14.68)岁。147例患者中患急性白血病的患者有32人,患慢性白血病的病人有23人,因缺铁性贫血而住院治疗的有29人,因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治疗的有25人,有11名患者患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患者27人。

1.2 方法

对147名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辅助分析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感染情况与危险因素,使用医院制定的《血液内科院内感染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有9名血液系统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6.12%。其中患急、慢性血病的病人感染发生率最高,为9.09%,其次淋巴瘤患者,为8%。,与患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人数最多,有4人,占总感染患者人数44.44%;口腔和胃肠道感染者人数有3人,占33.33%;患血液感染的病人有2人,占22.22%。病人住院时间越久、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时间越久发生感染的几率越高。高龄患者的感染发生几率较高,进行放化疗也会影响患者免疫力进而增加患者感染发生几率。血液内科患者具体的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

2.2 血液内科感染病原菌构成

医护人员收集所有感染患者的口腔黏膜分泌物与皮肤黏膜分泌物进行细菌类型检测,细菌培养皿结果显示,有2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占总人数比例为22.2%;有1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1.1%;2株为大肠埃希菌,占22.2%;有1株为阴沟肠杆菌,占11.1%;有1株为不明种类的革兰阴性菌,占11.1%。在所有患者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最高,共有7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都由革兰阴性菌引起,占总人数比例高达77.8%,余下2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真菌感染占总人数22.2%,检查中没有发现没有患者因革兰阳性细菌发生感染。血液内科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具体构成见表2。

表2 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构成

3.讨论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感染不易控制且患者发病快,在病人之间造成交叉感染的爆发趋势,院内感染会增加病人的致死率[3-4]。血液内科中的患者因为自身的基础病免疫力较为低下,白细胞受骨髓抑制导致数量减少,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也会导致菌群移位,进而爆发院内感染。据医学文献分析,血液内科和内分泌内科、心内科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较为相似,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科室皮肤黏膜感染和心内膜感染都是有阴性杆菌引起的。血液内科与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有所不用,血液内科感染细菌主要为阴性菌,神经内科和呼吸内科的感染大多由阳性细菌造成[5]。引发科室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病人住院时间、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操作不规范等,其中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危险程度最高。

血液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康复治疗效果,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6]。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常用的免疫药物制剂通常会影响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患者抵抗力下降进而感染发生几率增高。血液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除延长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外,治疗费用增加还会为病人家庭带来经济上的沉重负担。本文主要通过回顾分析法研究147例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管理策略,旨在帮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通过上文研究可发现患血液病住院患者病人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久、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时间越长的情况下,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几率越高。住院期间意识清醒的患者比陷入昏迷的患者感染发生几率低,且患者进行连续放化疗会增加感染发生几率,动静脉插管给药也会增加患者感染发生几率[7]。预防感染的重点是口腔护理,由于血液内科患者大多需要每天按时服用化疗药物,会导致患者的口腔黏膜受损伤,且患者化疗之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感染率相比于其他部位的感染风险更高。患者发生口腔感染后症状为局部溃疡和局部黏膜脱落,且患者出现进食困难,口腔疼痛。表现为局部溃疡或粘膜脱落, 患者疼痛, 吞食困难。血液内科患者每天清晨、饭前、饭后以及睡前都需要含漱,含漱时间在一分半钟以上,若患者口腔有真菌感染,需要用小苏打调配漱口液,严重感染者需要用双氧水点涂溃疡处,疼痛严重者可使用利多卡因稀释液含漱。为预防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病房需要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每次照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同时进行月度抽查病房空气中病原菌数量,患者出院或者出现死亡需进行终末消毒。所有与患者皮肤与粘膜直接接触的所有医疗器械例如血压计、听诊器以及 湿化瓶等都需要使用0.5%的84消毒液浸洗,时间为30分钟。同时在科室护理人员管理中重视并每天督促医务人员洗手,将无菌操作原则深入贯彻执行,定期举办院内健康讲座,强化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 护理人员在对恶性系统血液病患者的护理中应加强患者的饮食干预,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易消化的低菌食物,杜绝进食一切辛辣刺激的食物,总体饮食保持清淡,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用餐的器具每餐要进行彻底煮沸消毒。

猜你喜欢
几率内科病原菌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Can you answer?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