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发言摘录

2019-05-09 00:51
创作评谭 2019年2期
关键词:老表江西改革开放

叶青:全景式叙述江西改革开放头20年进程的巨著

本书作者有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的深刻理解,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思想深度,有着长期的文学写作经验,才使他能够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完成一部全景式叙述江西改革开放头20年进程的巨著。

作品有可贵的艺术追求:一是自觉的使命意识,就是要为时代立传。二是可贵的反思精神,这种反思是客观而深刻的,是饱含着深情与期待的。正是在歌颂与反思之间,小说形成了一种艺术的张力和思想的张力,令人反思,催人前行。三是清晰的现实主义写作追求。四是谦逊、刻苦、精益求精的精神。

陈东有:这是江西改革的小说

《老表之歌》非常准确地把改革开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观念、人们的生活、人们的艰难理得很清楚,这是很不容易的。作者由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习惯,进而到人们的观念,将其中的深刻变化充分展现出来,我认为这是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也是它最大的特点。《老表之歌》是反映江西改革的小说,把小人物的命运讲得非常生动,生动地展现出了江西老表的局限性和本身所具有的优点。

傅修延:以私人的视角,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

作者深情讲述了一群江西老表突破土地的约束,试图走工业化道路的奋斗与艰辛。从小说的意义上来说,它真正展开了改革开放这一文学画卷。小说以私人的视角,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作者俯下身来进入到小人物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体会,表达自己的观察、经验,反映这个时代的生活,体现这个时代的担当。当然,我感到作品在描写的细致度和老表特点的呈现度上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胡辛: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图景

《老表之歌》是一支披荆斩棘的奋进之歌,也是一波三折的艰难之歌;是一支百折不回的高亢之歌,也是迷茫寻觅的沉重之歌。写出这部作品,不仅需要阅历、文学把控能力,更需要勇气和担当。小说文风朴实,语言流畅,不故弄玄虚,更不哗众取宠,颇具可读性、吸引力。除了故事情节简练之外,语言洗尽铅华是硬道理。同时,我也觉得,小说中女性的形象稍显模糊,反面人物刻画有些脸谱化。

赖大仁:一部体现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作品

这是一部生活气息浓厚、较好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和精神、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作品。从题材选择上来说,小说是写改革开放、社会变革的现实题材,而且主要是写江西本土生活、本土故事、本土人物,生活气息浓厚,让江西的读者读下来有一种亲切感。小说在思想上的深度开掘也下了比较大的功夫,力求表现大视野、大格局,表现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这种创作追求也是非常可贵的,并且有比较好的效果。读这部小说就像看电视剧一般轻松,不觉得松散,整体上非常紧凑,生动且吸引人,但也有的地方显得比较直白、不太精细。

温燕霞:读后令人掩卷沉思的佳作

《老表之歌》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中有个体生命的深层体验,质朴问有华彩,直白中见高深,粗放中现细腻,是一部读后能令人掩卷沉思的佳作。作品语言平实、简练,但常有妙句,白描的语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却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塑造的人物是有个性的、可信的、成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和命运,凡俗中透着可爱,执拗中夹杂了鲜活。小说借鉴了电视剧的写法,借助对白来推动故事和人物的发展,貌似松散却有内在的逻辑,笔触自由又不显凌乱,大量带有时代烙印的事件巧妙地糅入、交织在人物的命运中,非但毫无堆砌之感,反而构成了小说人物所处的真实环境。

胡颖峰:江西老表改革开放的珍贵记录

作者善于从普通人身上汲取智慧和坚强乐观的力量,使作品更宏阔、更丰沛,更能反映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真实记录改革开放初期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光明,有曲折,有反思,有忧思,充满了生活实感。作品的语言文字没有堆砌,没有雕琢,呈现出明快的风格,只是寥寥数语就能尽显人物的面貌。《老表之歌》留下了江西改革开放的珍贵记录,真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延绵不绝的生活渴望。

李洪华:一部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情怀的优秀长篇小说

小说以现实主义笔触精准把握转型时期时代变革的脉搏,真实描绘了江西改革开放的生动画卷,凸显了作者对重大题材的驾驭能力,彰显了政治敏感性、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的大局观,以理想主义情怀塑造了改革开放时代的英雄人物,重塑了江西形象和老表形象。作者还以自觉的文体意识对小说创作的艺术性和可读性进行了融合创新的实践。

江腊生:具有生活厚度的现实主义长卷

小说始终贯穿着江西如何走向全国、如何发展经济这一主线,写出了江西老表改革开放的心路历程,描绘出了他们的解放感和挣扎感。人物刻画带有强烈的江西红色土地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叙述张力。叙事上采用镜头语言,镜头感特别强,一幕一幕的,对话特别简洁。

李滇敏:写出了时代的生动和精彩

得益于作者深厚的从政阅历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度思考和精准把握,小说中呈现出来的历史轨迹清晰而严谨。同时他的笔触又能深入到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肌理中。譬如,江兆南的奋斗过程中,始终有一条紧贴时代背景的主线,同时又有自己的逻辑。无论是江兆南的敢打敢拼、杨大任的坚定执著,还是肖丽萌的迷茫彷徨,许向才的挣扎沉沦……都是改革大潮中的众生像,他们构成了生动而精彩的时代。

彭春兰:作家要有担当和情怀

伟大的時代需要有作品来反映,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来回报这个时代。作者说过多次,江西改革开放40年,没有一部长篇小说来反映,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因此,他历时四年,创作了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情怀、一种担当。

王晖:以小见大的作品

我觉得这部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小切口反映大时代,通过南江市这么一个小市,反映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二是小人物展现大情怀,小说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各种人物的性格个性都刻画出来了;三是小故事体现大主题,把当时人们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转变全部展现出来了。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

张启元: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之歌

这部作品有三个“新”:一是内容新。用长篇小说的文学形式直接反映当代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而且时间跨度长,前后20年,这样直面当下改革实践的小说不多见。二是表现形式新。颠覆了传统小说创作方式,小说场景画面感强烈,既是小说,更像电视文学剧本。三是塑造人物手法新。这部小说主要是靠叙事、对话来塑造人物,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心理描写、场景渲染、作家的议论相对较少。

刘上洋:要用文学展现伟大的改革开放

创作这部小说,我主要有四个初衷:一是比较全面地反映江西改革开放头20年的伟大历程;二是反映改革开放是一场冲破旧思想观念、旧经济体制的深刻而又艰巨的革命;三是塑造一组江西老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群像;四是在创新小说叙事手法,力求在小说好读好看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我认为这四个目的基本达到了。

但是由于本人的思想水平写作能力和眼光眼界所限等原因,这部小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努力进行改正。

猜你喜欢
老表江西改革开放
老胡请厨师
闲忆老表村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金玉良言等
老表“变形”记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