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伦·克洛斯

2019-05-09 02:13
优雅 2019年5期
关键词:克洛斯保平阎连科

1.格伦·克洛斯

美国影视演员

「我和一群具有伟大创造力的人们一起发现、探索,共同完成一部电影,一个角色。如果我因此感到满足,我就不需要任何奖项。」

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遗憾的是,71岁的克洛斯第7次与那座小金人擦身而过。奥斯卡有时无关演技,说到底是一场“游戏”,多少年以后也许人们不会记得是谁获得过奥斯卡,但她在电影里塑造的经典角色会被永远记住。

2.曹保平

导演、编剧、制片人

「我们已经贫瘠和匮乏到了只有一个标准,所有人的心态都急切到只用那个东西。」

这两年的电影,数字成了一个强刺激,破多少亿成了唯一的衡量标准。在曹保平看来,这种标准肯定会作用于自己的情绪,但不会动摇自己的理念或坚持的东西,也就无所谓了。

3.埃尼奥·莫里康内

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

「配乐50多年,我还没觉得累。」

莫里康内是有史以来最长青、最多产的全才型配乐大师,在50多年的电影配乐生涯里,他参与配乐的影片超过了500部。他能用音乐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也能用音乐起承转合地讲述故事,即使已91岁高龄,但他的音乐故事,还在继续......

4.吴彦姝

山西话剧院演员

「演员是要有生活的,皱纹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脸上依然光滑,你就会觉得那些角色不可信,岁月组成了我人生的故事。」

优雅和侠气在80岁的吴彦姝身上合二为一,好奇心停留在她的眉目间,从皱纹中挤出的少女感,成为她角色的鲜明特点之一。

5.阎连科

作家、文学家

中国文学特别重视第二层面(世相现实主义)的世俗,但中国文学应该往更深的地方走,我们的文学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

阎连科喜欢写梦,但他不喜欢纯粹的梦和纯粹的现实,他努力表现的是二者的结合体——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朝外看到了天下,朝内看到了自己。

6.廖庆松

电影剪辑师

「我的剪辑对象更重要的是自己,而不是电影。」

从事电影行业快半个世纪,对于整个华语电影,廖庆松有点点滴滴累积的巨大的影响力,他是一名监制、编剧,更是一名剪辑师。他坐在剪辑台前就像在打坐,因为他和电影平等。

7.张经纬

译者、书评人

你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每一件器物,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但如果你有想象力,可以从这一角想象到水面下的巨大冰山。」

作为博物馆里的“网红”人类学家,张经纬认为人们在参观博物馆时,首先要摆脱一种“拜物教”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想象力”。

8.童芷珍

文献修复师

「古籍修复人员不能只有技术,也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古籍基础知识。」

修书是了解古籍、与古人对话的一种方式,但童芷珍与古籍的接触不只在修复过程中,她还会参与影印装订、古籍分类编目以及编撰工作,以此加深对古籍的理解,避免遗失有价值的东西。

9.李宇春

歌手、创作人

「我没有变,是你们变了。」

在外界看来,李宇春所代表的风格更被大众接纳和认可了,十四年前女生“穿不穿裙子”也不再成为问题。很多东西从非流行到流行、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或许源自不同的审美和语境的可能性。

10.王澍

艺术家、建筑师

「这个时代不属于我,因为太多钱了,甲方们都颐指气使,他们不需要建筑師。」

王澍是全球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首位中国籍得主,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他对建筑乃至人生的理解的巨大转变。在他的理解中,面对这个世界,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一个态度,什么样一个观念而生存,这才是建筑的根本。

猜你喜欢
克洛斯保平阎连科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苹果很甜,内心很暖
苹果很甜,内心很暖
好人范保平
MONUMENTAL MEMORY
远方的神灯
失踪87天 美13岁少女找到了
曹保平:拍电影,终极是拍一种氛围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克洛斯威智能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