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糖水平的作用分析

2019-05-09 11:48王迎东刘伟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正畸治疗血糖水平

王迎东 刘伟芳

[摘要] 目的 研究正畸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糖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作为该次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正畸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牙周治疗,分析两组牙周状况和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龈出血指数(1.98±0.32)、牙周探诊深度(2.67±0.81)mm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空腹血糖(6.43±1.09)mmol/L、餐后2 h血糖(7.71±1.09)mmol/L,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0.05)。结论 正畸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糖水平均具有改善作用,值得研究。

[关键词] 正畸治疗;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牙周状况;血糖水平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b)-0043-02

牙周炎为一种牙科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创伤性咬合、菌斑和牙石所致的牙周组织发炎的慢性炎症,而随着炎症不断扩散,患者易出现牙周溢脓、牙齿松动和牙周袋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其咀嚼功能受到影响,且增加患者机体痛苦,继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牙周炎是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比如糖尿病等,牙周炎和糖尿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两种疾病相互影响,据资料显示,牙周炎能够使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增加,故此,牙周炎的有效治疗对血糖控制也具有一定作用。正畸治疗为治疗牙周炎的常用手段,其能够在治疗基础上防止牙合干扰,使倾斜的牙齿直立,利于牙周组织的快速恢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2]。该研究对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实施分析,并对其各项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 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作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41~63岁,中位年龄为(52.03±1.87)岁。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42~63岁,中位年龄为(52.87±1.08)岁。两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资料对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表达,表示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牙周治疗,治疗内容:①对患者口腔卫生进行检查,并进行有关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②对刮治龈下和龈上菌斑进行控制,并选择双氧水进行清洗(浓度为3%),根据患者牙周袋深度,选择适宜的药膜,将甲硝唑控释药膜置于牙周袋底部,并将其注入牙周袋内,2次/d。③指导其使用洗必泰漱口,2次/d,共治疗2周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实施正畸治疗,治疗内容:首先实施常规治疗,清除其牙周组织炎症,选择具备良好弹性的镍肽圆丝进行矫正,在保证力度适中的情况下排齐牙列,由此减少对后牙支抗的消耗,在第一磨牙粘结颊面管时将第二磨牙加入矫治过程中,并对牙合带环进行常规调整,在此过程中需尽量避免牙周组织受到刺激,若双侧磨牙向近中移动,可采用Nance弓进行阻止,必要情况下辅以种植体支抗,使其能够保持矫治后的状态[3]。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和血糖水平。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观察指标,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牙周状况

治疗前,两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龈出血指数(1.98±0.32)、牙周探診深度(2.67±0.81)mm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血糖水平

治疗前,两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空腹血糖(6.43±1.09)mmol/L、餐后2 h血糖(7.71±1.09)mmol/L,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牙周炎主要是由于牙菌斑内细菌所致炎症,其能够对牙周组织造成破坏,进而导致牙齿出现出血、松弛甚至脱落等症状,该疾病能够对患者咀嚼功能造成直接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下降[4]。研究显示,牙周炎和糖尿病相互影响,且牙周炎为糖尿病十分常见并发症;糖尿病以高血糖作为临床表现,若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易导致其形成较多器官的慢性损害,比如心脏、血管和肾等,故此,尽早治疗牙周炎对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正畸治疗是牙科疾病常见的治疗方式,该方式能够使人的口颌系统得到平衡,使其恢复稳定美观,且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通过实施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需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内容:①唇向漂移,牙齿轴倾度发生改变。②前牙散开间隙关闭。③牙列的排齐。④前牙或后牙直立倾斜,骨下袋消除[5]。该研究中,为了能够使支抗牙的数量增加,增加支抗牙的总牙周膜面积,达到增加支抗的目的,不仅需选择第一磨牙粘颊面管,同时需将第二磨牙纳入矫治过程中,选择Nance弓对两侧磨牙向近中移动进行限制,能够防止因牙齿压低移动所致邻牙升高现象,采用种植体支抗辅助治疗,所有操作应避免对牙周组织造成刺激。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龈出血指数(1.98±0.32)、牙周探诊深度(2.67±0.81)mm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空腹血糖(6.43±1.09)mmol/L、餐后2 h血糖(7.71±1.09)mmol/L,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正畸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糖水平均具有改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杨武军, 张晋秀, 孟银娟,等. 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药师, 2017,20(3):518-520.

[2]  徐海波, 伍松. 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 2017, 28(23):3254-3257.

[3]  罗文琼, 潘亚萍, 张秀,等. 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后失访7年病例分析[J].口腔医学, 2017, 37(2):153-157.

[4]  马静, 黄芊. 深圳市罗湖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情况调查及分析[J].广东医学, 2017, 38(s1):208-209.

[5]  张任飞, 杨泓, 郭立新. Nod样受体蛋白3和白细胞介素1β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中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 9(8):509-514.

猜你喜欢
正畸治疗血糖水平
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轴倾度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比较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和普通均衡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鼻饲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探讨
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
减数矫治病例拔牙间隙关闭后牙龈折痕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