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影响观察

2019-05-09 11:48辛莉丁翠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白内障血糖

辛莉 丁翠芳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术前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水平,探讨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共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空腹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分为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5%为对照组(n=63),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5%为观察组(n=120)。结果 观察组继发性青光眼、眼内炎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囊膜破裂、虹膜损伤、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角膜内皮损伤、人工晶体脱位发生率有增高趋势;术后1周观察组视力为(0.73±0.06),弱于对照组的(0.84±0.04),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视力为(0.71±0.04),弱于对照组的(0.8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相关性,术前控制血糖水平是否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改善视力仍需要更多临床数据验证。

[关键词]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继发青光眼

[中图分类号] R246.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b)-0049-02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的慢性终生性疾病,其并发症繁多,主要涉及肾脏、心脑血管、神经、眼等器官和系统。糖尿病眼底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眼病,存在致盲风险[1]。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晶状体氧化损伤、非酶糖基化、钙或钙酶蛋白改变等有一定关系,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但目前,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其发生率与血糖水平是否存在关联值得研究。视力恢复是否随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变差也是广大眼科医师及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该院总结了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来在该院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的血糖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视力资料,发现术前患者183例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视力恢复水平存在关联,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共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空腹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分为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5%为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5%为观察组。对照组63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50.6±1.9)岁,体重指数(22.2±1.2)kg/m2,患眼视力(0.45±0.11),伴有高血压14例,高脂血症16例。观察组12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50.9±2.1)岁,体重指数(22.6±1.1)kg/m2,患眼视力(0.43±0.08),伴有高血压29例,高脂血症38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构成、患眼初始视力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各组纳入标准

对照组:既往有明确糖尿病史,或该次住院发现糖尿病: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平素血糖控制较好,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5%;确诊为白内障,视力<0.5,需要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既往有明确糖尿病史,或该次住院发现糖尿病: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平素血糖控制较好,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5%;确诊为白内障,视力<0.5,需要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者: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异常等疾病的患者;②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近期严重的创伤、大手术等;③伴有其他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等的患者;④依从性差,预计难以配合完成实验者。

1.4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分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5%者纳入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5%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況,并随访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

1.5  治疗方法

入院后通过控制饮食、运动指导、应用胰岛素等方式控制血糖,在局麻下给予微创超声乳化和白内障晶体置换术。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后包扎手术眼,并4次/d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

1.6  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体重、身高等基线资料;术后严密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包括:后囊膜破裂、虹膜损伤、后弹力层脱落、角膜内皮损伤、继发性青光眼、晶体脱位、眼内炎症等,做好登记;随访至术后3个月,记录在术后1周和3个月时的患眼视力。

1.7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继发性青光眼、眼内炎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囊膜破裂、虹膜损伤、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角膜内皮损伤、人工晶体脱位发生率有增高趋势。见表1。

2.2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1周是观察组视力为(0.73±0.06),弱于对照组的(0.84±0.04),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视力为(0.71±0.04),弱于对照组的(0.8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論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而且是目前致盲首位的眼病[2],在眼科中伴有糖尿病的眼科疾病不少见。糖尿病本身可以引起眼底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等疾病,造成视力的缺失,对预后也存在不利影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无论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多弱于无糖尿病的患者。因此,如何能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以及通过优化血糖控制是否能够让患者获益受到关注。

许多临床医师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赵健[2]将纳入的120例患者按照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为3组,结果显示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经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视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廖龙宣[3]的研究共纳入了118例患者132眼,结果显示,强化血糖控制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矫正视力好于对照组。刘萱等[4]研究了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白内障术前、术后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有显著相关性,对于监测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有部分临床试验结果不支持这一结论,汪瑜[5]指出术后视力的恢复主要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关,而视力的恢复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在正常血糖及血糖较高患者中并无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相关性,术前控制血糖水平是否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改善视力仍需要更多临床数据验证。

[参考文献]

[1]  沈亚君.术前HbA1c与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相关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7):181-183.

[2]  赵健.血糖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7):1227-1228.

[3]  廖龙宣.血糖调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278-1280.

[4]  刘萱,张娟娟,王敏,等.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8):1495-1498.

[5]  汪瑜.62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前血糖水平控制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7):142.

猜你喜欢
糖化血红蛋白白内障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对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