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改良护理措施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19-05-09 11:48张玉荣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脑梗死常规血糖

张玉荣

[摘要] 目的 探究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使用改良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2月选取该次9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人数均为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改良护理,对比两组经治疗护理后的ESS(欧洲卒中量表)评分、FPG(空腹血糖)、2 hBG(餐后2 h血糖)、IL-6(白细胞介素-6)。 结果 经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ESS评分为:对照组(78.86±5.48)分、观察组(85.32±3.25)分;FPG为:对照组(8.21±2.92)mmol/L、观察组(5.09±1.53)mmol/L; 2 hBG:对照组(10.72±2.20)mmol/L、观察组(7.87±1.32)mmol/L;IL-6为:对照组(6.74±2.41)ng/L、观察组(9.98±2.98)ng/L。观察组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护理措施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促进免疫力增强,减轻患者脑梗症状,稳定患者血糖的作用,因此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改良护理措施;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b)-0143-02

脑梗死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主要病理为糖尿病引起高血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黏附聚集而形成血栓,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此外,高血糖状态及血糖异常波动引起无氧酵解增加也可加重脑组织损[1]。而脑梗死发生后,会反向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从而加深糖尿病症状。由此可见,两种疾病形成了联动关系,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且病情复杂,症状繁多,因此对治疗的后续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以及《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中的诊治标准进行确诊与治疗),通过计算机随机将其分配为2组,即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予以改良护理的观察组,每组人数均为46例。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在48~78岁之间,平均(64.25±5.08)岁;男患者20例,女患者26例;基底节区脑梗死36例;脑干梗死6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观察组的患者年龄在47~79岁之间,平均(65.14±5.28)岁;男患者22例,女患者24例;基底节区脑梗死35例;脑干梗死5例;大面积脑梗死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脑梗区域经比对后发现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入园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方式则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上予以改良升级,其内容有:①健康宣教:从常规的口头教育、派发健康知识手册进行升级改良。由于糖尿病的后期护理依赖于患者及家属的自主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应每天对患者进行≥15 min的一对一健康教育,并且还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网络工具,使用微信等工具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尤其是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及家属,可通过手机推送糖尿病相关的通俗易懂的视频,帮助其巩固与学习护理知识。同时,应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DKT(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验量表)测试,发现患者的知识薄弱点,从而进行针对教育。②心理护理:常规的鼓励患者,与患者交流通常依赖于护理人员自觉,执行弹性较大,因此应将心理护理进行强化。患者入院后即采用心理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作为后续指导心理护理的根据,通常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在每日晨起时症状最为严重,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此时着重进行心理疏导,并且每日为患者进行一次肌肉放松锻炼,15~20 min/次,以舒缓心理压力。③生活习惯护理:根据患者的口味及营养水平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食谱(食谱中标注食材名称、用量及热量)。同时,患者病情进入稳定期后,可帮助患者制定每日作息及锻炼计划,每日多次进行各个关节主动或被动的锻炼,如有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加强针对性锻炼。④睡眠护理:糖尿病患者多尿,加之脑梗引发的缺氧头痛都将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应加强睡眠护理,首先要主动了解患者以往的睡眠习惯,如作息时间,枕头高低等。然后根据患者的习惯以及恢复需求,将房间内的光线、适宜温度、枕头高度调整至合适。睡前对病房通风30 min,护理工作期间做到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对睡眠障碍的患者可进行睡眠诱导,如嘱咐患者倾听音乐、钟声,或睡前按摩患者耳垂10 min,均可促进睡眠。

1.3  观察指标

该文通过观察ESS(欧洲卒中)量表评分与FPG(空腹血糖)、2 hBG餐后(2 h血糖)、IL-6(白细胞介素-6)来评估患者的护理效果。其中,FPG(空腹血糖)的正常参考值为3.89~6.1 mmol/L,2 hBG餐后(2 h血糖)的正常参考值为≤7.8 mmol/L;IL-6(白细胞介素-6)则在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中具有重要意义,数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免疫力越强[2]。

此外ESS量表则通过以下项目来评估患者的卒中症状程度:意识水平(0~10分);理解力(0~8分);言语(0~8分);视野(0~8分);水平凝视(0~8分);下部面肌运动(0~8分);上肢近端肌保持45°伸直位(0~4分);上肢近端肌抬高90°(0~4分);伸腕(0~8分);手指屈肌(0~8分);下肢近端肌(0~4分);屈髖屈膝(0~4分);足背屈(0~8分);步行能力(0~10分)。该量表的总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卒中症状越轻,自理能力越强[3]。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n(%)]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PG、2 hBG、IL-6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的FPG、2 hBG、IL-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ES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的ESS评分为(85.32±3.2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该文中对照组所采用的常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脑卒中症状,促进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该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护理后ESS评分为(78.86±5.48)分,显著优于治疗护理前(P<0.05),但由于常规护理并没有随着患者病情的复杂化而进行改良与加强,从而难以达到理想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所采用的改良护理则更为细致且具有针对性[4]。其中,改良后的健康宣教考虑到了不同患者的文化层次,拓宽了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渠道,有利于患者的自学、自查与随时巩固,从而降低患者自护时的意外发生率[5]。心理护理的改良则可以将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量化,从而更有效的调动资源进行针对化干预,令患者情志舒畅[6]。生活习惯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避免病程延长或日后病情反复。睡眠护理则可以保护大脑神经细胞的生理功能,增强患者免疫力,稳定机体的平衡[7]。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护理后的ESS评分为(85.32±3.25)分,IL-6为(9.98±2.98)ng/L,以及FPG、2 hB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改良护理措施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促进身体恢复,提高血糖水平,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怡,刘葭珺,韩涛,等.改良护理措施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7,24(27):179-181.

[2]  黄传英.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8):2510-2512.

[3]  胡小连.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103-104.

[4]  孔順利,赵珊珊,王朝娜.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166-167.

[5]  刘海燕.超前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8):169-171.

[6]  邹荣成,孙树乾,左耀武.脑梗死合并老年2型糖尿病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8(2):157-158.

[7]  黄秋贵,陈丹红,段琦.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6):851-852.

猜你喜欢
脑梗死常规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