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05-09 11:48孙江波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糖

孙江波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该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数据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微循环,能有效的协助控制好血糖,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当归四逆汤;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b)-0180-02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以血糖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当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控制不佳的状态时,很容易引发一些列的并发症,其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1]。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在发生了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约占了70%,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归四逆汤主要是对四肢僵冷起到防治的作用,并且能够缓解肢体的疼痛与麻痹等症状[2],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冰冷、疼痛及麻木等,与当归四逆汤正相符。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文以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间该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2~68岁,平均(48.6±4.2)岁。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33~69岁,平均(48.7±4.1)岁。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排除标准:伴有自身免疫或代谢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原降糖药物对血糖进行控制,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并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治疗,500 mL/次,1次/d。此外,选择糖尿病合理饮食,严格控制总摄入热量。并鼓励患者多进行肢体的活动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进行治疗,方组:当归15 g,通草12 g,桂枝12 g,芍药9 g,大枣5枚,甘草6 g,细辛3 g。对于偏下肢疼痛程度较重的患者,加用怀牛膝、姜黄、木瓜等;对于上肢疼痛程度较重的患者,加用秦艽、桑枝、羌活等;对于腰部明显疼痛的患者,加用断续、杜仲、狗脊等;对于明显肢体厥冷的患者,加用肉桂、附子、干姜等。以清水煎服,1剂/d。两组患者均是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并对肌电图进行检查,利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患肢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进行测定,检查血液流变情况。

疗效判定:显效:肢体的麻木、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肢体运动功能正常,血液流变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好转:肢体麻木、疼痛较前缓解,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血液流变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缓解,血液流变指标异常。

1.4  统计方法

核算数据为SPSS 20.0统计学软件,其中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使用(x±s)的形式表达,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0%,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均是要比对照组低,肌电图指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在無其他疾病的影响下,出现了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和疼痛,以下肢症状较为多见[3]。其发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基础,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与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山梨醇积蓄、神经生长因子缺乏、多元醇通道活性增加以及神经组织缺血缺氧等密切相关[4]。该病在中医属“筋瘘”“痹症”“麻木”范畴,主要是因消渴病的经久不愈,损伤正气,气血日益衰少,气虚运血无力,失于温煦,脉络瘀滞,寒凝血瘀,导致经络阻滞不通。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肢体疼痛、肢体麻木等,尤其是在遇到寒冷气候及夜间时会导致症状加重[5]。在治疗上以活血通阳、温经养血为治疗原则,该文选择了《伤寒论》中的当归四逆汤加减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当归四逆汤方来源于《伤寒论》一书中的辨证少阴病脉证并治篇,其组方与桂枝汤较为相似,是由桂枝汤加细辛、当归、通草,倍大枣,并去除生姜而形成。其方中桂枝属辛温,温通血脉,温经散寒;当归属甘温,养血调血,为君药。白芍与当归配伍起养血合营,补益营血功效;细辛与桂枝配伍起温经散寒、温通血脉功效,共为臣药。通草畅血行,通经脉;甘草、大枣健脾益气养血,共为佐药。倍用大枣既能防止细辛、桂枝过于燥烈,损伤阴血,又与白芍、当归相合,补益营血。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桂枝、当归、芍药均是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能够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并增加末梢血管和各器官的供血。细辛具有抗过敏、强心、抗菌、镇静、镇痛以及扩张血管的功效。通草起利尿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改善微循环。有研究人员使用该方对白兔进行了药理实验,结果证实,使用当归四逆汤对白兔进行灌服后,兔耳部位的血管明显扩张,血管更加的清晰且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兔耳部位的血管扩张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这表明了该方对于末梢血管具有扩张的作用,微循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使周围神经组织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均是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可知,常规治疗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对血糖、肌电图及血流变等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威妮,刘志龙,段素静,等.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6):660-661.

[2]  霍颖超,甘小娅,李梦颖,等.糖尿病对脑白质病变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6,21(5):385-390.

[3]  刘立群,何善阳,游泽山,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当归四逆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6):962-965.

[4]  丁蓉,霍介格,汪悦,等.当归四逆汤防治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5):432-433.

[5]  郑华,秦霞,宋慧,等.基于1H-NMR的当归四逆汤抗凝血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0):4088-4093.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慎防这些药物升高血糖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