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019-05-10 06:17汤守建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小学生思想

汤守建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主科之一,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要想使数学课堂质量提升,令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就得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创新,改进。小学教学中的思维方法是认知知识的本质,而随着新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对思想方法的运用也逐渐成为教学的重心,以此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文章对小学生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简析,同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作用作了分析,旨在以此完善数学思想方法,为小学生提供更健全的数学思想体系,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58-01

1 引言

数学知识是抽象性的,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令学生感到枯燥的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不够具象化,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可想而知。根据专家指出,科学的数学思想教学方法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领会数学更深层次的知识与思想。教师的职责是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意识[1]。

2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其思维灵活,反应较快,对于新事物能更快的吸收。数学的本源是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得运用数学知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反应能力较强,因此这个阶段是重点[2]。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的过程本就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后期的学习。

3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3.1 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数学思想方法中较为普遍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也应用广泛。数形结合实质就是数量关系与图形的结合,通过几何面积、线段等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2 化繁为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也是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通常会遇到复杂的数量关系以及计算量稍微繁琐的问题,没有灵活的方法解决,很容易导致计算出错,无从下笔。应用化归思想,将复杂的数量归纳转化为一个简单的数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3.3 等量变化

等量转化就是左右两边的数量关系相等,将一种等量转化为另一种,是转化形式的思想。代数思想的基础便是等量转化。等量关系和化归思想不同,但是化归思想中也有等量变化的影子。数学思想方法是贯通的,不是独立的,所以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应该灵活地考虑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思考。

4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4.1 剖析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在备课时科学地对教材进行分析,从知识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以此发掘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钻研了教材后,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小学生目前正处于初级积累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维更加关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例如“图形”那一章,就应该从生活中常见的形状加以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3]。

4.2 预习

在教师进行数学知识教学前,应该留给学生预习的时间,让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逐渐培养其数学思想。例如,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都有明显的共性,归纳概括为四边形;而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均拥有三个角,统称为三角形。如此引导学生从一个面慢慢转变为其他面,由此深入,便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

4.3 教学意境的建设

目前,情景教学已经成为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数学具有抽象性,也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小学生在这方面还处于发育阶段,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厌倦是常见的现象。情景的重现可以是抽象转化为具象,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像是比较长短的章节里面,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例如自己的钢笔、铅笔、橡皮擦等,再通过数形结合,利用直尺量出比较事物的长度,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4.4 新知识渗透数学思想以及归纳总结

学习就是不断地接纳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规律,知识本来就是贯通的。学生应该多实践和思考,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此外,数学思想方法旨在学生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具备独立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得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归纳、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巩固与提升。在整理旧知识时,也应该考虑与新知识的结合,便于学生在后期学习中地合理应用。要时刻对于重难点的经典例题进行梳理,不断地反思巩固[4]。

4.5 课后巩固

课堂学习外,学生也应该重视课后知识的巩固。课后的作业实则就是检验今天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是否过关,在接受新知识时有一段旧知识的巩固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主要是注重分析学生对课堂知识是否进行了消化,找出不足。同时也应该掌控好作业的难度,在基础知识上进行提升,以发散学生思维为目的,来合理地布置作业。

5 结语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抽象化的课程。小学生目前的逻辑能力、思考能力还在不断地发育,但小学这个初级阶段却是影响学生后期学习的重要时期。小学教师应该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循序渐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教材为基础,学习钻研,探讨数学思想方法,适应课程的改革,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并对其合理的应用,促使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将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过程应该具备反复性,巩固也是关键,而对于知识之间的贯通结合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导,根据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于知识能有更深入的认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为学会说呢过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曹月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亚太教育,2016(36):26.

[2] 苑志远.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6,13(19):72.

[3] 马鹏.小学数学教学中數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190.

[4] 李秀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学周刊, 2017,4(4):110-111.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小学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