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小河白菜的栽培及质量控制技术

2019-05-13 11:42张富国罗巨方
中国瓜菜 2019年1期
关键词:白菜质量控制

张富国 罗巨方

摘 要: 大白菜是我国广大地区民众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蔬菜,河南省浚县小河白菜以其独特的品质而久负盛名,2018年浚县小河白菜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为了挖掘浚县小河白菜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使民众吃上优质安全的大白菜,笔者介绍了浚县小河白菜品质特色,品质与产地环境的关系,以及与其质量控制相关的产地选择、环境保护、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病虫害防治、生产废弃物处理、生产档案建立等技术,以期为当地大白菜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 白菜; 品质特色; 质量控制; 技术关键

河南省浚县一带把大白菜称为白菜,“浚县小河白菜”因产于浚县小河镇(原小河乡)而得名。根据历史记载,浚县小河白菜在明代曾作为贡品进奉朝廷,民谣“大碾萝卜香菜葱,小河白菜进北京”传唱了几百年。由于“浚县小河白菜”具有的独特的品质、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于2018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1 品质特色

“浚县小河白菜”结球紧实,球形好,软叶多,叶色鲜嫩,干烧心少,耐贮性好。生食味微甜,烩炖汤浑,渣少,绵软适口,具有白菜固有的鲜香,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w,后同)1.8%~2.2%,蛋白质含量0.97~1.06 g?100 g-1,粗纤维含量0.50%~0.55%,抗坏血酸含量19.4~24.4 mg?100 g-1,钙含量428~494 mg?kg-1,硒含量0.018~0.024 mg?kg-1,多项指标优于其他地区的普通大白菜。

2 品质特色与产地环境的关系

大白菜对大量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钙次之,每生产1 000 kg大白菜,需氮1.8~2.6 kg,五氧化二磷0.80~1.22.60 kg,氧化钾3.2~3.7 kg,其比例为1∶0.5∶2[1]。浚县小河镇土壤属潮土,富含钙质,有机质含量16.9 g·kg-1、全氮1.27 g·kg-1、速效磷15.6 mg·kg-1、速效钾114 mg·kg-1[2],其中,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居全县各乡镇第1位,分别高出全县平均值37 mg·kg-1、222 mg·kg-1,有机质并列第2位,土壤中速效钾、缓效钾、有机质的较高含量与“浚县小河白菜”优良品质有密切关系。

大白菜种子发芽要求较高的温度,在20~25 ℃发芽迅速,出苗快,幼芽健壮。幼苗期适宜温度为22~25 ℃,也可适应26~28 ℃的温度。莲座期在17~22 ℃范围内,叶片生长迅速强健。结球期对温度要求严格,适宜温度为12~22 ℃,白天16~25 ℃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5~15 ℃有利于养分积累,同时又可抑制已分化的花器生长,使之处于潜伏状态[1]。“浚县小河白菜”一般在8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而浚县8—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5.8、20.7、15.0 ℃,且干燥凉爽,光照充足[2],正好满足了大白菜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光的需求。

3 质量控制技术

3.1 产地选择与环境保护

選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透水透气良好、有灌溉条件的中壤土,周边环境不得有污染源,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生产中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粪便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化学制剂,防止污染产地环境。施药后及时清洗所用器具,并将器具及所剩余药液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产地周边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有可能对生产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2 品种选择

应选择丰产、抗病、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球叶叠抱、包心快、结球性好、结球紧实、抗干烧心、耐贮性好的品种,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如‘新乡小包23‘豫新1号‘豫新6号‘秦白2号‘东京5号等[3]。

3.3 整地与播种

前茬作物腾茬后深翻整地,结合整地,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复合肥30~40 kg,平畦或高垄种植,垄距60~70 cm,垄高15 cm。高垄栽培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8月中下旬播种,穴播或条播,播深0.5~1.0 cm,播后覆盖细土耧平压实。推广应用育苗移栽技术。早熟品种667 m2定植2 500~3 000株,中晚熟品种1 800~2 200株。

3.4 肥水调控

在莲座期、结球中期各追1次肥,667 m2施尿素15~20 kg,配5~10 kg硫酸钾,中后期还可喷施1%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水溶液。水分以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为宜。收获前7~10 d束叶,收获前5~7 d停止浇水,以利于提高品质。

3.5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防治,轮换、交替施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用药[4]。

3.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高垄直播,适期播种。合理布局,实行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减少机械损伤[5]。

3.5.2 物理防治 运用杀虫灯、色板等诱杀害虫。

3.5.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选用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

3.5.4 化学防治 大白菜病毒病: 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667 m2用药量50~120 mL。大白菜霜霉病:发病初期喷洒1%蛇床子素水乳剂防治,667 m2用药量100~120 mL。大白菜软腐病: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667 m2用药量187.5~250 mL。大白菜黑腐病:用2%春雷霉素水剂防治,667 m2用药量75~120 mL。菜青虫:应在早期防治,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喷洒8 000 IU?mg-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667 m2用药量100~150 mL。菜蚜(桃蚜、甘蓝蚜和萝卜蚜):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667 m2用药量50~120 mL。

4 生产废弃物处理

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商品处理后的外叶、根部等残枝败叶及时清理干净,集中堆沤或深埋处理。及时回收处理田间废农膜,以及农药空瓶、空袋、包装等。

5 贮藏运输

贮藏场所应清洁、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通风散热,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6 建立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品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以及田间操作管理措施、产品销售等,农药使用分别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登记证号、剂型、使用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等。肥料使用记录内容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记录需妥善保存,以利可追溯性检查。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董文全,管云玲.河南省浚县耕地地力评价[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姚秋菊.河南省大白菜栽培品种应用现状及优势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16(19): 14-17.

[4] 常春,林芳,林付根. 蔬菜作物病虫防治安全用药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11): 73-74.

[5] 王长平. 大白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11): 150.

猜你喜欢
白菜质量控制
羊与白菜
狼、羊和白菜
亲子时光
有机白菜
小象种白菜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