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树莓硬枝扦插效果的影响

2019-05-14 05:37刘杰
防护林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硬枝萘乙酸吲哚

刘杰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0)

树莓为多年生浆果类小灌木果树,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又被称为木莓。树莓的营养价值丰富,还有大量的维生素、有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促进对其他物质的吸收,被称为“第三代果树”,集保健作用与营养价值于一身,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此树莓栽植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1]。目前阜新市树莓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树莓的繁殖方法有压条、分株、扦插等,压条、分株等方法的繁殖系数不高,需要较大的场地,而扦插的方法不仅可以将母本的优良性状保存下来,而且繁殖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目前在一些果树的繁殖中应用比较多[2]。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在于解决扦插枝条的生根、成活等问题,赤霉素、吲哚丁酸等植物生长素可以对扦插枝条的生根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为了探索我国北方地区树莓硬枝扦插时应用不同生长素的生根、成活效果,找出适合在当地树莓繁殖中推广应用的最佳生长素种类及浓度,特开展了此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阜新市一苗圃内进行,地势为低山丘陵,为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8.4 ℃,年均降水量550 mm左右,年日照时数在2 600 h左右。根据试验安排先建好6 m×1 m×0.15 m扦插床,周围用砖砌上,扦插床上安装顶部高60 cm的钢筋拱架,架子上覆盖1层塑料膜封闭起来。再搭建高2 m左右的遮阴棚,盖上透光度25%左右的遮阳网。扦插床上用沙土+蛭石混合的基质填充,消毒备用。

1.2 试验材料

供试的树莓硬枝来源于辽宁省农科院提供的红树莓品种,冬季采集长势良好、没有发生病虫害、木质化程度好的1年生树莓枝条作为硬枝插穗,截成长15 cm的小段,下端节下倾斜剪断,上端节上5 mm左右的位置平剪,50条小段捆成1捆,埋藏于湿润干净的河沙堆中,储藏的温度控制在低于0 ℃。其他试验材料包括沙土、蛭石、高锰酸钾稀释溶液以及各种浓度的赤霉素、吲哚乙酸、萘乙酸、ABT生根粉,均来源于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分别安排12个植物生长激素处理和一个清水对照处理,共13个处理,分别为赤霉素100 mg·kg-1(A1)、200 mg·kg-1(A2)、300 mg·kg-1(A3),吲哚乙酸 50 mg·kg-1(B1)、100 mg·kg-1(B2) 、200 mg·kg-1(B3),萘乙酸100 mg·kg-1(C1)、200 mg·kg-1(C2)、300 mg·kg-1(C3),ABT生根粉100 mg·kg-1(D1)、300 mg·kg-1(D2)、500 mg·kg-1(D3),清水(CK)。每个处理安排50条插穗,将插穗的下端浸泡在试验设计的各种溶液中,浸泡深度2 cm,12 h后捞出即可扦插。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3]。

1.4 试验方法

每年的5月将上年冬季采集回来进行沙藏处理的插穗取出,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进行植物生长激素的处理。12 h后捞出即可扦插,采取插孔扦插的方式,扦插的株行距约10 cm×15 cm,深度在5 cm,确保地表以上有1~2个芽露出。扦插后浇透水1次,遇到高温时要及时将棚膜两侧掀开透风,避免温度过高造成刚扦插的插穗灼伤。刚扦插时要多喷水,保持扦插床处于湿润但又不沾手的状态;插穗成活后的浇水次数可适当减少,结合生长情况及天气,每周喷施多菌灵溶液1次,每2-3周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5 mg·L-1)1次。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扦插后2、4、6周分别在每个生长激素处理的3个重复中分别随机选择15根进行生根情况的调查,6周时调查各处理的成活率,最后每个处理的结果取调查数据的平均值[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红树莓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在红树莓硬枝扦插后2、4、6周分别在各处理的每个重复中随机取15株(3个重复共45株)进行生根情况的调查,生根数、生根率、平均根长详见表1。

表1 各种植物生长激素下红树莓硬枝扦插生根的效果分析

根据表1可以看出,扦插后2周时,在植物生长激素的各个处理中,生根率最高的为处理B2(吲哚乙酸100 mg·kg-1),为48.89%,其次是处理C3(萘乙酸 300 mg·kg-1),为46.67%,以处理B1(吲哚乙酸50 mg·kg-1)最低,为22.22%;平均根长以处理B2(吲哚乙酸100 mg·kg-1)最长,为2.94 cm。扦插后4周时,生根率最高的为处理B2(吲哚乙酸100mg·kg-1),为68.89%,平均根长处理B2(吲哚乙酸100mg·kg-1)、D2(ABT生根粉300mg·kg-1)超过3.00cm。扦插后6周,生根率以处理B2(吲哚乙酸100mg·kg-1)为最大,为66.67%,平均根长以处理B1(吲哚乙酸50mg·kg-1)最长,为4.31cm。

2.2 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红树莓硬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在红树莓硬枝扦插后6周分别在各处理的每个重复中随机取15株(3个重复共45株)进行扦插成活情况的调查,详见表2。

表2 各种植物生长激素下红树莓硬枝扦插成活的效果分析

根据表2可知,以处理B1(吲哚乙酸50 mg·kg-1)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80.43%,比清水对照增加了74.05%,其次是处理D2(ABT生根粉300 mg·kg-1),为77.31%,比清水对照增加了67.30%,成活率超过70%的还有处理A2(赤霉素200 mg·kg-1)、B2(吲哚乙酸100 mg·kg-1)、B3(吲哚乙酸200 mg·kg-1)、C2(萘乙酸200 mg·kg-1),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51.74%、55.57%、51.53%、60.42%。

3 结论

通过对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树莓硬枝扦插的生根成活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扦插后植物生长激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的效果。扦插后2周时,生根率最高、平均根长最大的均为吲哚乙酸100 mg·kg-1的处理;扦插后4周时,生根率最高的为吲哚乙酸100 mg·kg-1的处理,吲哚乙酸100 mg·kg-1、ABT生根粉300 mg·kg-12个处理的平均根长均超过3.00 cm,效果比较好;扦插后6周,生根率以吲哚乙酸100 mg·kg-1的处理最高,平均根长以吲哚乙酸50 mg·kg-1的处理最长;扦插后6周时以吲哚乙酸50 mg·kg-1的处理成活率最高。

猜你喜欢
硬枝萘乙酸吲哚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胆碱·萘乙酸可湿性粉剂中萘乙酸含量
氧代吲哚啉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叶桑硬枝扦插一步建园丰产技术
四川攀西地区突尼斯软籽石榴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青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