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模式

2019-05-14 12:45白秀轩陈超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白秀轩 陈超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从这个根本出发,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近年来着力推行的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阐述了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几种典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策略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本,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而且还要采取适合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本文根据几年来的实践,阐述了我们对探究性学习模式及其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改革、设计和实施。

一、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探究性学习的本质是问题导向。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活动的动力,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问题,穷追不舍,刨根问底,使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获得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和成败的经历,逐渐达到学习目的。

高职院校探究性学习的核心理念是:注重从问题开始,以探求科技知识、技能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为路径,以剖析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原理的形成过程为载体,以分析、探究和解决岗位实际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过程为平台,以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将学习知识、技能与岗位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思考、分析、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应用、建构和更新知识、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和团队交流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其主要基本特征有:

1.学习方式的探究性

学生以探究方式,探索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学生以质疑与批判性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就是探索、研究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领会、掌握已有知识、技能,而且能够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并建构新的知识,加深对客觀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钻研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2.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专题性问题探究,可以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在教师预先设计的学习专题中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地安排时间进行课外探究性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自主地选择研究思路、途径和策略等,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自我总结经验和教训。

3.教师教学的主导性

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针对职业岗位中实际问题设定需要开展的研究专题;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出研究的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给学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资料或获取学习信息的渠道,提出学习和研究的要求,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组织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开展探究性学习等。

4.师生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师生地位的平等性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平等、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互动,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个性化发展。师生在和谐、宽松和自由的情境下平等对话、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真理。同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其意愿灵活地选择。

二、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模式和教学策略

探究性学习强调基于问题、面向实际,凸显自主探究、合作互动,重点体现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互动、批判改进”等核心环节。因此,适应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小班制教学,以给学生更多参与教学过程和活动的机会,也有利于教师动态地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和个体差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切切实实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使学生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分析、讨论与研究问题,形成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师生互动、同学协作的学习氛围。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策略、方式方法体系。可按照学习专题的内容、性质和方式,分为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

1.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

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问题的了解、探讨和研究,学会应用和获得知识、技能,辨别和收集有关信息、有效数据,系统地分析和解释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交流、检验和评价学习的成果,教师按照问题的性质和类型组织教学。这些问题应当来自职业实践。一个优秀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应用课程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及过程,也可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式方法和能力

2.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

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案例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以及对案例原有方案的研究与评价,提出改进思路和相应的方案,或者在教师假设条件下,提出学生自己处理事件的思路和相应的方案,并进行方案的比较、交流和评价的学习模式。教师提供的案例,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实际案例,可以是真实事件的简化,或者是几个不同事件的组合的案例,但都应该是真实职业实践的反映。

完整的案例应该包括:事件本身及其产生的背景、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原有处理事件的方案、事件处理的结果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所面临的复杂情境和艰难抉择,能加深对知识、技术的理解,掌握知识、技术的应用。通过案例的讨论式学习,有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

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构造的案例是完整的,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丰富,案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后者构造的问题往往是不完整的,没有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学生自主获得需要的各种知识、技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课前准备的案例必须精心选择和设计,以满足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即能够使学生获得新知,以及处理事件的思路、经验和教训;同时,可以通过刻意改变案例发生的背景条件或对可用资源的不同限制,鼓励学生吸取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培养他们在复杂环境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

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项目为探究对象,通过参与项目设计、策划和实施的全过程,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技术,选择有效的方法,提出解决任务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的学习模式。教师采用的项目应来源于企业实际项目。

学生在参与项目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方法,还要从系统的角度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小组与个人的关系。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将更加深刻,更好地提高认知能力和完成项目的能力,而且能够锻炼更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项目有更广阔的时空,包括更多的问题;项目的难度更大,需要的时间更长,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需要更多的合作、互动,更深入的研究;解决问题主要强调知识技术的获得和应用,而完成项目还要注重知识的集成和创新。

还要做好相应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更新。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专业平台和教学团队的作用,体现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每门课都发挥出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功能。二要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参与高校要根据学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最新工程科技成果等引入课程。参与高校应该建立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评价机制,让社会、学生和教师按照本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动态地评价相应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便于及时调整、完善和更新,确保本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达到培养标准的要求,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新桂、费利益.探究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