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探索

2019-05-14 12:45王慧慧陈锦文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期

王慧慧 陈锦文

摘 要: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以浙江省“七彩小屋”项目为例,分析重视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社会支持系统的意义,并基于目前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现状与其影响因素,提出构建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系统。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社会支持系统

近年来,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问题逐渐得到社会关注。特别是随着异地中考和高考政策的逐步放开,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意识到把孩子带在身边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告别“留守”随父母到务工城市生活与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外来务工子女在新环境的心理融入过程与其社会化过程是同步的。同时也是其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年龄的特殊性使得他们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双重适应[1],因此,重构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引起社会多元主体的关注,借助社会各方力量让外来务工子女获得心智的成长与适应能力的提升,在新的环境拥有自我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以期进一步提升生活和学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重视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系统意义

1.从自身发展维度看,其可以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中的心理融入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提出,社会融入中心理层面的融入被公认为是城市融入的最高境界。社会融入的心理构建主要包括认同和接纳两个方面。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融入是指外来务工子女融入城市主流群体,同等地享受经济、社会等各种资源,从而在社会认知上去差异化,同城市居民子女的社会距离缩短或消失,并自我归类为城市居民的状态。因此重视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在个人方面,能提高外来务工子女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的归属感,同时能真正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对迁入城市的各方面的心理认同,这是最高层面的城市融入[2]。

2.从和谐社会管理维度看,其可以提高外来务工子女在新环境的自我认同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的“同一性”理论认为内在的自我和公众的自我是协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内在的自我,个体会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有一定的认识,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体会受到不同社会关系群体的影响,那些相对重要的人对他的期待会导致其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做出不同的决定。当个体不能建立并保持对“镜中我”、“社会我”的认同,就会出现自我认同危机[3]。城乡社会文化环境存在的差异、外来务工子女身份和年龄的特殊性,极易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自我认同度也影响着心理融入程度。因此,重构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促进社会管理的公平正义与和谐有序。

3.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维度看,其可以提升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接纳度

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费伊提出社会接纳理论强调群体或个体实施接纳对个体在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4],接纳代表着被接受、被尊重。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社会接纳尤其是同伴接纳意味着他们这个特殊群体得到认同、尊重与关爱,并维护着他们应有的权益,促进他们从心理上积极融入城市生活。近几年,政府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出台了有关政策,社会组织也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生活融入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是政府、社会、市场各方主体需要进一步互联互通、共建共治,整合优化社会资源,为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生活的心理融入问题提供更好的治理方案,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二、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现状:以浙江省“七彩小屋”项目为例

在社会学上,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指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方法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从社会支持的来源角度看,可以将社会支持分成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可以分为情绪支持、手段支持、情报支持和评价支持,诸如情感、信任、援助等;从社会支持维度来看,可以分成认知支持,主要指提供信息、意见与知识;情感支持,指通过理解沟通和交流提供慰藉;行为支持,指具体的行动上的支持[5]。

社会支持理论指出,个体能拥有的物质和情感资源越多,社会支持系统越强大,对来自环境的各种挑战就能越好地应对。本文依据我国学者肖水源的观点,将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支持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是满足人们社会、生理和心理需要的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帮助和社会主体的参与和介入;主观支持是指情感上的支持,也是个体在社会中因受到尊重、理解、支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对支持的利用度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6]。

“2010年5月4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内容的志愿服务,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七彩小屋”是“共青团关爱行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城市融入的社会支持项目[7]。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湖州市、杭州市几所“七彩小屋”项目的评估,阐述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支持现状,并按社会支持的来源,从家庭、学校、社区、政府、社会组织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1.客观支持方面

(1)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提供学业辅导。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从事收入低、强度大的工作,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无暇陪伴孩子,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监管,同时许多家长文化水平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或许有所提高,但教育行为无法与之相匹配。依托社区平台建设的“七彩小屋”,解决了外来务工子女假期无人看管的问题,消除外来务工人员对孩子安全的担忧。同时,“七彩小屋”的志愿者会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学生放学后可以到小屋的学习园地做作业,志愿者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問题。除了主课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之外,志愿者还会进行兴趣教学,如唱歌、画画、手工制作,丰富孩子课余生活。

(2)消除社区居民歧视,改善社区环境。孩子天性调皮,加之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在社区内有破坏公共环境、打架、偷抢等不良现象,对辖区内治安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引起社区本地居民不满。居民的态度易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愤恨对立情绪,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依托社区平台建立的“七彩小屋”,为外来务工子女融入社区寻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小屋以外来务工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免费辅导学业,开展德治教育、法治教育等,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到社区的关爱,也通过帮助改善外来务工子女不良行为,改变本地居民看法,消除本地居民原先不满的情绪,使得他们能够接纳外来务工子女,让社区氛围逐渐和谐友爱。

(3)社会组织爱心捐赠,提供物质援助。“七彩小屋”借助媒体宣传报道、基地实际观摩、活动参与等形式,向全社会发出公益号召,吸引社会爱心企业、团队、个人资助设施设备,提供资金支持,为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保障其生命力。同时,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可与“七彩小屋”的贫困学生一一对接,形成结对子帮扶,激励外来务工子女克服生活困难,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也让他们懂得感恩社会,感恩这座城市善良有爱的人们。社会协同参与有利于弥补政府失灵,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经济援助,提高生活水平。

2.主观支持方面

(1)提供亲情陪伴。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性质,外来务工子女极易成为另一种形式上的“留守儿童”,亲情陪伴的缺少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产生冷漠、孤僻等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依托学校平台建设的“七彩小屋”开辟亲情沟通角,用于外来务工子女与家长、老师间沟通交流,并通过开展系列加强家庭关系的活动,号召家长积极参与,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2)减轻心理压力,降低孤独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自身身份的转变,外来务工子女的自我意识水平低,对城市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因而在心理上产生压力与问题,许多外来务工子女不愿对家长、老师倾诉心中的困惑与烦恼,“七彩小屋”通过邀请医院的医生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外來务工子女开展心理讲座,进行心理辅导,从专业人士的角度帮助孩子们敞开心扉,走出封闭的世界。辜美惜等(2010)学者指出,外来务工子女在心理上存在压力过大、抑郁、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问题行为突出,自尊水平偏低;外来务工子女的孤独感水平高于本地儿童[8]。本文引入儿童孤独量表(CLS)[1],对外来务工子女聚集的几所学校学生和实施“七彩小屋”项目学校的学生进行测验,结果显示,前者平均得分为28.2,后者评价得分为 23.16。5分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这样一个外来务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对孩子们融入城市,建立积极心理是有所帮助的。

3.支持的利用度方面

学者肖水源指出,“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只有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并且同时接受这种帮助时支持系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9]。根据对“七彩小屋”的外来务工子女的调查,在遇到烦恼时,47.1%的人会选择与同学或朋友倾诉,19.1%的人会与父母倾诉,6.6%的人会与老师倾诉,23.5%的人选择自己闷在心里,3.7%的人选择其它方式。由于外来务工子女年龄、身份、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外来务工子女缺乏对社会支持系统利用的意识和能力,他们仅仅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之中。

4.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

(1)政府层面。外来务工子女社会支持的建立,缺乏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相比于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引导、权益保障等各方面支持,目前政府大多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其他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即使制度上有所规定,但实际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对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支持项目,缺乏有效监督。只有借助政府这一权威机构的外力约束,才能保障系统规范运行,长效发展。

(2)学校层面。学校作为个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机构,在人的生活、学习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外来务工子女所就读的学校基本上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偏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教育资源上与其他同龄城市儿童相比明显不足。另外,学校虽然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外来务工子女的融入,但是否基于学生的需求,学生是否能够从活动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其实效性有待考证。

(3)同龄群体层面。调研过程中发现,外来务工子女与同是外来务工子女的同学交往更为密切与频繁,而与城市儿童缺乏交流与沟通。一方面与学校的性质有所关联,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大多数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接触到的多是外来务工子女;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外来务工子女与城市儿童存在一定的隔阂。城市儿童与外来务工子女只有通过交流、相处,相互接纳对方,认同对方,才能更好地促进外来务工子女的融入。

三、影响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因素

1.情感支持力度不够

从社会支持的维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认知支持、情感支持和行为支持,然而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情感支持远低于认知支持和行为支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在生理和安全需要的基层之上,是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外来务工人员为了生活奔波忙碌,想要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将孩子托付给学校、老师、社区,缺乏对孩子心理、情感方面的关注;政府、社会在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帮助时,也倾向于教育补贴、设施物资捐赠等物质性支持,通过社工介入等方式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疏导心理问题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

2.社会支持项目缺少有效监督与反馈机制

“七彩小屋”作为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支持项目,其建设对于外来务工子女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正如同权力缺乏监督容易导致腐败,在该项目运行的过程中,共青团作为活动的发起者没有加以监督,同样会使其流于形式,逐渐使项目工作者思想懈怠,责任缺位。除此之外,大多“七彩小屋”项目的运行缺乏反馈机制。项目的负责人、志愿者没有与外来务工子女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无法正确把握外来务工子女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七彩小屋”项目实际效用的发挥。

3.社会支持网络不完善

虽然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物质与情感帮助,但各类主体缺乏协作,网络联系程度不够,无法形成合力。一方面缺乏一个有效的平台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能够及时了解外来务工子女的需求和动态,为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融入提供精准服务;另一方面,缺乏统筹协作的机制,在这个机制框架下各类主体能够明确自身职责,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主体最大的作用与效能。

四、重构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会支持系统

目前,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社区的地位日益提高,社区的功能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应以外来务工子女需求为导向,以社区这个平台为核心,通过国家政策支持,社会人财支持,家庭情感支持,并配以监督反馈机制,建立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社区自治服务基地,共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1.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1)建立规范的社区组织,推进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工作主体,其他社区組织相辅助的社区组织体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应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要发挥其促进居民沟通联系,消除隔膜,开展社区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活动的作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融入社区,融入城市。其次,人才是第一资源,基层工作更看能力。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落实群众工作,接受民众监督与组织考核,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健全社区外来务工子女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志愿不是一时兴起,不是只凭一腔热血。将志愿规范化常态化,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志愿服务要构建一整套服务项目开发、实施、管理、激励、监督、评估、反馈的机制,同时要整合社区内外资源,积极号召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其中,发挥“1+1>2”的作用,建立合作共赢共享的共同体。

2.加强政府政策顶层设计

(1)完善随迁子女教育就学政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威尔逊曾说,执行一项政策比制定一项政策更加困难。当前,教育部已出台关于随迁子女教育就学的相关政策,但因为就学与户籍制度和当地实际相关联,各地落实、开展情况如何,如政策认识是否把握到位,有的地方是否设置不合理的门槛等,都需要加以监督。各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责,依法执行,避免出现职责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同时,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在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也要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将权益合法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引导鼓励企业参与外来务工子女志愿服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企业在人力、财力、技术、设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引导企业参与,需要政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产生问题后无法可依,无法可循;需要政府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税收程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对长期投身于志愿服务的企业进行表彰与嘉奖,宣传优秀事例,用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引领社会风气,传播正能量。

3.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系列社会服务活动,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方法了解助外来务工子女的需求,解决心理障碍问题;法律从业人员可以普及法律知识,保障外来务工子女自身合法权益;高校大学生应以当代青年的责任感积极投身于此,在假期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兴趣教学;学校老师应一视同仁,帮助本地孩子尊重、接纳外来务工子女,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同时,社会企业应予以资金、设备等支持,一方面能够帮助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另一方面承担社会责任也有利于宣扬企业文化,提高知名度,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4.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的培养和熏陶对个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家庭生活,丰盈的父母关爱,是养成孩子健康的心理与人格的关键。一方面,父母要关心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了解孩子,包容孩子,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学校、社区对孩子的教育与关照。外来务工人员或许生活辛苦而又忙碌,或许工作有诸多不顺,但无论如何不要把烦恼带回家,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争执,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睦的氛围,抽出时间与自己的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交流不是衣食住行方面的日常“寒暄”,而是如朋友般进行平等对话,了解他在学校的生活、交往,关心他的所思所想,让爱慢慢地、深深地滋润孩子的心灵,不要让孩子成为另一种形式上的“留守儿童”。

注释:

[1]儿童孤独量表共有24个项目,可用于评定 3-6 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长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每条目得分做简单迭加(有些项目须反序计分)得到总分,高分表示孤独感与社会不满较重,总分范围为16-80,该研究实际得分范围为16-79(32.5±11.8)。

参考文献:

[1]孙永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5):141-160

[3]孔祥娜.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5.21(3):63-67

[4]黄匡时.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6):14-19

[5]纪梦楠.大学生社会支持研究现状[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6):477-479

[6]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2):1-3

[7]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R].中国共青团,2010(5)

[8]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4):910-912

[9]李晓凤.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12

作者简介:

陈锦文(1979--)女,汉族,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