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景区化的时空分异及调控研究

2019-05-15 03:13张超旋翟喆李培英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古城镇白沙丽江

张超旋 翟喆 李培英

本文在古城镇旅游价值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针对古城镇旅游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两种情况,对古城镇景区化的进程及现状进行研究。首先对古城镇景區化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古城镇景区化的内涵、动因机制及表征进行分析和阐述。本文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为研究案例,对其景区化的时空分异现状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并通过游客对丽江古城三大古镇满意度的反馈来探究游客对丽江古城景区化的时空效应的体验满意度,最终兼顾遗产保护和游客满意这两个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丽江古城景区化的时空演进提出调控建议。

引言

古城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集独特民俗、地域文化建筑群、老街区为一体的特殊社区。在古城镇资源旅游价值凸显的今天,古城镇景区化的合理进程及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有效保护古城镇遗产和利用资源合理满足游客需求,是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兼顾二者对古城镇的合理景区化进程进行研究,对古城镇的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景区,所以本文选取丽江三大古镇作为典型对象进行研究,探讨古城镇景区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一、古城镇景区化的基础性分析

(一)景区

对于景区概念的界定,国内外还未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苏格兰旅游委员会认为景区是“一个长久性的旅游目的地。其主要的目的是让公众得到消遣的机会,做有兴趣的事情,或受到教育,而不仅仅是一个零售点、一处体育竞技场地、一场演出或一部电影。游览地点在其开放期间,应不需要预定,公众可以随时进入”。梅得尔敦(Middleton,1988)认为:“景区是一个指定的长久性的,由专人管理经营的,为出游者提供享受、消遣、娱乐、受教育机会的地方。”国外研究中很少使用“旅游景区”这一概念,而更多是用“旅游目的地”来表达。这一理解和当前国内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不谋而合。在国内的旅游研究中,根据范畴的广泛和狭隘,景区概念的研究涉及旅游目的地、风景名胜区、旅游区(点)等。

(二)古城镇景区化

古城镇,就基本属性而言,首先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空间和载体;与此同时,随着古城镇旅游的发展,古城镇从原来的传统生活居住功能向景区功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古城镇必然逐渐具备一些类似于景区的特点,却又与景区有所不同,如古城镇逐渐具备了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包括资源、设施和服务等,但它又不具有完全的旅游规定性,即资源、设施和服务不一定专为游客所使用,当地居民同样有权使用;景区通常有一定范围界定,有专门的旅游职能管理机构,而古城镇却不一定具备以上特征。

基于旅游活动三要素(旅游资源、旅游业和游客)的要求,笔者认为所谓“景区化”是“某个特定的空间或地域由于具备了吸引游客的资源基础,经过一定形式的开发和管理,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最终与其周边的其他环境空间有所差异,而成为具备旅游经营能力的特定场域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笔者将“古城镇景区化”定义为:古城镇作为特殊的传统居住空间,由于具有悠久历史、优美的风景,并蕴含独特民俗和地域文化,所以获得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基础,并伴随相关机构的开发和管理,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具备越来越多的景区要素、特点和功能,并不断深化的过程。

景区化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时间逐渐实现。某一个古城镇,不可能因为被人为地划归为“景区”,就迅速地“景区化”,景区化需要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另外,原本作为传统居住地的古城镇,即使现在已经成为了游客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它和纯粹意义上的景区也存在一定区别。古城镇不能仅仅作为旅游资源为游客服务,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凭借维系原有古城镇居民的生活传统和方式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古城镇受到一定的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其虽然需要尽量满足对游客的接待,但也需要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建筑群落给予相应的保护;古城镇虽然逐渐具备景区的功能,但是古城镇的基础设施除了要满足游客的需要外,也要满足古城镇内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需要,不能因为游客而废止了对当地居民正常需求的满足,或是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古城镇景区化的动因

古城镇景区化是作为资源要素的拉力因子和作为非资源要素的推力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力因子和拉力因子朝同一个方向用力,共同促进古城镇向景区转化的进程。在古城镇景区化的进程中,“旅游吸引物”作为拉力因子中的关键要素,吸引推力因子中的关键要素“旅游者”到访古城镇,而游客的到来客观上将推进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的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完善反过来又起到强化游客游览愿望和行为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在该过程中起到宏观推动的作用,经营者则起到微观推动的作用,宏观和微观的共同作用,促使古城镇具备更多的景区特征。可见,古城镇景区化的过程是六大要素合力作用的过程,是拉力因子和推力因子同向用力的结果。

(四)古城镇景区化的表征

1.古城镇事象的景观化。古城镇之所以逐渐景区化,是因为古城镇中的某些物质和非物质的因素和产物逐渐为外界所了解,并开始发挥其旅游吸引力,吸引游客到古城镇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体验文化等。这些资源的价值同时也被经营者认可和利用,经营者通过对其进行经营来获取经济利益,而且当地居民也认可其经济推动价值。所以,古城镇景区化的首要表征就是古城镇相关事像的景观化,包括传统民居建筑景观化、生态环境景观化、民俗节庆景观化和文化与宗教景观化等方面。

2.古城镇功能的旅游化。伴随着古城镇景区化的演化发展,古城镇的功能由传统的生活居住功能逐渐向景区旅游接待功能转化。古城镇功能的旅游化具体表现在,古城镇民居的传统居住功能被旅游接待功能取代、古城镇居民的生活休闲空间被游客的游览空间挤占、古城镇传统商业的社区服务功能弱化、古城镇居民的就业选择旅游化等方面。

3.古城镇管理的专门化。随着古城镇社区景区化进程的推进,古城镇所属的当地政府部门为了加强对古城镇旅游发展有效的管理,会细化设置专业的机构加强对古城镇的保护和管理,也会出台相应的条例和规章对古城镇的发展进行调整和规范。无论从古城镇的文化保护、宣传教育、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和商业规划来看,还是从市场监管等各个方面来看,伴随着景区化进程,古城镇的管理都趋于专门化。这些趋于专业化的管理,一方面起到更好地对古城镇遗产进行保护的作用,一方面也客观推动了遗产资源更加有效地为旅游活动所利用,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旅游价值。

二、丽江古城景区化的时空分异及特征

丽江古城由大研、束河、白沙古镇三部分共同组成,由于开发时间、开发模式等影响因素各不相同,所以这三部分的景区化也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

(一)大研古镇景区化现状特征

大研古镇是人们巧妙利用地形和流水的建筑杰作,被誉为“中国最科学的古建筑布局”。政府主导模式下,大研古镇是3个古镇中旅游开发最早、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知名度最高、旅游发展势头最好和景区化水平最高的一个古镇,处于景区化进程的成熟阶段。大研古镇的整体环境资源已经基本实现景观化,空间布局、河流水系、巷道石桥、民居建筑和牌坊匾额都呈现古城镇事象景观化的特征。

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也呈现形式多样的景观化,纳西民族服饰、传统民族节庆、纳西古乐和东巴象形文字等均成为旅游景观。大研古镇组织管理机构专业化程度高,古镇旅游功能非常突出,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能力较强,游客接待量大,旅游收益明显。但大研古镇的景区化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如民居旅游接待功能被强化,居民置换,古镇空心化严重;旅游承载负荷大、环境污染;商业化严重,文化保护前景堪忧。

(二)束河古镇景区化现状特征

束河,纳西语称“绍坞”,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束河古镇的景区化发展比大研古镇晚,在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下,束河古镇的景区化进程推进迅速,现阶段的束河古镇,正处于景区化的中期发展阶段。

束河古镇资源的景观化程度逐步加深,环境资源得到恢复和完善,新兴的“纳西古乐队”和“茶马文化艺术团”通过特色的表演和展示,推动了束河文化资源的景观化。束河古镇旅游功能得到強化,景区化进程推进速度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了适应发展旅游的需要,束河古镇还在保护区外建设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用旅游地产开发的方式,建设了茶马文化商业区、纳西庭院式星级酒店等。束河古镇的经济发展迅速,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受益。但束河古镇在景区化的过程中同样凸显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企业主导的开发机构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开发过度,旅游房地产业的大肆开发使古镇发展陷入混乱,生态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同时,古镇的旅游市场接待不规范,恶性竞争突出,古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还有待提升。

(三)白沙古镇景区化现状特征

白沙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白沙古镇是这3个古镇里,景区化开始最晚、景区化特征最不明显、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最弱的一个古镇。由于还没有正式进行旅游开发,白沙古镇还没有出现前两个古镇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但其本身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对其景区化进程也有较大制约,白沙古镇现阶段处于景区化的初期起步阶段。

白沙古镇当前资源景观化程度较浅,主要景观是白沙壁画,白沙绣院的建成提升了白沙古镇的文化景观质量。白沙较好地保持了原始的古镇风貌,古镇居民的生活未受到旅游的太多影响,少数民居被开发成了民宿和餐厅、商店,用于接待少量游客,大部分民居还是当地居民在正常居住。由于白沙古镇相距大研较远,游客人数不多,古镇景区化进程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设施比较欠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人数少、方式简单,所以其古镇旅游功能还较弱。但也正因为如此,景区化发展滞后的白沙反而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丽江三大古镇景区化进程差异对比见表1。

表1 三大古镇景区化进程及现状特征对比

三、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丽江古城景区化时空分异评估

游客满意度的调查能让景区更准确地把握游客的需要和期望,进而为古镇的合理景区化进程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丽江三大古镇游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通过定量研究和数据分析,分析游客对丽江古城景区化进程差异的满意度反馈,为后续调控建议的提出提供依据。

(一)问卷设计

问卷包括游客基本情况、游客到丽江古城游览基本情况和丽江古城旅游满意度评价3个部分。问卷设计的重点在于满意度测评体系的构建。

1.满意度测评理论基础。关于满意度的研究理论很多,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期望差异理论来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研究。期望差异理论是OLIVE在1980年时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游客的满意度主要受到游客的游前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影响。可以简单地用S=f(E,P),公式中的S表示游客的满意度,E表示游客的游前期望,P表示游客的实际体验。

表2 三大古镇游览情况对应问卷份数汇总统计

旅游者体验质量的高低与旅游者的主观判断直接相关,对此,可以用旅游者满意度TSD(tourist satisfaction degree)进行衡量。游前期望是指游客在以往旅游相关经验、各种信息渠道(广告、口碑、宣传促销)以及自身心理偏好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对该次旅游的期望。游客的实际体验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景区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一种心理感知。

游客满意度指数=游客的体验值/游客的期望值×100%;游客的体验值与游客满意度成正比例,而游客期望值与游客满意度成反比例,当游客满意度指数大于1时,游客便感到满意;反之,如果小于1,游客就会感到不满意。

2.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满意度测评的目的是分析古镇景区化进程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并研究游客满意度与古镇遗产保护的关系。因此,在构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时,笔者选取了与游客满意度紧密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以及对六要素起到综合影响作用的“旅游服务及氛围”等一共7个评价项目作为一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可区分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结合本文对景区化进程和古镇遗产保护兼顾研究的目的,并通过征求相关专家意见,挑选游客重点关注的因子,最终筛选了共计31个具体的评价因子作为二级指标体系。具体的游客满意度调查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

(二)问卷发放及回收

问卷共计发放220份,三大古镇共用一份问卷,游客根据实际游览情况填写问卷。最终回收到问卷214份,回收率达97%,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总体有效率为91%。基本情况相关统计数据见表2、表3。

表3 三大古镇游览情况对应问卷份数分项统计

(三)數据分析及结论

丽江三大古镇游客满意度数据比较见表4。

表4 三大古镇游客满意度对比

由表4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总体满意度与景区化程度呈正相关。从总体满意度平均值来对比可以发现,大研古镇的总体满意度略高于束河古镇,而束河古镇又明显高于白沙古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古镇景区化程度与游客满意度呈正相关。

2.分项满意度三大古镇各有优势。经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大研古镇在民族特色餐饮、酒吧、旅游特色商品销售、古镇标识、公共设施和旅游咨询投诉服务等方面优于其他两个古镇;束河古镇在住宿服务、生态环境质量和悠享时光方面优势明显;白沙古镇则在文化保护、免收古城维护费、居民态度和社会治安方面有优势。

3.三大古镇游客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空间。虽然丽江古城作为世界遗产,知名度较高,但也正因如此,游客游前的期望值较高。因此,当前游客对于三大古镇均还存在一定的不满意,游客的满意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统筹遗产保护与游客满意的丽江古城景区化调控对策

(一)加强游客管理,引导游客建立适度满意预期

鉴于遗产地“保护优先”的原则,和游客满意与遗产保护的矛盾性可知,游客的满意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游客的满意度受到遗产地自然和文化环境状况及承载力的制约。在这个前提下,根据遗产地游客满意的独特性对游客的满意预期的形成进行有效的引导,能够帮助游客提升最终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更加有效地进行遗产保护。通过培训和教育,引导、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遗产保护意识和宣传能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导游讲解和服务质量和技巧,是有效引导游客树立适度满意预期的途径。

(二)强化政府干预,以适度开发促进白沙古镇的保护

对于遗产地保护来说,绝对封闭的保护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为了保有原来的生态和文化,而不让遗产地的居民发展旅游,那么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剥夺了居民获得更好生活的权力,侵犯了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适度的发展能为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绝对的封闭反而让遗产地居民贫穷和落后,丧失更好地保护遗产的能力。因此,在古镇景区化的初期,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调控,在充分尊重居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以适度开发促进白沙的保护。在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旅游环境得到改善后,游客在白沙古镇的旅游满意度便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加强管理和教育,引导新移民形成社区整体意识

大研古镇现阶段的景区化造成的人口置换事实难以逆转,因此对新置换到古镇的新移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引导新移民建立社区整体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置换进入古镇的新移民,功利目的十分突出,但却很少主动积极地认同当地文化,发扬当地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经营的过程中多会出现有意无意破坏环境和用自己本身所带来的“主流文化”同化当地本土文化的种种问题。这些外来的经营者大多没有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当地人的责任,而是每一个生活在古镇的人的责任,特别是依赖民族文化谋生、发展并从中获利的人。因此,有必要对新移民加强管理和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即使是外来移民,也应该恪守世界遗产地、旅游胜地的规矩,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四)强化特色和优势,避免三大古镇同质化竞争

古镇景区化过程中出现同质化发展和竞争是共性问题,这会严重制约古镇景区化的良性发展。丽江三大古镇环境文化背景差异明显,而景区化进程的不同更加大了这种差异,也凸显了各自的优势,三大古镇的差异正好能够增强丽江古城文化遗产地的综合魅力,多样化地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因此,在景区化进程中突出强调三大古镇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五)运行共生机制,促进三大古镇互惠共赢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的3个有机组成部分,大研、束河、白沙三大古镇的景区化发展不可割裂。大研古镇知名度高、景区化进程快、游客人数众多,但过多的游客涌入给古镇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白沙和束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协助大研分流客流量。三大古镇应该共同宣传,共塑形象,这样既能促进另外两个古镇的景区化进程,也可以缓解大研的压力。另外,3个古镇在共生互惠方面要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政府需要出面健全协调机制,通过统筹规划来实现资源和利益共享,这样三大古镇的共生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维持。

(作者单位:昆明学院)

猜你喜欢
古城镇白沙丽江
基于消费文化的旅游古城镇酒吧现象分析
丽江三朵节
中西部古城镇旅游开发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白沙水库
白沙涧
叫一声丽江
白沙水库
绽放的丽江
历史文脉在古城镇景观设计形象提升中的传承与表达
海南岛黎族人民的白沙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