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教育,静待花开

2019-05-15 10:52陈晓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正面管教班主任

陈晓燕

摘 要:“正面管教”是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倡导“和善而坚定,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养育孩子模式。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六年级班主任工作中运用“正面管教”帮助行为偏差生在改善不良情绪、不良习惯和较低的家长参与度方面所展现出的教育成效。

关键词:正面管教 行为偏差生 班主任 家班共育

一、案例介绍

作为新教师,刚接手成为六年级班主任的时候,班级里有一群孩子调皮、捣蛋,被贴上行为偏差生的标签。这群孩子一到自习课,又开始了惯常的动来动去和讲话打闹,以往我总是大声呵斥:“坐好,不要讲话!”或者“你们怎么不遵守纪律?”“你们一点也不听话!”然而,这些话即使说上100遍也没有什么用。那么如何教育这群孩子呢?此时,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理论给了我启发。鲁道夫.德雷克斯曾经说过:“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一个丧失自信的孩子。”教师一味地批评指责只能导致其更加的叛逆以及周围同学的轻视。而“正面管教”是一种异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新型教育方法,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倡导“和善而坚定,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养育孩子模式。于是,下课后,我让这群孩子到办公室一趟,我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法成为班干部?”他们先是连连点头,接着想到了什么,红着脸,支支吾吾:“我……我……”,“我决定了让你们做班干部,不过你们也要推荐自己,在今天的午会课上你们要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一下自己最吸引人、最让大家认可的长处。”

这一群孩子之所以叛逆、爱捣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都是农村外来务工子女,忙于上班,疏于对他们管教。于是,我约谈了这群孩子的父母,并对他们说:孩子总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多一些时间陪伴他们,并且能得到更多的赞美之词,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是鼓励、尊重而不是批评。并向他们讲述了关于《正面管教》一书中约翰·普拉特博士通过 3 岁的乔尼在 3 个家庭吃早饭的故事:乔尼妈妈尊重乔尼的意愿,给了乔尼一个有限制的选择——“要小麦圈,还是要维蒂麦脆”,乔尼选择了维蒂麦脆,但是又嫌不好吃。乔尼妈妈没有一味地说教,而是让孩子体验他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后来,乔尼回来说自己饿了,妈妈依然没有过多的说教,而是让他坚持到中午再吃。乔尼妈妈清楚正面管教的节奏和步骤,轻松地解决了。自始至终,乔尼妈妈充分地尊重乔尼,虽然乔尼的变化不断,但是最终还是愿意和妈妈合作而不再较劲,至此“正面管教”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家长们听了这个故事连连点头。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尊重俨然成了软化剂,家长用尊重来抚平孩子的情绪,拉近双方距离;而合作也成了催化剂,用合作的形式来加快问题的解决,促进双方关系的和谐,这正是“正面管教”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接下来的午会课,这群孩子发表了竞选宣言,获得了一致的掌声。渐渐地,他们变得安静谦和起来,同时能够正确地表现自己,积极主动帮助別人,与同学相处得也越来越和谐了。有一天下上午,他们突然对我说:老师,我以前觉得在家打游戏、看电视最开心,现在觉得在学校学习最快乐!在学校管理班级最快乐!说真的,我当时鼻子一酸,为了这群孩子,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是“正面管教”理论给我解决了这一教育难题。

二、案例分析

1.不良的学习情绪

情绪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但是行为偏差生的情绪研究却被忽视了。如心理学家本德和沃尔就曾指出,行为偏差生比一般孩子具有更多的情绪问题,这会导致儿童焦虑与抑郁情绪,从而导致学习不良。赛德瑞兹的研究发现,当行为偏差生面临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会努力,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情绪,缺少自尊,感到无助。相对于其他孩子,案例中的这一群孩子面临重要的情绪障碍,这些情绪包括社会孤独、同伴拒绝和孤独感。总体来说,这一群孩子可能经历了更多的情绪功能和学校不适应方面的危险。这会导致他们感受到了孤独感和消极情绪,接下来消极情绪又会导致他们有更差的学业成就和学业自我评价。

2.不良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而言是受益终生的。在学生的个人资料中,我发现这一群孩子因为不适应校园生活、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慢慢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表、学习过程易受外来干扰的影响;学习新功课前,很少对前面的材料进行复习,对新内容进行预习;上课精力不易集中,听课方式被动, 照抄黑板地记笔记;课下不及时复习,复习方法不正确;作业完成情况差,发现错误不及时订正;考试方法不正确,考后不总结;课外学习不积极、主动,阅读方法不正确等。纪律性差,师生关系不融洽,这些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求知欲的激发,还激化了师生、亲子关系。

3.较低的家长参与度

早在60年代未70年代初,美国在学校改革上有一个很流行的观念,就是家长应更积极的参与作决定、参与学校的工作管理。《学校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案例中的这一群孩子因为他们都是农村外来务工子女,忙于上班,没有太多的时间教育孩子,家校关系并不密切,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学校的相关组织等,而且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不容乐观,比如部分家长表示不愿主动与老师联系,不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这样疏离的家校关系以及陌生的亲师关系非常不利于双方开展工作。

三、案例反思

1.利用家班共育,调适学习情绪

六年级是整个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巨变,尤其是一些行为偏差生面临着较多的心理问题。要指导家长利用“正面管教”的教育方式,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和身心特点,正确对待孩子在走向独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教会孩子控制情绪方法,激励孩子良好的言行,避免孩子养成不良的情绪表达习惯;引导孩子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给予支持和鼓励,培养其耐挫力并引导其从中吸取教训和启示;承认并接受孩子的个别差异,孩子的体能、兴趣、智力、指向等都不相同,父母要多欣赏、赞美其优点,帮助克服其弱点。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家长一定要成为孩子心灵的依靠。在一种亲切、坚定的氛围中,孩子才能培养自律、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惩罚和奖励。

2.实施家班共育,培育良好习惯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对小学日常行为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重在习惯养成与导行。六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六年级的班级建设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是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及早适应中学生活以及各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而那些行为偏差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这种关心使他们更加快乐。根据《规范》、《守则》的要求,基于“正面管教”理论及班级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和生活习惯入手,设计了《家班共育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规范细则》,供教师、家长、学生在进行考核时使用,如评选“坐姿小明星”、“站姿小明星”等。在实践过程中,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指导和评价。

3.巧用家班共育,提升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影响极大。学校则是孩子系统化学习的场所,是教育的主战场。行为偏差生面临着较多的家庭问题,与学校联系不紧密,因此加强家庭、班级的联系,提高家长的班级建设参与度,创设家班共育,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提升教育合力。而“正面管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重点是创建一个相互尊重和支持的集体,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追求学业和社会的成功,使家庭、教室成为一个教人成长、激励学习的场所。可以通过通过完善“家班”委员会、制定“家班”共育计划、开家长专题培训会、家长座谈会、建立微信平台以及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来优化家班共育,让家班共育成为家长的自觉行为,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深入到家长心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一典型案例会加深我们对农村中学六年级家校联动、家班共育的理解,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正面管教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新课程背景下正面管教体系在小学中的践行
“正面管教”教师培训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美国“正面管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如何运用“正面管教”处理小学生的不良行为
班主任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