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议题

2019-05-15 11:09李文武
理论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想引导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

李文武

摘 要:对网络空间思想行为逻辑的深入理解,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网络空间的独特性、虚拟性和复杂性,以及人们在网络空间思想行为的碎片化、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增加了网络空间思想引导的难度。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界需要建立相应的研究框架,深入分析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为网络空间的思想引导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思想行为;思想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3 — 0042 — 0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类社会已然步入一个网络时代,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方式,正在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体,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解析也成为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话题。卡斯特认为,互联网已经构建了当今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全新场域,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大大拓展,由此形成了各学科研究的一个全新的领域。〔1〕 但是,互联网不只是简单拓展了人们社会生活的领域,有学者认为,它“不只是外在于我们的媒介,而且是把我们吸纳进去的空间”〔2〕,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互联网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纳入到了一个全新的虚拟场域,二者的界限被完全打破,其行为选择和思想倾向都出现了新的特征和不同于传统的逻辑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就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网络空间中思想行为研究的重要性

在泰普斯科特看来,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模式,其主要是促使了一种新型居民的诞生,他将其命名为“连线”居民,也称之为网络世代,他们最主要的特点是成长于数字化时代,其成长历程完全不同于其父辈们,在学习、游戏、沟通、工作和团队建设方面,他们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最终呈现出的是网络世代独有的生活模式与意识形态。〔3〕可见,网络不仅仅只是工具那么简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研究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探索思想行为的引导策略,这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既重要又关键。

首先,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研究,有助于厘清网络空间思想行为的逻辑及其特征,为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如果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们的思想行为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那么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随着技术形态的不断变迁、虚拟空间的介入、海量信息的传播,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导变得越来越去中心化,互动性、多元性、个性化的特征不断显现。正因为如此,网络空间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出现了一种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的交织影响状态,这种状态消解了现实社会生活中对人类思想行为的各种限制,这意味着人们能够摆脱现实社会身份的制约,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关注各类信息并从事各种行为。这些最终都会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有助于把握网络时代人的思想行为面对互联网时发生发展的逻辑及其特点,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对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的研究,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网络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它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然而,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挑战也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面对互联网,人们首先要做的不是盲目地去应对,而是对人们思想行为倾向及其特征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分析。这样构建一个有深厚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作为支撑的概念分析框架就是必须的事情。同时,网络空间中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体系作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大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再次,对网络空间思想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为网络社会治理相关政策的出台奠定理论基础。互联网使用的实质是人们进入一种虚拟空间,现实社会的制度规范对人的约束作用失去了原有的效果,现实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思想行为的引导,在网络空间中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特克认为,进入虚拟空间的行为,引发后果是改变了我们原有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改变了我们的自我意识与认知理念,在网络空间没有简单而纯粹的坏消息,也没有简单而纯粹的好消息。〔4〕 由于虚拟空间的思想行为表达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和身体不在场等特性,这使得人们对其引导和控制难度增加,人们的思想行为在被受他人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他人。因此,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研究,不仅能为网络社会治理部门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社会治理方案,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网民网络素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网络空间中思想行为研究的理论取向

对于思想与行为的研究,不同学科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有着不同的解释。行为科学视行为是人与社会环境交互的产物。心理学将人的行为理解为人体感官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思想与行为表现为人的一种心理特征。社会学中人的思想与行为实则表现为一种行为发生的过程。韦伯认为社会行为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试图对人类的社会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因果性说明和解释性理解。〔5〕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创造各种有意义的符号而与世界的交互作用。〔6〕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中,思想则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发生,所以人们可以通过人的思想来预知人的行为。

从各学科关于思想行为的理解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准确把握人們在网络空间中思想,就必须关注并研究人的网络行为的表现与发生,正如张耀灿所说,“人的思想指引人的行为,并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7〕 对于思想行为的研究来说,必须设计合理的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来把握人们网络空间的行为表现,从中分析其思想实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学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理论视野来分析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

由于互联网技术仍然处在一个快速变化当中,其对人的思想行为影响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究。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将人们的思想行为纳入到一个与媒介技术相关联的语境之中。所以卡斯特强调,当技术与社会辩证互动且紧密结合在一起时,技术就是社会,这意味人类步入了一个虚拟社会或网络社会。〔8〕汤普森概述了关于大众传媒及其影响的各种相关理论,运用深度解释学模式对意识形态与大众传播之间的关系作出详尽而不同的解释,认为大众传播对意识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9〕贝克认为,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新的建构主义时代,我们需要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尝试用一种新的想象力建构新的概念和思考方向,“这种想象力对反思现代性的具体矛盾和挑战较为敏感,并同时非常周到和强而有力,以此打开学术常规沉溺于其中的抽象之围墙。”〔10〕可见,互联网使传统的理论在很多方面失去了其原有的解释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方式方法也不例外。对于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想要提升思想与行为引导的实效性,必须打破传统,重新构建引导方式。一方面要从受教育者自身出发,分析他们对自身网络空间行为的主观理解;另一方面要从网络空间这一虚拟情境入手,分析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制约与影响。

到目前为止,各学科都在用自己的学科话语阐释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都在研究人们关于互联网的使用方式、网络空间的交往模式、网络的社会影响、网络空间的身份认同、网络话语、网络文化、网络空间的社会参与等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视野下,这都是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问题。然而,由于互联网技术仍然处于迅速变化发展的过程,其社会影响并未充分展现,而且人们的网络空间的行为模式也处于一个迅速变化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所形塑的种种思想倾向和行为选择,各社会科学的研究仍然没有摆脱零散、片段的局限性,还未形成系统整体的思考研究,相关概念也可操作性不足。确切的说,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的过程中,各社会科学关于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研究还没有形成较为普遍认同的研究定位和相关议题,即使在同一个学科领域内,甚至也未能形成被大家认同的问题意识和确定的概念界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契机。

从理论视角上看,目前各类学科对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研究,主要包括两种基本视角:一种是将已有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具体研究问题运用到网络研究之中,其主要目的是对已有学科理论、研究方法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而言也是如此,研究者主要关注网络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受到了哪些挑战、需要如何调整与改进。这种研究取向的优点在于对传统学科理论的检验与进一步发展,但却无法突破传统学科理论范式的制约,创新点严重不足。另一种研究的理论取向是强调网络空间的新特性,在研究范式上努力实现突破传统学科思维的定式,提出新的概念、问题和相关研究假设,由此分析互联网这种新事物及其广泛使用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重塑。这种研究取向的优点是较好地总结概括了网络空间的新特性以及人们思想行为的新变化,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网络思想行为的虚拟性与现实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或多或少被简单化了,且实证研究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研究也特别强调网络空间人们行为的新特性,重点关注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将人们纳入到一种虚拟空间之后,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人们思想行为方面的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三、网络思想行为研究的主要议题

国内外关于网络技术的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诸多学科,如传播学、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等。可见众多社会科学都在尽力回应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因为互联网将人们纳入到一个全新的语境之下,各学科必须面对这一社会事实并反思其现有的各类知识形态。虽说各学科在问题焦点、理论视角、研究议题及概念界定等方面各有其侧重点,但交叉和重叠往往不可避免。因为网络技术囊括了以往所有媒介的特点,它的存在不是为某一个目的或某种需求,而是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所以说,不同的学科目前对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与网络文化的各类议题虽然研究路径和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更多的体现出的是在关注焦点上的交叉重叠性甚至整合性。对国内外关于网络时代的特征与网络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之后,显而易见的共同研究主题是:网络空间的特性解读、网络使用行为研究、网络空间的参与行为研究和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后果及引导研究。

第一,网络空间的特性解读。互联网不仅仅只是一个信息交流媒介,而且是一个社会互动平台,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互动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在各种社会思想交互影响下发展变化,每个人的思想行为既影响着其他人,反过来也在被受影响。要深刻理解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逻辑,必须首先要明确网络空间的特性及其涵义。在波斯特看来,当电子媒介参与人们的日常社交时,媒介语言的多变性消除了原来中心化的格局,并消解了原来的自我意识感,从而重新构建了信息语言模式下的人与社会的关系。〔11〕麦克卢汉认为,互联网带来了一种无地点的新的行为场域,并将人们互动前后台关系、私人与公共的关系交融了在了一起,从而使一种新的行为模式最终得以产生。〔12〕可见,虚拟性是互联网最典型的特点,传统的语境理论对于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解释力,需要根据现有的变化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与修正。所以,对网络空间的认识需要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相联系的理论视野,因为网络空间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必须面对这一点。

第二,网络使用行为研究。关于互联网的使用行为研究,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互联網的使用类型、使用方式等的调查与分析;主要研究互联网的介入,对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习惯和方式的改变。此类调查一般都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们对于电脑和手机等媒体工具的使用行为。二是人们对微博、微信、QQ等软件的使用行为等等。三是特殊群体、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行为等等。但这些研究仅仅是在描述和解释,还没有意识到网络使用过程中的思想与其行为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认识到这一短板,从学科自身的使命出发,研究网络的使用行为及其引导策略。

第三,网络空间的参与行为。当前学界关于网络参与行为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上的梳理与分析。李一在他的研究中,通过虚拟行为与现实行为的比较,最终将网络行为的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形态的隐匿性、场域的流变性、生成的技术性、内容的多样性、方式的间接性和本质的社会性。〔13〕屠忠俊和吴廷俊对网络传播中网民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网民的网上行为主要包括娱乐消遣、通信联络、张贴言论、互相交流和主动交流五种基本方式。〔14〕黄少华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认为青少年网络空间的行为逻辑呈现出超文本的特性,与现实社会行为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结构断裂。〔15〕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想通过人的网络行为来阐释网络空间的特性及其与对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加强调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行为过程中,如何通过现实的思想引导最终对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加以引导,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呈现出比较权威的成果,此领域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

第四,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后果及疏导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行为后果和社会问题,这些负面后果已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关于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后果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1)网络互动中的思想与行为引导失效问题;(2)互联网使用中的暴力表现;(3)互联网使用中的沉溺现象。各学科普遍認为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行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消费娱乐、文化表达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均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疏导研究,主要是探寻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思想行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本质,试图探寻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为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引导提出必要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关于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视野去研究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及其引导问题的成果并不多见,相关研究也没有形成成熟的分析框架,还需要在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体系进一步展开研究。

四、结语

网络空间的独特性、虚拟性和复杂性,以及人们在网络空间思想行为的碎片化、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理论面对网络空间受到了一定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网络空间思想状况理解与引导的难度性,加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目前尚缺乏关于网络空间思想行为引导的相关理论框架。就目前已有研究来说,一个最主要的缺陷就是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研究或多或少被简单化了,由此导致了关于网络空间思想行为研究存在的两个基本缺陷:一是实证调查与理论建构相互脱节,各类简单化的理论阐述不能准确描述网络空间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逻辑,就无法指导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学界在缺乏大量实证调查资料的支撑之下,就开始了理论构建研究,事实上,关于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及引导研究在理论上缺乏以定量研究为基础的深入分析与系统研究。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人们在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表现及其逻辑进行深入剖析。

〔参 考 文 献〕

〔1〕〔8〕M·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黄后铭.模控空间(cyberspace)空间特性:地方的移除或取代〔EB/OL〕.http://inf.cs.nthu.edu.tw/cbmradm/conference2000/read&respong.htm.

〔3〕D·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M〕.陈晓开,等,译.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S·特克.虚拟化身:网络空间的身份认同〔M〕.谭天,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柯武刚,史漫飞,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

〔9〕J·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0〕U·贝壳.世界风险社会〔M〕.吴英子,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3-174.

〔11〕M.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M.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J〕.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3〕李一.网络行为失范及其社会控制〔D〕.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2005.

〔14〕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5〕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思想引导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引导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生涯辅导方法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应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