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功能价值研究

2019-05-16 12:53郝大江崔佳楠
商业经济 2019年3期

郝大江 崔佳楠

[摘 要] 中国特色文化以其独有的包容性、吸引力、凝聚力等功能价值可有效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基于对中国特色文化“一带一路”软阻力的减除效应,及与沿线国家的互动效应、竞争效应的分析,提出了运用中国特色文化功能价值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文化产业园、构建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搭建文化传播平台等对策措施,进而有效提升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认同,形成持续经济合作的共识。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化;“一带一路”;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 G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3-0001-02

Abstract: With its unique functional value such as inclusiveness, attraction and cohesiveness, Chines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duction effect of the soft resistance of "Belt and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and competition effect with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lin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building a 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a talent train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building a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ogether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 line by using the functional value of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ountries in buildi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form a consensus on sustained economic cooperation.

Key words: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Belt and Road, economic cooperation

習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经济,进而形成发展的共同体。然而,“一带一路”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这些国家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一带一路”的深入建设,需要沿线国家的共同参与,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则是沿线各国深入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文化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交流是促进各国有效沟通的重要载体,只有沿线各国充分了解中国文化,形成共识,才能真正认同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然而,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了许多“软阻力”。事实上,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吸引力、凝聚力等功能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价值能够有效支撑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期的共同发展。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文化的功能价值,积极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共识,对于顺利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各国经济的合作和发展就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中国文化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机理

(一)有助于减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软阻力”

“一带一路”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这些国家的各自发展历史不同,也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区差异的文化特征。这些差异性的文化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因此,促进各国文化交流,降低文化“软阻力”是“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中国应该充分重视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确保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形成文化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等文化价值观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包容性,是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兼容的。中国特色文化所体现的思想和价值观足以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认同感,能够消除文化差异性带来的“软阻力”,促使沿线国家积极同中国进行文化传递和文化交流,最终建立长久的经济合作关系。

(二)有助于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动效应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经济,帮助落后的经济体从困境中走出来,而中国特色文化的本质就是以平等、和平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因此,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吸引力,有利于同沿线国家达成经济合作共识,并通过援助、对外投资、出口贸易等各种方式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截止2017年末,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共同建立境外经贸合作组织共近100家,累计投资达307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总计24.2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提出并积极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形成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取得了比以往更多的经济发展。

(三)有助于正确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竞争效应

“一带一路”建设必然会强化沿线国家之间的竞争,然而尽管有效的竞争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但是如何正确理解沿线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长期建设的关键。中国特色文化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已经让很多国家积极参与进了“一带一路”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果充分表明,“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共同合作发展的理念。例如,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对缅甸对外直接投资额从2016年的2万美元直接增加至2017年的170万美元;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从2016年的275万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561万美元。这些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边际效应远大于在发达国家中所产生的边际效应,充分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本地经济。

二、提升中国特色文化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園,奠定经济合作的基础

用文化搭建国家间沟通的载体是促使长期经济合作的基础。因此,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文化产业园,不仅可以实现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同时也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充分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有利于经济长期合作。事实上,“一带一路”建设更应该强化文化产业园建设,是因为其本身具有整合力、凝聚力和经济价值,它能够整合各个国家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维护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经济建设的国家间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它能够凝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国家达成以“和平相处、互利互惠”的共识保持长久的经济合作关系,在面对经济威胁与挑战时能达成合作意识,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性发展。

(二)合作培养“一带一路”建设的专业人才,构建经济合作的桥梁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人力资源富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兴衰。同样,“一带一路”建设也需要优秀的国际合作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包容性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因此,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注重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研究。在这一领域中,我国应该尝试在与沿线国家充分沟通基础之上,根据相互之间发展战略需求,合作兴办新型的国际性联合大学,专门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行业和领域的高端人才。从人才培养阶段,形成人才的“一带一路”建设共识。

(三)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传播平台,增加经济合作机会

处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沿线国家,大多都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过去他们了解中国特色文化大多数都是通过国际报道或者以本国形成的文化理念衡量中国特色文化价值观,致使沿线国家没有清楚的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甚至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特色文化形成了误解。因此,与“一带一路”沿线搭建文化传播平台可以直接有效的传递中国特色文化价值观,让沿线国家第一时间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的内涵及其本质,借此增加经济合作的机会。文化传播平台的建立能够寻找出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理念的“最大公约数”,奠定中国特色文化与沿线国家文化对接的基础。文化传播平台的建立可以与沿线国家的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合作。通过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积极推广符合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拓展经济合作渠道;通过与沿线国家的企业合作,一方面推广中国特色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完善文化产业链,增加经济价值;通过与沿线国家的高校合作,可以将中国特色文化传递给更多年轻人,使他们深入了解最真实的中国特色文化价值理念,为未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昕.“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8.

[2]黄梅波,王钊.“一带一路”与国际发展合作:援助、贸易与投资的互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8国际发展论坛综述[J].国际经济合作,2018(11):51-54.

[3]郝大江,霍文慧.“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7(9).

[4]战阳,郝大江.文化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影响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J].商业经济,2013(9):37-38+65.

[5]刘畅.互联网背景下黑龙江省流通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18(10):10-11+34.

[责任编辑: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