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叙事学分析

2019-05-16 12:54许正东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叙事空间叙事时间叙事视角

摘要:《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中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故事。小说通过人物的变形表现了背后隐藏的多种“变形”,如格里高尔丧失自我意识,在变为甲虫后首先考虑的是去上班的个体性“变形”,父母对变成甲虫的主人公没有同情和悲伤之心的思想“变形”。小说以人变虫这一怪异情节来描述由此反映的社会百态,描写了故事人物心理的各种变化。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这一小说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小说的角色和主题进行简要讨论。

关键词:叙事情境;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时间

引言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小说对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一事进行了详细描述。在主人公变成甲虫以后,全家人似乎都陷入了莫名的沉默,大家都再也没有和格里高尔说过一句话,作为父母的萨姆沙夫妇丝毫没有显露出同情和悲伤。但在格里高尔死后,父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赶走了傲慢的房客,辞退了私自扔掉格里高尔尸体的老妈子,对格里高尔的埋怨烟消云散。最后,作为小说的结局,一家人停止了手头的工作,从压抑的生活中解脱出来,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1.叙事学分析

本文将分别从叙事情境、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时间等角度对小说的文本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叙事学的分析,了解小说的特征。

在小说中,作者反复变换叙事情境,有时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的视角叙述故事中的事物—人物叙事情境,有时通过作者叙事情境—叙事者外在于故事情节、平淡叙述发生在故事中人物身上的故事来叙述。在人物叙事情境中,读者通过反映者的眼光看待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在本篇小说中作者主要通过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的视角来叙述他所看到一切,如家人的动态,他趴在窗台上眺望的窗外的风景,自己的整段整段的心里描述等等。

在叙事人称上,小说广泛使用第三人称叙事人称,没有使用第一人称叙事者“我”。作者切换使用了“讲述”和“展示”的叙事方式,以“讲述”为主。

在叙事视角上,小说自由切换内聚焦和外聚焦。小说正文大部分内容以“格里高尔”“他”“母亲”等外在视角叙述发生在这个家庭中的故事,有时也通过格里高尔自己的视角描述周围事物,如发现自己身体的长相、打开房门时所看到的情景—母亲晕倒、父亲攥紧拳头想要揍他,街对面灰蒙、正在下雨的景象、家里餐桌摆设的描述等等。小说中有时突然切换视角,比如以空中瞭望公寓的视角写道“寓所的大门开着,所以人们可以看到寓所外面的前院和向下的那道楼梯的开头几个梯级”等等。

小说的叙事空间分为叙述者视角下的故事空间和人物视角下的故事空间。在叙事空间方面,本篇小说的叙事空间较为独特,整体感觉较为断续,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空间。在小说中,作者随意切换叙述故事地点,有时是格里高尔一家不知因何而起的对话场景,有时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自己的一段心里回忆,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例如妹妹格雷特不知什么时候可能会再次出现在观众的聚焦视线中。总而言之,整篇小说给人以较为破碎的感觉。

在叙事时间方面,小说作者使用了倒叙和预叙的叙事技巧。倒叙有外倒叙、内倒叙和混合倒叙。外倒叙的时间起点和全部时间段都发生在第一叙事时间点之外;内倒叙的时间起点发生在第一叙事时间点之内;混合倒叙跨越第一叙事时间点。根据倒叙幅度,可以将倒叙分为部分倒叙和完整倒叙,部分倒叙不与第一叙事时间点连接;完整倒叙的倒叙事件和第一叙事时间起点直接联结,将第一叙事之前的事件完全补足。小说在第二章中,插入了几处倒叙,比如父亲在出现这件事后打开保险柜向家人叙说家里的经济情况是属于内倒叙、部分倒叙;破产后格里高尔拼命为家里工作的一段往事回忆是外倒叙、部分倒叙。小说第二、三章部分似乎都属于倒叙,即从“现在”的眼光来叙述,而这个“现在”的时间点似乎并不明晰,其时间依据如“有一回,大概在格里高尔变形一个月以后”“有一次”“在头十四天里”等等,故事虽然按照进度推进,但是时间点随意,叙事者似乎信手拈来地叙述。预叙分为内外预叙和重复预叙,重复预叙对以后重复发生的事件进行预告。在小说第一章节中,格里高尔躺在床上,作者借他的口吻说道,“到时候公司里也会有人来询问我的情况的”为秘书主任的出场做了暗示,属于重复预叙。

在叙事时距上,作者对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艰难起床的数次失败情形、秘书主任和家人一齐前来“慰问”那天早上的事情进行了大篇幅的描述,占据了几乎整个第一章的内容,而在秘书主任走后,一家人接受整个事实后的时间线条,仅进行了时实时虚的描绘,作者没有详细描绘此后每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时间的跨度或是几天,或是几个月,一家人的活动似乎从叙述者的声音中“隐没”了,读者只能在作者安排某个角色该出现的时候看到对某个角色的描绘,比如妹妹在哥哥变成甲虫后短期内每天关注格里高尔吃的如何,给的食物是否习惯,哪些食物吃了,哪些基本没动等等。

关于叙述的频率,小说详细叙述了主人公变为甲虫后第二天发生的所有事情,然后一句“如今格里高尔就是这样每天获得他的饭食”就概括了此后几乎每天反复发生的事情。

整部小说的故事时间跨度大约为1-2年,小说中间描述到格里高尔变形以前曾希望圣誕节当众宣布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学习,最后一章节中提到,“倘若不是横遭不测,早在去年圣诞节—圣诞节已经过了吧—当众宣布这一计划了”,可见小说的故事时间跨度大约为1-2年。

除此之外,小说中出现了省略、场景、停顿、评论等叙述现象。小说中,作者通过格里高尔的视角观察周边的事物,从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停顿,读者可以了解到格里高尔心理的时时变化。遍布小说的具体物件的描写刻画也是属于停顿,如第一章中电影般的对话场景、母亲和妹妹在格里高尔房间商量是否搬走家具及搬走家具的具体场景、父亲知道他逃出来了以后拿苹果砸他的情景、妹妹在三个房客面前演奏小提琴的场景等等。在文中,叙事者也作为公开的叙事者抒发过评论:为什么只有格里高尔生就这个命,要给这样一家公司当差?

总体而言,本篇小说在文本上值得推敲,作者采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和手法,这些叙事技巧的采用使文章的内容栩栩如生,如同一幅水墨画,或浓墨重彩,或一点带过,使文章的情节不断往前推进。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文章的叙事情境、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时间、叙事时距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在行文上还是有不少特色的。

2.小说主题分析

在人物形象上,本篇小说塑造了一群谨小慎微的底层小人物形象,比如格里高尔每天晚上在家睡觉还要锁房门、父亲对秘书主任的态度、从来没租过房子给别人的父母对几名房客的谨慎到可笑的态度、母亲在秘书主任面前尽力为格里高尔解围、用倒叙的方式诉说格里高尔曾经如何兢兢业业等等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家人的样态。

关于小说的主人公,站在格里高尔的角度上看,他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后,没有常人应有的惊讶或呼喊,而是说“再睡一会儿吧,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吧”,让人不禁觉得诧异,小说接着以他躺在床上回想的方式进行了大段自我介绍,最后说道“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可见变成甲虫这一事其实也是主人公格里高尔所希冀的,他希望摆脱目前沉重的家庭负担和责任,从人变成虫,便可以摆脱这一社会负担。但面对变形这一事实,格里高尔竟然还想着“眼下我必须起床,因为火车五点钟开”,让人又不禁觉得荒诞。打开房门之后,格里高尔心里想着要“穿好衣服,马上就走”、以及“人可能一時没了工作能力,等消除了障碍,他一定会更兢兢业业地工作”、对秘书主任的大段独白等等也让人不禁觉得荒诞,人们已经听不懂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的言语了,这种被迫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其实也是社会和家人加在格里高尔身上的枷锁,压垮了他的精神。

小说着重表现了主人公外表变形之后各种人物心里的“变形”。正如文中所说“人们感激地接过这钱,可是一种特殊的温暖感却怎么也生不出来”,家人漠视格里高尔过去所做的贡献,把他关在屋里,没有去看他,只有妹妹常常打开门来看他。变为甲虫后的格里高尔依然保持着人的思维,家人却不知道他的所思所想,忽视了他作为人的存在,这种思维的转变是一种“变形”,也是人情的丧失。随着变成虫的时间变长,格里高尔的生活习性也趋向虫化,比如不喜欢新鲜的食品,喜欢半腐烂食物,视力的退化等等。小说结尾,房客见到格里高尔后觉得恶心要求退租,激发出了一家人的心里话,妹妹和父亲说要赶走格里高尔,格里高尔也最终带着美好的感觉死去了,就连先前关心他的妹妹也忍受不住了。小说描绘了主人公变形之后他周围的人的“变形”,这种变形并不能单纯说是家人和社会的无情,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生活的压迫下,亲人也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变得失去了亲情、人性,不再把他当作家庭成员和人看待。主人公外表的变形不可怕,小说想要揭示的人物心理变形更加值得关注。

在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对秘书主任和家人一直怀有一种理想化的想象,他希冀打开房门之后人们能听他解释,在他用嘴转动钥匙时会在门外拼命鼓舞自己,而这一切只是一种执念。他想象能让妹妹挽留住秘书主任,并在心里勾画了一幅妹妹劝秘书主任不要害怕的虚幻愿景。可以说,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为家人和社会任劳任怨,变形成虫后失去社会价值后被家人和社会所抛弃,而自身却仍然对他人充满幻想和执念。整部小说色调阴郁,正如格里高尔爬上窗台所见到的景象,“他便会以为窗户外面是一片荒漠,灰蒙蒙的天空与灰蒙蒙的大地浑然成为一体”,这可能正是他忧郁而善良的心境的体现。格里高尔变形后仍然为家人担心,对妹妹有怜爱之心,为了不让妹妹一进门见到自己那模样可怖的样子,他花了四个小时把床单拉到沙发上—自己的栖居所,来遮挡住自己。当然,小说中也有美好一面的一些描述,比如母亲几次想要进去见格里高尔、父亲用苹果砸格里高尔时母亲护住格里高尔等情节。

3.结语

整部小说充满现实主义风格,面对人变虫这样一件怪诞情节,作者描写了主人公的家人、小保姆、厨娘、老妈子的表现,小说看似描述了一个怪异的故事,却表现了背后的社会百态。小说中所叙述的一切又似乎符合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生活所迫下,妹妹对格里高尔的照顾愈加疏忽,最终导致变成虫的格里高尔饿死了,而格里高尔似乎并不悲伤,而是平淡地看待这一切。小说中曾写过这样一个情节,格里高尔被塞在一个布满灰尘、绒毛、肮脏的房间里,为妹妹的小提琴声所吸引,他不禁移步向前,这样的描述让人不禁产生一种无以言表的可悲而又同情的情感,变形之后的主人公虽然面目丑陋,但是内心没有丝毫改变,仍然有着对家人的爱、关心和社会责任感。与之相对,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周边的人物却已逐渐心理变形,丧失了对格里高尔的耐心、关心和亲情。这是作者想要在背后揭示的主题。

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小说的文本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小说的特征、作者采用的技巧和手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从叙事情境、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时间、叙事时距等方面对小说进行了简要分析。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揭露了社会的现实以及变化之后人性的扭曲。从叙事学的角度看,存在诸多特色,作者想要通过人变形这一外在变化,来揭示背后所蕴藏的主人公个体性丧失和周围人人性、亲情丧失的“变形”,具有深刻的寓意。

参考文献:

[1]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卡夫卡.变形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许正东(1990.10.6)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日本史,日本文化,日本文学。

猜你喜欢
叙事空间叙事时间叙事视角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校园景观中的叙事空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