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希望小学仍有“希望”

2019-05-17 03:25针未尖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5期
关键词:希望少年宫闲置

针未尖

多年来,希望工程已成为一個符号,希望小学也孕育了一种情结,代表着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关爱和支持。不少企业或个人以援建农村希望小学为荣;一批孩子也受益于此,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也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传递着爱心。然而,《半月谈》记者最近调研时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出现希望小学校舍人去楼空,被废弃或闲置的现象,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引发社会疑虑。(2019年3月27日《半月谈》)

部分希望小学被废弃闲置,的确让人遗憾。希望小学是希望工程的产物,这项工程号召爱心企业或个人树立重教意识。建设希望小学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据报道,从1989年10月发起希望工程至2017年底,全国已建设完成希望小学19814所,遍布全国。可以说,希望小学改变了许许多多农村孩子的命运,让他们有校可上、有书可读,进而走出农村,比如希望工程代言人、“大眼睛”女孩苏明娟。

那么如今,部分希望小学为何会被废弃闲置?《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减少、城镇化加速、大量农村生源往城镇转移等等。其实,希望小学被废弃闲置是农村小学被大量撤并或改作他用的缩影。不少普通农村小学在闲置后要么被撤掉,要么被改造成养鸡场、仓库、村委会等,甚至沦为垃圾场,在这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下,希望小学又何以保全?即使其当初是农村最漂亮的房子。

只不过,希望小学的校舍是爱心企业或个人捐建的,存在产权归属问题,不能轻易被撤掉或改作他用,基本只能被废弃闲置着。废弃闲置的希望小学,一方面会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会伤害爱心,毕竟,它们是社会各界踊跃奉献爱心的产物。据说,希望小学捐建者在当初基本会要求当地有关部门要保证学校建成后至少正常使用多少年,如10年、15年。然而,像四川中江县三元村那所总投入近200万元的希望小学,仅用了6年便陷入沉寂,的确会让捐建者感到心痛与伤感。

这些年,看着希望小学的野草一天天长高,早有有识之士呼吁:希望小学不应“曲终人散”,也没到“曲终人散”时,因为乡村教育依然薄弱。尤其是西南、西北的贫困地区,如何盘活希望小学是应当考虑与探索的,比如,调查农村生源,调整学校布局,对确有必要恢复的希望小学予以恢复,没必要恢复的可建成专门的乡村学校少年宫。现有乡村学校少年宫基本依托乡镇中心学校现有场地和设施,生源拥挤,教室紧张。将希望小学打造成乡村学校少年宫,会更有作为。

此外,也可将闲置的希望小学打造成社会教育场所,方便城市孩子到农村体验生存、劳动实践、研学与农村孩子联谊等等。如今每到寒暑假,一些教育部门、学校、社会机构等会组织城市孩子下乡,让他们在不同环境感受不同生活,从而懂得珍惜,知道感恩,收获成长,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教育。希望小学与其被废弃闲置,不如被这种社会教育利用起来,城乡学校、教育部门做好对接,做好资源共享。这同样是在塑造下一代,让爱心发挥作用,让希望小学仍有“希望”。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希望少年宫闲置
中国少年宫兴衰往事
鸵鸟
免费“染发”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雾霾背后的一点“希望”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韩四成国民寄“希望”于法院
神奇的彩虹
全球集装箱船闲置运力超10%
全球集装箱船闲置率高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