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文人似乎总是怀才不遇

2019-05-17 10:11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寿宁杜十娘冯梦龙

冯梦龙

标签:生不逢时的落魄书生

作品:《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成就:民歌、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全才

◎冯梦龙的“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三言二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划弋表。

◎冯梦龙与歌妓邵慧卿相恋,失恋而写下《桂枝儿》《山歌》等民歌集。

◎一生爱国却怀才不遇,七十多岁仍四处游历,号召“反清复明”,最终抑郁而终。

冯梦龙一辈子讲了很多故事,写了很多书,却鲜少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若不是他在61岁那年,被委任为寿宁知县,在任四年,写下两卷《寿宁待志》,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如何能在贫穷的山城里,带头募捐修城门,兴办学校,教化民众。

作为文人,冯梦龙是成功的,他一生著述五十多种,包括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三言”《喻世明言》《醒世匣言》《警世通言》,还有长篇小说、戏曲、诗歌、笔记体小品、时事评论,甚至“教辅资料”。安安心心做一辈子文人多好!可他又满怀传统的文人梦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渴望从文人走向仕途。他的求仕之路,一辈子都走得不顺。

冯梦龙在写“三言”时,因为研究儒家经典而在学生群体里声名鹊起。儒家经典是当时科举考试必考的书目,而他的《麟经指月》《春秋衡库》《四书指月》都是为考生而写,这些书一度成了当时的超级畅销书。很多人拜入他门下,向他求学,邀他到全国各地讲学。

他常告诫弟子,

“凡读书,须知不但为自己读,为天下人读;即为自己,亦不但为一身读,为子孙读;不但为一世读,为生生世世读。作如是观,方铲尽苟简之意,胸次才宽,趣味才永。”

他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书,也抱着学以致用的心,期望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好笑的是,他编的书把那么多学子送入仕途,命运却给他开了玩笑。他生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动荡的时局没有给他很好地在仕途上发挥能量的机会。

他57岁才考上贡生,获得入选知县、学官的资格,第二年出任丹徒县训导,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教育官员,三年后被举荐为寿宁知县。57岁入贡,61岁任知县,这两个时间点和他笔下的小说《老门生三世报恩》主人公鲜于同的命运完全契合,难免不让人觉得那是一篇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从鲜于同身上看到冯梦龙自己的影子。冯梦龙自己没有实现的科举理想,也让他在鲜于同的官场发迹故事里得到一些慰藉。

然而现实是,年过花甲的他踩在寿宁县地界时,看到的是连绵的群山,他的心情乃至过往的命运也都如这群山,起伏跌宕。寿宁这偏僻贫穷的小县城,城门崩塌,学堂废弃,他劝大家多耕地,少打官司,不要重男輕女溺杀女婴。他的施政理想多么善良,可是动荡时局里,和其他唯利是图的官员相比,冯梦龙显得格格不入。四年期满,他便没能再度得到委派。尽管如此,年过70他还在为“反清复明”奔走呼号,最后徒劳无功,忧愤而终。

生在理学世家信奉儒家经典的冯梦龙知道,普通民众没读过多少书,只有把艰深的道理,写成通俗的故事,才能润物无声地走入人们心里。于是他写下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他的仕途理想夭折,却因为这些文采斐然的作品被永远记住。

冯梦龙生活的时期,西方正经历“文艺复兴”,中国也正在经历资本主义萌芽,他试着去抵抗封建的旧思想,写下很多女性赞歌——聪慧刚烈的杜十娘、柔弱美丽的赵京娘、勇敢多情的白娘子、不畏强权的璩秀秀……就算给他贴上“女权主义”的标签,也毫不违和。

猜你喜欢
寿宁杜十娘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
“三言”与冯梦龙的“无讼”梦
华丽天成的寿宁石雕艺术
试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后的悲剧美
行走寿宁
聚焦寿宁 打造生态新茶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三爱”“三恨”
智短汉
不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