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英雄的故乡

2019-05-18 09:23党亚惠
铁军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乡党员

党亚惠

前不久,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杨根思烈士的故乡——江苏泰兴根思乡,探寻革命烈士的足迹,缅怀追思。根思乡原名“杨货郎店”,195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更名为“根思乡”。这里埋葬着杨根思烈士的英魂,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被当地人民广为传承,勤劳质朴的根思人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新时期的奋斗故事。

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

2017年,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面对气焰嚣张的强大敌人,人民军队曾经发出了‘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三个不相信”正是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提出来的,是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斗誓言。今天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强军兴军征程上再次提出,充分显示了“三个不相信”精神跨越时空的伟大意义。

杨根思,原名羊庚玺,1922年11月出生在泰兴县杨货郎店(现根思乡根思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10岁当了放牛娃。1944年2月,他正式加入新四军,成为老一团一营三连的一名战士。

杨根思作战勇敢,屡建功勋。参军后的杨根思首次参与作战,攻打伪军据点,他用长矛刺进了敌人的心脏,并缴获了第一杆枪。1945年6月上旬,在浙江,国民党顽军已占领新登、临安两城,并兵分3路向孝丰城进逼,杨根思奋勇当先,用两枚手榴弹炸掉敌人重机枪扼守的隘口,为新四军开辟了进攻道路,被评选为团战斗模范,同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在攻打泰安天主堂的战斗中,杨根思用18颗手榴弹攻下了全城的制高点——天主堂,战后杨根思获得“战斗英雄”称号。1946年1月,部队到达军事重镇兖州,杨根思报名去了兄弟部队学习爆破技术。1946年10月13日,在鲁南郭里集战斗中,他冒着国民党军严密火力封锁,连续三次运送拉雷,炸毁敌前沿阵地地堡,被誉为“爆破大王”。1947年1月,在鲁南战役齐村战斗中,他连续爆破国民党守军碉堡群,炸毁敌旅部核心工事,保障部队迅速全歼齐村守敌,俘虏守敌一个排,立大功一次,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1948年底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他奉命率一个加强排攻击夏砦国民党守军,机智地摧毁一组暗堡群,歼敌一个排,战后被评为“华东三级人民英雄”。1950年9月杨根思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进京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0年10月杨根思所在的部队奉命赴朝参战,杨根思任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一营三连连长。入朝作战不到两个月,在围歼美陆战第一师时,杨根思主动请缨带领三排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连续打退美军8次疯狂进攻,在敌发动第9次进攻中,杨根思抱起阵地上最后一个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这个壮举震撼了世人,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杨根思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成为全军唯一一支以连长名字命名的连队。

瞻仰杨根思烈士陵园

杨根思烈士陵园距泰兴城区9公里,这里安放着杨根思烈士的英魂。陵园1951年由家乡人民政府自发筹资兴建,原名杨根思祠。后经省政府批准,多次进行修缮、扩建。1987年6月15日被确定为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并命名为省、市级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陵园占地39102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齐康教授主持设计。走进陵园,左侧是一座二层小楼,这是党员组织生活馆。在这里,通过现场教学,对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使学员了解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通过“榜样的力量”,把握“三个不相信”精神实质。陵园右侧是一处广场,在这里举行升旗、党员宣誓等仪式。往园内走,跨过石桥,一座石卧碑雄浑凝重,陈毅敬题的“杨根思烈士碑”6个大字苍劲有力,背面镌刻有叙述杨根思烈士生平事迹的碑铭记;一尊巨大的烈士塑像再现了杨根思牺牲时的壮烈情景,左手握拳、右手紧抱炸药包,冲向敌群,撼人心魄。陈列室正面悬挂着张爱萍亲笔题写的“杨根思烈士纪念馆”横匾,介绍了杨根思的成长历程。瞻仰烈士的各种遗物和珍贵图片,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革命精神令人鼓舞。中间的碑亭留下了彭德怀的石刻墨宝:“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杨根思烈士永垂不朽”。园后是歇山式工字殿纪念堂及圆丘式衣冠冢,格外壮观。陵园四面环水,园内青松挺拔、翠柏葱郁,草坪内鲜花簇拥,芳香沁人,环境典雅优美、庄严肃穆。

半个多世纪来,陵园接待数百万计的参祭者。络绎不绝的人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或集体组织、或自发前来,瞻仰烈士塑像,聆听英雄事迹,观看革命文物,重温入党誓词,接受教育,砥砺心志。

根思乡的创新发展

根思乡位于泰兴北郊,集镇距主城区仅1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乡总面积58.9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3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万人。根思乡是黄桥老区典型的农业乡,也是泰兴目前唯一的建制乡。

近年来,面对工业基础差,农业底子薄的历史困境,根思乡党委政府勇于开拓,砥砺前行,倾心打造“工业追赶,农业突破,服务业跨越”的发展格局,使得根思乡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为党建引领。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是根思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三个不相信”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即“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根思乡党委大力弘扬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传承根思红色基因,引导党员始终牢记初心,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不畏艰险,攻坚克难。

2018年以来,为实施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根思乡党委主要以深化“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建设书记领题”项目为统领,并融合实施了“村级事务清单管理”和“党员正反向积分制分类管理”两个项目,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分步推广的办法,把全面从严的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个党员。这一基层党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泰興市委组织部的肯定,要求在全市党组织推广。

为做好“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建设书记领题”项目,根思乡党委创新实施“1+5”工作法,1即村党总支每月召开一次党群代表工作会;5分别为分工乡干部到会传达上级有关精神,村两委班子成员简要汇报当月工作开展完成情况,与会党员群众代表围绕群众所期所盼发表意见建议,村党总支书记对当月党员有关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布置下月重点工作,乡分工负责人对村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点评并对下月工作提出要求,同时乡党委不定期不定时派出督查组对各村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情况进行督查。目前正在探索实施的“党员正反向积分制分类管理”项目,即以积分多少反映党员履职情况和党性情况,对党员正向设置了14种基本情形,合理设置指标分值,季度进行一二三级别评星定级;反向对党员设置了12种基本情况,出现予以记分,季度进行红橙黄三色预警。正如根思乡党委书记丁忠强所说,“党员正反向积分制分类管理”这一项目,使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把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充分调动起来,真正投入到根思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强力打造根思乡工业集聚区的特色名片。根思乡工业集聚区创建于2006年,规划编制于2011年。作为全市五大重点乡镇工业集聚区,根思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科学进行产业定位,重点发展食品添加剂、装饰材料、环保设备和机械装备制造业,着力打造特色明显、多元并举、相互配套的新型工业承载平台,致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颇具产业特色的一流工业集聚区。

近几年入驻新工业集聚区的企业有31家,如振翔减速机、申浦船舶、鹏江电子、邦臣生物、凯鹏合成等多家企业。目前,根思乡正着力加强载体建设和平台建设,以打造泰兴城北工业园区为目标,提升工业集聚区配套优势、服务优势和競争优势,发挥集聚区“品牌”效益,集聚大项目,引进好项目,形成根思经济发展主阵地。盘活存量资产,加快推进工业标准厂房建设,为集聚区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乡村振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根思乡党委政府以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为抓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已脱贫低收入户的跟踪管理和政策扶持,做到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返贫。创新未脱贫户增收方式,全乡推行贫困户管护空闲地模式,实现三级联动管护体系,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确保2018年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脱贫率达90%。全面推广“农田林网管护”项目,组织贫困户按片管护林网,提高贫困户收入。在乡工业集聚区新建标准厂房,由各村入股,租金全额返还各村,解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强力抓环保,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根思乡党委政府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工业环保治理,对涉重、冶炼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全力推进重点企业改造升级和运行监测,依规关停中频炉企业2家,停产整治3家,倒逼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淘汰落后产能、落后用能设备,提高节能技改力度。加强畜禽污染治理,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全乡累计关停畜禽养殖场46家,并对107户畜禽养殖户按照“一场一策”的要求,指导养殖户根据饲养畜禽种类和数量进行粪污处理设施选择、改造和建设,下发告知书、交办清单和监管责任牌,有效实现了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大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大力实施李秀河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推进根思、李秀河、双港、鞠顾4个行政村黑臭河整治工程和新港、双联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乡村环境再现新貌。根思乡突出“生态村”创建和“康居村”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力度,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大力推进集镇环境整治,用“零容忍”的态度,开展集镇“八乱”集中整治,拆除乱搭乱建38处、占道经营50余处、违法广告牌30余块。大力实施河道疏浚整治,扎实推进“河长制”,做好乡村两级河道管理保护、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共疏浚整治黑臭河道37条35.6千米。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推进林业绿化工作,提高村域绿化覆盖率,大幅改善了村庄绿化格局。

根思乡的发展得益于一代代根思人的开拓进取,根思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书写着时代的新篇章。基层工作是辛苦的,从采访中得知,乡政府工作人员每天18时下班算早的,18时以后下班是常态,周末有时还要加班。根思乡党委书记丁忠强说:“现在农村工作任务重,但基层党员干部干劲都比较足,不怕苦不怕累,主动担责。与前些年相比,干部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能够及时解决村民矛盾纠纷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在百日攻坚、环保督查等重大活动中,根思乡实现零越级上访。只有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事,投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认可。”

英雄留名青史,60多年来,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犹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激励着根思人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积极投身到根思乡的伟大建设中来,奋力开创根思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思乡党员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静夜思乡情意浓
思乡
关于思乡
溪畔望月思乡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党员标准是什么?
本期主题:思乡
思乡美丽又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