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研究

2019-05-18 09:18陈泽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思维

陈泽进

摘 要 高中数学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获取了知识,而且还发展了自己的探究性思维。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有了更多积极探索的空间,思维呈现多维性。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实施任重道远,教师应该充分参与到探究性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

1因势利导,提升探究效果

当教师提供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就要及时的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这样才能够保证探究效果。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教学必须为发展做准备,或至少给一点发明的尝试,无论如何,教师不能压制学生中间发明的萌芽。”作为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情景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勇于探究,来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讲授集合的概念时,为学生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集合的例子,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接着讲授集合的定义,概念给出后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民主、平等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集合的实例,将评价权也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言大胆发表个人的见解,老师适时的给同学们的发言做个点评。在同学们的交流中,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集合的概念。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学们找出了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事例,也明确了集合中的元素所具有的三个性质。尽管教师的备课已相当的细致,但是还是从学生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极大的丰富了以后的教学素材,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当今教育所希望达到的。

2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新,及时肯定他们思维的闪光点,让他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做、动嘴说、动脑思考,全方位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应当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的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与集团荣誉感;教师也是解決问题的引导者。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教师对其优点及时表扬,对其不足进行修正。对学生表现出来有创意的地方教师一定要鼓励,不可用传统限制学生的思维。此外,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规律等,教师不妨收集一些故事、以实物为比喻,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对于课本上或者资料上的讲解等,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教师可让学生学会质疑,通过质疑探究问题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探究式教学不是让学生朝一个标准靠拢,而是让其学会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教师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学生能够从探究中领悟到学习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创新的意识。

3理解并处理好探究性教学和现行教学状况的矛盾

3.1思想方面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平台,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对课堂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

长期的应试教育和知识教育观,让教师形成了一套自己较熟悉的课堂教学操作方法,过重的负担,琐屑的平凡,麻木的安稳,导致教师不愿意,也没有精力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们对课堂教学沿用根深蒂固的老方法习以为常。所以要从根本上让教师意识到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改变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枯燥而单调的教学工作变得鲜活起来。

3.2操作方面

课堂探究性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和进行合理的引导。就目前而言,师生并不熟悉这一活动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画虎类犬的探究是纯粹的形式主义,对改革教学方法和促进高中数学教学都是有害的,长期的应试教育,让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单一的急功近利的习题训练教学模式,同时也使大部分教师专业化思想萎缩,专业化技能下降,他们在新事物面前固步自封。仅仅依赖新教材编撰出来的一些“探究”方案是不可能撑起真正的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所以,教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学会设计探究性教学活动。

4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定位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在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同时,着力创造更多的能让学生获得实践、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所以,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学什么”,更要引导学生掌握“怎样学”,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教师主控教学过程为师生合作共同完善教学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为自己确立了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一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陈旧做法;二是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探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体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活动形式。它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教师应具有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追求“多元化答案”,如果有“一点道理”,应发扬民主,导出更合理的答案,澄清原来似是而非的模糊意识。即便答案“荒唐”,“荒唐”却是“创造力”最好的朋友,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学生都是经过了自己的思维得到的,理应得到重视和表扬,不能以老师的理解和意志强加到学生的意志上去。

参考文献

[1] 徐枫.高中数学探究教学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