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9-05-18 09:16李启洲
考试周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新课程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摘 要:现如今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存在众多问题,效率较低。本文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率,达到符合当下素质教育中对于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到通过怎样的方式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工作的效率,达到素质教育的标准等,进行了有效性的讨论分析,希望能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使用,说明教学战线的改革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也说明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质人才。早在17世纪时,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已经对教育的宗旨提出了先进的宗旨,那就是“使教师因此而少教,使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快乐”。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到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培養出高素质的人才。这正是当下我们所不断推行的平民教育,使人民群众达到满意的教育所必须要完成的,与此同时这也是学生家长们心中的愿望,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重点,是当下我们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而在不断朝向这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加强课堂教学这四十五分钟之内的整体效率。本文就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浅要的研究与分析。

一、 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就是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在初级中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开展教学工作,这就使得数学教学工作被严重的束缚了,走入了一个怪圈当中,数学教师们在工作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热情,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期中、期末、甚至中考中谈“数”色变。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教师没有重视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依然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并且还存在“一言堂”的现象,教师过于重视考试中多频考点以及重点问题的重复教学,而没有引导学生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使学生们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影响学习兴趣;第二点,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平等对待,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始终停留在“需要”上,没有给予学生们足够的尊重,没有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第三点,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下的复习上,教师对学生们的训练缺少创新性,依然是搞传统的题海战略。如果长时间的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那么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必然得不到上升,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得其学习过程中负担过重,无法自觉学习数学。

二、 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工作的效率,能够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活动得到快速的变化,如果说能够始终坚持,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学习。如果学生们能够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并且在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智力并且对非智力因素不断进行优化时,才可以真正达到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 为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做出推进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真正有效地加强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将自身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出来,那么就能够自愿、自觉的学习,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更加优秀的心理品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整体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为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 进一步降低学生们学习的负担

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那么其自身的学习效率以及整体质量必然能够得到相当大的提升,也一定会加强课堂当中教学工作的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单单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学生们课堂学习以及课外学习中的一些心理负担,更能够帮助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 尊重是加强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条件

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想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就一定要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只有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启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使学习高效进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为学生积极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发展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质疑。

(二)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是能有效地增大课堂的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错误的纠正。

(三)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有一个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该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讲授重点内容,应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四) 及时总结,适当鼓励

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随时对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比如在学习一个知识点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将知识点讲给同学们听;在进行例题的讲解后,应将例题中的数据做出改变,让学生们踊跃参与,在黑板上为同学们进行讲解,在进一步加深理解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对于班级中基础相对来说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重视和关心,多让他们进行锻炼,与此同时依照学生们的实际表现来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以此来加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加热爱数学,自觉学习数学。

四、 结束语

本文对当下初级中学阶段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笔者在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优化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案,当然,能够起到增强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也会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做出优化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学月刊·中学版(数学教学),2017(5):35-37.

[2]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考试周刊,2016(14):85-86.

[3]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效率[J].文理导航(中旬),2015(4).

作者简介:李启洲,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思源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新课程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