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新生代应用分析

2019-05-18 02:40王文璐
互联网经济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理需求马斯洛社交

王文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内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年)于1943年在其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马斯洛于1908年4月1日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

他经过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成为激励的指导理论。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管理心理学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激励就是通过一些政策、工具、方法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以迅速达成期望目标的过程。

1.生理需求

生理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包括吃、穿、住、行、用等各方面的要求,如呼吸,水,食物,睡眠,穿衣,性,生理平衡等。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就成了问题,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安全需要就是说你要让别人有一种安全感,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家庭安全、健康保障、工作职务保障等,同时也包括获得大众认可的心理安全感。

3.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也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这个层次的需求包括友情親情、爱情、性亲密等。

4.尊重需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每个人都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我价值。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3个假设

马斯洛在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时,有3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求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求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维持生存的需求(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并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

3.人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马斯洛理论的五种层次需求,贯穿着每个人的全生命周期,会随着每个人所处的不同阶段,分别产生不同的需求,以推动和牵引每个人的进步。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只不过每个人需求满足的程度不同,有的人可能已经到了最高级别,有的人可能连最基本的需求都还没有满足。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满足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在需求实现的顺序方面,人们会逐一去满足需求,一旦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人们就会去追求更高一层的需求,于是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低层次的需求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而且人的需求是从外部物质层面的需求满足逐渐向内在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转化。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需求比低层次的需求具有更大的激励价值。人的积极性和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求激发的。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5个特性

1.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会产生越级式的需求,跳过底层的需求,直接跨到高层次需求,但即便产生如此情况,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因为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产生的跨越式。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低层次需要;该需要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社交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此时,基于低层次的激励措施将不会对行为带来明显的期望改善。

5.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也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后,对人本管理在激励措施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让企业在制定相關制度和政策时有理论依据。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留住员工?如何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员工流失率?下面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5个阶段,分别解读企业如何利用需求理论制定相关政策。

基于生理需求需要,这是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只有维持住基本生存需要,才能保证员工流失率在合理范围之内。所以,企业招聘员工要有基本工资,并且基本工资的设定要考虑到行业、城市基本消费成本、岗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从而保证员工的基本生理需求。有些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薪资低于城市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公司基本很难留住人。

基于安全需求的需要,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不断构建自己较强安全感,增强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寻求稳定的住所、较好的医疗保险,因此基于安全需求,企业要给员工提供五险一金,增强员工抵抗风险的外在能力,给员工较强的安全感。

基于社交需求,企业要给员工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因为人是群体动物,社交、交友是人的一个基本需求,在满足了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社交需求就更加迫切。希望交往更多的朋友,希望找到爱人,希望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因此,基于社交需求,企业可以为员工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和谐的工作环境,经常组织聚会、旅游等,也可以鼓励员工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参加各种社会群体,协助员工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增强企业在员工心中的形象,增强凝聚力。

基于尊重的需求,是员工价值和成就的组织认同和群体认同,从而让员工体会到被尊重感。随着员工的前三个需求的不断满足,员工能力和资历也不断成长,员工在企业中被尊重的需求就凸显出来,比如,如何给员工进行晋升,如何通过涨薪体现出公司对员工的认可,让员工获得尊重感。

因此,如何设定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如何合理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从公司角度给员工设定好机制和机会,让员工在企业中获得一定的职务,在社会中获得一定的地位,从而满足员工被尊重的需求。

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员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或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独立实现目标的需求,这样的员工一般解决问题能力强,自觉性比较高,有主见,能够独立承担和解决问题,因此对其要充分给予授权和机会,为员工创造独当一面、独立决策和处理问题的机会,这就需要公司建立相关机制。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探索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从组织模式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比如最近盛行的小组制、小团队模式,例如阿米巴、海尔的小微创客等,就是在组织方面进行创新,充分授权员工,给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员工进行决策,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因此企业在跟员工进行交流时,要能有效把握住每位员工所处的需求层次,以明确员工的真实需求,从而有针对性为员工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和政策,这既有利于真切解决员工的真实问题,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新生代下的应用改变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三个特点可以看出,人的需要从基本的生存需求发展到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一个人从维持基本生存的外在底层需求开始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内在精神需求,获取社会认同和价值认可的一个成长历程。原则是一层一层实现需求的。

但95后在一出生,其父辈就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他们没有生存压力,不会有吃穿住行用的各方面的问题,也不会担心住房、交通等方面的压力,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不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因此他们在做决定时,不会受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影响,他们会跳过这两个基本需求,直接追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所以,企业管理者在管理95后员工时,可以跳过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激励政策,直接从社交需求切入,从满足95后员工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比如,可以建立公司内外部的社交文化和环境,让他们释放自我;通过授权,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去承担和实现某个工作目标,让员工获得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这需要对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进行迭代,在考核方面,可以以目标和价值观为引领,重视目标和关键结果产出,轻管控、重激发,适当授权,项目推进实现过程让员工自主,充分展现员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自下而上,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和自驱动,员工不再是被动等待接受工作安排和指令,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95后及后来者,个性化更强,生存压力较少,自我实现的需求会比其他需求更加强烈,因此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或做组织调整,以激励和激发员工自主意识。比如,海尔的人单合一小微创客模式,可以让员工自主发现市场机会,自主组建团队,自主满足市场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凭借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达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激发了员工的能动性;还有韩都衣舍的阿米巴小组制,也激发了员工的自主经营意识,调动了积极主动性。这些组织模式的调整,都是为了激发员工,既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又达成公司的目标,还降低了管理成本。

总而言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人本管理中的激励方面的重要指导理论,多年来一直作为企业、政府、组织制定各种政策和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熟练掌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内涵并灵活应用,通过针对不同需求层次需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可以引导员工行为,最终达成管理的目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猜你喜欢
生理需求马斯洛社交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湖州特殊人群在公共场所卫生间的使用现状与设计建议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敲石工人的话
The Analysis of Scarlett’s marriage view based on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