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深深古树群

2019-05-23 04:37
时代邮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树藤禅意古树

唐咸通十一年,高僧善会受船子德诚的衣钵,来到常德市石门县的夹山,创立夹山灵泉禅院。善会在夹山寺中参禅打坐,每日只见灵猴自在穿梭于山林之间,飞鸟衔着落花在泉水旁梳理羽毛,耳听山风穿林而过,眼见大雨打湿屋檐,日复一日,一呼一吸之间,逐渐领悟了禅的真谛。他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夹山因此成为唐、五代禅宗最具代表性的“禅宗境界”,历代禅林称夹山为“碧岩”。

到了宋代,圆悟克勤禅师在夹山寺任住持的二十多年间,每日看着和善会当年一样的风景,或许还念着一样的佛经,他在此潜心研习茶与禅的关系,悟出了“茶禅一味”四个字。这四个字和他后来写的《碧岩录》一道,传入日本,开启了日本“茶道”的先河。

明朝末年,素来是世外清修之地的夹山寺终于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史学界有一种考证,李自成兵败后逃到石门夹山寺禅隐,法名奉天玉大和尚,卒于1674年,终年约七十岁。

因为这三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夹山寺如今有多处人文景点与之相关,但此刻我想写的,不是建制工整的灵泉禅院、历史悠久的禅茶祖庭、气势恢宏的闯王陵,而是散落在夹山寺周边的一株一株古树。

光阴浓稠的山间岁月,让夹山寺周边的树木得到滋养,在夹山寺,单是列入重点保护古树名录的树木就有八株,多为香樟、枫香、柏树、枫杨树等树种。古树森森,为夹山古寺增添了一份空灵的余韵。

在我印象中,寺庙似乎总和古树有着天然的联系。比如潭柘寺的广白玉兰,广济寺的古银杏,鸡鸣寺的樱花,每逢玉兰朵朵,银杏金黄,樱花飘零时,寺庙除了香客,更有不少游人的足迹。有古树“加持”的寺庙,仿佛自带雍容气场,哪怕是后来重修的,在古树的掩映下,寺庙的一砖一瓦也有一种岁月流淌而过的悠长感。当然,寺庙袅袅的烟火气息也滋润着古树,寺庙周边的树木似乎总比别处更繁茂,更有灵性一些。

走进夹山寺,站在一株一株上了年纪的古树旁,闭眼,听风动树叶的声响,感觉像是听到了梵音天籁。穿过大悲殿,绕着灵泉舍利塔走几圈,再往上,就到了寺庙的最高处。夹山寺有喝茶的传统,一口古井旁,一株古樟树的树荫里,总能见到面目平和、专注品茶的僧侣和香客。

这株古樟树旁,还有一株奇特的“藤缠树”,粗壮的藤蔓攀附在树干上,藤蔓和古树都郁郁葱葱地生长着。见我凝望树藤,品茶的师傅主动开口道:“这树藤有些年头了,前两年,有商人想高价买走,我们没有卖。”

再绕着清幽古寺,一路走一路寻,古枫香树影婆娑,古柏树枝繁叶茂,古杨树苍劲有力……每株古树有自己独特的美,也成为夹山寺最不动声色的一道风景。

这样的禅意古树,让人想到先人留下的诗句:“两山夹峙乱去堆,重锁禅林合复开。矗矗岩石从地起,翩翩鸾凤自天来。气薰芬馥花径眼,影射扶疏竹映怀。此地清幽宜养静,何须入海问蓬莱。”(本文选自《芳菲湖南》一书)

猜你喜欢
树藤禅意古树
我省6 株古树、4 个古树群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单
古树炼成记
禅意人生
树藤哪根长
禅意(外一首)
品一杯充满禅意的茶
古树绿荫
百年古树东岛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