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病患者单一营养素(蛋白质)补充效果探究

2019-05-23 09:04刘效仪侯韦莲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乳清白蛋白蛋白质

刘效仪 李 毅 侯韦莲

老年人是发生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胸腺萎缩、运动能力减退导致肌肉萎缩、代谢功能失调等一系列原因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营养不良[1]。营养不良往往造成机体肌肉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能力减退,而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维护脏器、组织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我国营养科学起步较晚,医院营养科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体制尚不规范,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重要性尚不够重视。有研究表明,实施个体化营养咨询与常规营养相比能降低疾病的并发症[3]。因此,规范化营养诊疗流程、正规的营养治疗刻不容缓。本课题通过观察补充蛋白质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结局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同时也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慢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院患者均运用MNA量表进行营养筛查,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同时在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根据患者是否自愿使用乳清蛋白粉分为两组,自愿补充性使用乳清蛋白粉组(40 g/d)为观察组(n=16),同时对照组根据年龄、病情等情况与观察组进行匹配(n=16),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宣教及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充性使用乳清蛋白40 g/d,统计体格检查、MNA评分、生化检查等指标;观察比较使用乳清蛋白粉4周后观察组内及两组患者之间各种营养指标的变化。①入选标准:年龄≥65岁;近2周内,无外科手术、未用外源性白蛋白,无感染等其他急性应激性疾病;家属或者监护人愿意参与研究;营养筛查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需营养干预;血流动力学稳定。②排除标准:年龄<65岁;恶性肿瘤患者荷瘤状态;拒绝参与研究者;营养良好无需营养干预者;其他情况中途退出者。

1.2 MNA评分标准 MNA营养评估由专业调查人员对所有纳入对象在入院后24~48 h内完成,同时完成一般情况的记录。量表总分30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满分14分,评估分数≥12分为营养良好,无需进行第二部分评估;若小于12分,需进行第二部分评估;总分≥24表示营养状况良好;总分17~24存在营养不良的危险;总分<17分为营养不良,需营养干预。MNA是针对老年人群的营养评估量表,有研究证明,MNA对老年人的营养评估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主要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的一般指标情况 150例患者进行营养评估(MNA),其中男性118例,女性32例;营养不良/营养风险/营养良好的发病率分别为27.33%(41/150)、36.00%(54/150)、36.67%(55/150);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指标情况(± s)

表1 患者一般指标情况(± s)

项目 营养不良组(n=41)营养风险组(n=54)营养良好组(n=55) F P年龄 (y) 86.84±6.44 86.20±5.19 84.37±7.46 1.996 0.140身高 (cm) 167.32±6.91 167.62±7.39 167.67±6.640.037 0.964体重(kg) 52.46±9.22 60.42±10.27 68.97±10.6534.958<0.001 BMI(kg/m2) 18.66±2.61 21.40±2.51 24.49±3.2155.401 <0.001小腿围(cm) 26.59±2.39 32.29±2.64 34.20±3.1771.555<0.001上臂围(cm) 21.21±2.06 24.98±2.88 27.02±2.5547.496<0.001总蛋白(g/L)66.88±8.49 68.27±7.30 66.50±10.410.808 0.448白蛋白(g/L)34.15±3.93 36.34±4.37 38.01±3.8011.997<0.001前白蛋白(g/L)175.74±69.51199.44±64.92228.75±49.455.658 0.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自愿补充性使用乳清蛋白的患者共16例,同时选取对照组1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体格检查、BMI、生化指标等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疾病上具有相似性,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一般情况均衡可比,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强化使用乳清蛋白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未出现明显改变;而强化使用乳清蛋白后,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各项指标变化(± 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各项指标变化(± s)

注:a与观察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项目 观察组(n=16) 对照组(n=16)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MNA(分 ) 12.92±5.08 13.58±4.72 12.14±3.11 12.28±2.97 BMI(kg/m2) 18.35±3.72 18.56±3.60 18.48±5.01 19.22±5.58上臂围(cm) 24.83±3.97 25.08±3.67 22.66±4.74 22.08±4.15小腿围(cm) 25.17±6.08 24.83±5.73 27.42±5.77 26.92±6.53白细胞总数(×109/L) 6.34±1.34 6.59±0.64 7.77±2.34 7.36±1.57中性粒细胞数(×109/L) 3.33±0.64 3.47±0.95 5.28±1.92 4.78±1.20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 1.72±1.07 2.09±0.94 1.42±0.75 1.98±0.94血红蛋白(g/L) 110.83±10.26 118.17±18.89 106.00±12.42 113.14±14.82总蛋白(g/L) 62.25±4.59 67.58±6.78 64.20±4.84 66.70±7.81白蛋白 (g/L) 31.38±1.84 35.30±2.49ab 32.17±1.98 32.60±0.967前白蛋白(g/L) 140.17±18.17 189.17±48.82ab 148.43±28.54 168.86±10.80谷丙 (IU/L) 17.33±10.76 11.83±7.03 29.33±10.63 34.43±7.21谷草 (IU/L) 26.83±14.11 20.17±6.05 34.17±19.55 42.57±12.11尿素氮(mmol/L) 4.33±1.74 5.58±2.12 6.07±2.60 7.86±4.72肌酐 (umol/L) 67.55±38.18 73.27±41.91 89.00±28.87 84.83±24.90尿酸 (umol/L) 255.43±86.24 303.14±82.38 326.14±174.46 276.67±98.07空腹血糖(mmol/L) 5.65±1.27 5.74±1.79 5.77±1.64 5.73±1.99 HDL(mmol/L) 0.88±0.12 0.83±0.20 0.89±0.17 0.80±0.14 LDL(mmol/L) 2.15±0.57 2.11±0.47 2.07±0.68 2.00±0.38 TG(mmol/L) 1.50±0.56 1.59±0.68 1.93±0.40 1.42±0.45 TC(mmol/L) 4.17±0.65 3.29±1.08 3.40±0.43 3.60±0.56

3 讨 论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往往造成机体肌肉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能力减退,进而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和病死率上升,因此应及时给予营养干预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膳食指南[4]中推荐一般老年人蛋白质供给65~75 g/d,但住院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炎症反应等原因造成的蛋白质消耗增加、合成减少容易导致老年患者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并且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胸腺萎缩、运动能力减退导致肌肉萎缩、代谢功能失调造成蛋白质消化利用率降低,因此,不仅要注重蛋白质的“量”更要关注的是“质”,否则不仅不能改善营养状态反而加重肝肾代谢负担;而乳清蛋白具有容易消化吸收,生物价高等特点,适合老年患者。王新宜等[5]人研究发现,低蛋白血症老年患者强化乳清蛋白后可以改善患者低蛋白血症。有研究发现,普通的肠内营养制剂无法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无法有效地缓解机体的代谢失调,可通过增加一定的免疫增强剂或营养素增强肠内营养的效果[6]。乳清蛋白制剂可通过快速补充蛋白质增强患者的营养,促进各类免疫因子的释放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进一步预防肺部感染等感染的发生,亦可通过补充钙质预防患者骨折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强化使用乳清蛋白后,前白蛋白、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对照组患者无明显改变,说明强化补充乳清蛋白后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与近期报道一致[7]。

营养干预后尿素氮、尿酸尚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机体摄取的蛋白质可以被充分利用。ALT、AST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侧面验证强化乳清蛋白后可能具有一定的肝脏保护作用。淋巴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浓度等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强化使用乳清蛋白后可能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贫血等,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偏小等原因尚未出现统计学意义,也可能是由于单一营养素的补充对患者营养状态改善作用有限,需联合应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素。本研究尚存在样本量较小、老年共病等干扰因素较多等不足之处,而医保不能报销营养制剂也成为营养支持治疗的限制因素。

综上所述,老年慢病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强化使用乳清蛋白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猜你喜欢
乳清白蛋白蛋白质
蛋白质自由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乳清蛋白的特性及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乳清蛋白可抗癌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乳清低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新西兰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检出肉毒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