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9-05-23 09:04张宿波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垂体瘤天数内镜

张宿波

临床良性肿瘤疾病中,垂体瘤属其常见的类型之一,在颅内肿瘤疾病中占比20%左右。因其生长速度较慢,大多患者在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都可以有较好的预后[1]。临床对该病通常选用微创治疗方式,其中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的常见类型。该术式不仅具有视野宽广、术中用时短,还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恢复,同时帮助患者彻底切除病灶等诸多优势[2]。但术后仍会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的现象,对其预后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术后需对患者强化护理干预,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此,我院对收治的60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帮助。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有男22例,女8例,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29.17±2.62)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4.19±2.73)个月,17例患者为垂体巨大腺瘤,13例为垂体大腺瘤;观察组有男24例,女6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0.97±2.94)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病程(4.01±2.39)个月。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相较趋于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选取患者均符合临床对垂体瘤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均满18周岁;入院时均带有头痛、视力衰退、视野缺损以及肢端肥大等临床表现。②排除标准:排除合并重大肝肾疾病及精神疾病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不符合此次手术适应证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在患者入院后辅助其完善相关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术后为其密切检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定时清洁创面,避免感染情况出现。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下合并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2.1 密切检测病情变化 患者在手术后第一时间,对其生命体征、神志恢复以及神经系统等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在此期间,观察患者鼻腔内是否存有异物,若出现异物,应立即使用pH试纸检测其性质,并帮助患者清洁鼻腔内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脑脊液外渗的情况,如发生外渗现象,需立即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为患者行对症处理;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存有脑水肿或颅内血肿的情况,每日详细记录其尿量及尿液性质,并在巡查期间对患者的神志变化及皮肤情况进行观察,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尿崩症或多尿的情况。

1.3.2.2 饮食护理 患者在术后麻醉清醒的第一时间,可给予其一些高蛋白或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不可使用辛辣、刺激类的食物。饮食可随着患者身体的逐渐恢复,由日常的流质食物转换为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饮食方面告知患者多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提高自身免疫抵抗力,同时防止便秘的现象发生[3]。

1.3.2.3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难免存在一些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可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恢复良好的消息,并将有关此疾病治愈成功的案例与之讲解,提升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并加强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对于一些存在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可实施一些针对性的处理。对于部分女性患者,在术后出现月经不调或溢乳症状,可及时告知患者均属正常现象[4],消除其内心顾虑、紧张的情绪,同时可随着术后身体的逐步恢复,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1.3.2.4 并发症护理 对于出现尿崩症患者,需在术后对其每小时及24 h尿量进行详细记录,若持续2 h尿量>300 mL/h或24 h总尿量>5000 mL,应立即告知医师,并采用相应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使用6 u垂体后叶素,采取口服或皮下注射的方式。定期为患者机体电解质水平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1.3.2.5 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可在患者出院前1天告知其返回家中需要加强休息,多进行营养补充,例如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同时在患者休息一段时间后,可在其身体的承受范围内,适当进行一些活动,例如散步、慢跑等。叮嘱患者在出院后,密切观察鼻腔情况,若发现鼻腔中存有较多的清亮液体,或视力出现严重下降的情况,需及时来院就诊。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1天,采用调查表的形式让患者勾选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分满意、一般与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③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脑脊液漏、颅内感染以及低钠血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预后指标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指标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指标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比较(± s)

平均住院天数(d)观察组 18.20±2.11 25.20±2.17 8.41±2.13对照组 9.24±1.41 14.24±1.41 5.56±1.24 t 19.338 23.196 6.3335 P <0.05 <0.05 <0.05组别 肠鸣音恢复时间(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已将经蝶窦入路实施垂体瘤切除术认为是一项疗效显著的手术入路方式。但该术式在治疗垂体瘤的过程中,随着鼻蝶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虽在临床中得到了疗效认可,但通过神经内镜的辅助治疗还可将治疗垂体瘤的手术质量显著提示一个阶段[5~6]。但在营养神经内镜技术实施垂体瘤切除术时,应充分理解到该术式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术后通过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体变化情况、病情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在出现上述症状后,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对患者的预后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7]。

本文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看出,患者在综合性护理干预下,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着极高的评价。

综上所述,垂体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其病情康复。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医务人员在患者心中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为进一步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至关重要的影响[8]。

猜你喜欢
垂体瘤天数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生日谜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