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护理分析

2019-05-23 09:04周欢欢陈娜娜张丽萍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胸外科肺叶肺部

周欢欢 陈娜娜 张丽萍

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间较长,因为患者进食受到影响,所以其体质较差,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而导致感染性并发症,而肺部感染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并发症[1]。手术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会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同时术后需要留置引流管,咳嗽时患者常常存在疼痛感,不能及时排除痰液,进而对感染控制造成影响,所以药物干预的效果并不理想。临床中如果未能对肺部感染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控制,则可能导致其他脏器发生多发性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2]。因此为胸外科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肺部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胸外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7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9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5.1±3.4)岁;手术类型为:7例为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8例为食管癌切除术+胃食管吻合术,5例为全肺叶切除术,5例为纵膈肿瘤切除术,10例为肺叶切除术。实验组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5.7±3.2)岁;手术类型为:6例为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7例为食管癌切除术+胃食管吻合术,6例为全肺叶切除术,6例为纵隔肿瘤切除术,10例为肺叶切除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满足胸外科手术指征;不存在精神类疾病史;患者或者其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不理想;伴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手术禁忌症;凝血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

1.3.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

1.3.2.1 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让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结合病情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结合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文化程度、健康情况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对开胸手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告知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的作用。邀请成功病例现身说法,让患者的疑虑减轻,让其自信心和依从性提高。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的方式包括一对一面谈、集体讲解,同时结合视频、音频以及图像等进行宣传教育。

1.3.2.2 呼吸功能锻炼 ①术前:术前1~2周指导患者开展有氧训练,包括步行、慢跑等,每天40~60 min;术前3~6 d指导患者开展腹式呼吸训练,协助患者选择平卧位,右手、左手分别放置在胸部和腹部,经鼻呼气,呼气应缓慢,腹部内缩,尽可能排出肺内全部气体;然后经口缓慢吸气,胸部幅度保持不变或者起伏最小,腹部隆起,每天2~3次。②术后:指导患者开展训练吹气球,气球的容量一般为800~1000 mL,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尽可能将气缓慢吹出,直到吹尽,每次的训练时间为5 min,每天进行3次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然后应屏住呼吸,对肋间肌进行收缩,并将膈肌抬高,进而让胸内压增加;之后则应指导患者张口,将声门打开,同时腹部进行用力收缩,连续进行3~5声咳嗽,如果需要则可以通过刺激方式促进患者排痰。

1.3.2.3 康复指导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呼吸道状况和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及时排痰,并定时协助患者拍背、翻身,如果需要则应严格遵医嘱采用祛痰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痰液黏稠或者痰量较多,不能及时排出,则应给予雾化吸入治疗,防止痰液堆积。病房内的空气应保持清新,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术后应加强营养支持,饮食应该以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应摄入充足的水分,让肠道保持畅通。协助患者选择最佳的体位,通过交谈、看书看报、播放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让其疼痛程度减轻;如果患者疼痛显著,则应严格遵医嘱给予镇痛剂治疗;除此之外还应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尽可能不要无力咳嗽。指导患者开展床上活动,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其及早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1.4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等。

1.5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率比较 例(%)

3 讨 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切口部位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3]。对于肺部感染患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咳痰、咳嗽、发热等,如果痰液黏稠或者痰量较多无法有效咳出,则会导致肺不张、支气管阻塞等,不但会对创口愈合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引起窒息[4]。

在开展胸外科手术时,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增加分泌物,除此之外如果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或者未严格遵循相关的无菌操作原则也会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5]。因为胸外科手术的风险较高,而且创伤较大,涉及到重要脏器,所以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主观疼痛感。术前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提高其自信心和依从性。患者因为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同时存在疼痛感,会限制患者的呼吸活动和咳嗽,导致痰液潴留,进而导致肺部感染,而健康宣教和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则能对术后肺功能进行显著改善。除此之外,胸腔积液、胃扩张会严重影响肺扩张,如果引流不顺畅,压缩肺部,则可能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肺不张[6];因此术后应加强康复指导工作,让患者的呼吸道保持畅通,让肺部的气体交换和通气功能得以维持。本研究实验组患者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等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为胸外科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术后肺部感染,进而减轻患者痛苦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胸外科肺叶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