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s雷锋 与青年榜样跨越时空的对话

2019-05-23 14:56余玮
中华儿女 2019年9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

余玮

雷锋同志:

你好。

虽然我俩不曾谋面,也没有机会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但是我对你十分熟悉,始终感觉你就生活在我身边,生活在我们这个集体中。

近年来,我从南到北跋涉着,一次次探寻你的人生履痕,探访你平凡而伟大的世界。我在望城简家塘倾听你的故乡亲友讲述有关“庚伢子”的年少往事,在荷叶坝仿佛听到了雷正兴朗朗的读书声,在沩水河畔“看到”你迎风冒雨直奔抢险工地的身影,在团山湖“找到”了你驾驶当地首台拖拉机的倩影,在鞍钢“欣赏”到你优美的舞姿,在辽阳弓长岭感受到你运木材、挑石头的劲头,在抚顺搜集到许多传颂你“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从你的亲属、玩伴、领导、知己、同事、工友、战友、摄影宣传员、学生等的述说中,我清晰地追溯你的来时路,感喟你伟大品格的深厚积累。

原来你并没有走远,离我们很近、很真实。在你以前的亲友心里,你从未离开过,你的品质感染着他们,成为他们人生路上不竭的力量之源,让他们有勇气接力着传递你的精神。打开记忆的闸门,你的知情者眼里全是泪,而我采访录音录像的U盘里储存的是沉甸甸的细节。我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走近你,与你交流,与你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追寻在一座思想高峰上。这于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对我灵魂的一种提升。

随着他们深情的讲述,我第一次知道作为“好榜样”的你早年也有自己的“粉丝”,第一次注意到你前卫过、时髦过、潮过、“奢侈”过一回,第一次了解到你也有缺点、也犯过错误、也作过检讨、也爱炫耀自己的军功章,第一次听说“治沩模范”的名单中没有你(但这并不影响你在大家心目中那个高大的形象),第一次确认有位姑娘曾爱恋过你(尽管你曾在日记中写过“没有和哪个女同志谈情说爱”),第一次证实你不是倒在倒车的车轮下、而是车前进时被碰断的柞木杆砸到,第一次得悉你当年的“铁哥儿”因为背负某种压力而“隐居”过很长时间,第一次看到开国领袖给你题词不止一次的手迹……我无意拔高你,也无意压低你,大量鲜活、生动、一手的素材,让我窥探到一个更真切、更可爱、更可信的你,让人可望亦可及。你的世界十分的丰富,有待我进一步挖掘、研究、充实。

社会上曾经流传过一些有关你的“八卦”。我在寻访中没有回避你的私人情感世界,与你有过接触、后来很少露面的你“亲如同胞的姐姐”,还有一位长期隐姓埋名的女知己终于站在了我的面前,向我诉说了你们交往的细枝末节。50多年过去了,她们对你仍然一往情深,那份情真挚而美好。有的受访者讲述时忘情地哭泣,我也跟着流泪……

整理文字時,我不想渲染你们相知相悦的友情或朦胧动心的恋情,尽可能以平实而不失细腻的笔触原原本本地直录那段青春年少的往事,试着破译你至善至美的内心世界。你匆匆远行后,她们每一个人的心底收藏有一个可爱、阳光、忠诚的你。那一切不是传说,而是故事。写作中,我无需借助任何的想像,原汁原味地端出来新鲜、带露水的“土特产”(素材)让大家品,亦会让人回味无穷。

有人梳理雷锋日记,发现有100多处提到“人民”。你“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1962年8月10日,在你因公殉职5天前,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里就写到:“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你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大方,攒钱捐给灾区,送给有困难的战友,时常义务劳动,在火车上帮旅客端茶送水……你带来的“温暖”,简单质朴,却抵达人心。你是平凡的仁者,在我眼里就是一个暖男。

你多次说过,你最想见的人是毛主席,也几次梦见过毛主席,可是最终没能如愿。你不知道,毛主席专门为你题过词,号召全国人民向你学习。他老人家还在怀仁堂看过话剧《雷锋》,为剧中的你鼓过掌、流过泪。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特地上台与你的饰演者握手、合影。毛主席真的来了,来看“你”了!可是,你走了,好在你的饰演者替你圆了久违的梦。

那一年,22岁的你走了,全中国都哭了,全世界都感动了。如果你活着,今年已经79岁了。56年来,你骄傲过、自豪过,被追捧过,也委屈过,被冷落过、误解过。

没有个性的榜样,就像一具没有血肉的躯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人们把你的手表、皮夹克、皮鞋都锁进了箱子,不愿拿出来,也不敢晒出来;有人有意把你人生当中那些青涩的初恋情节抹掉,只为你在公众面前立起一个无欲无求的道德象征。表面上你很完整,其实这时的你并不完整,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你反而被尘封了;表面上你很风光,各地在轰轰烈烈地学你,你的形象被以千篇一律的面孔出现在教材上、文件中,其实这时的你不再属于真实的你,在人们的眼里被异化的你成了一个政治符号。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拷问!事实上,有“瑕疵”的形象,并不妨碍人们学习你,反而更易调动人们向善的真情实意。

小时候,我也读过你的日记、听过你的故事、看过有关你的连环画,对你有着无限的敬意,去过大街拾垃圾、去过孤寡老奶奶家洗衣服……在那火红的非常岁月里,我感到很荣光,因为我也学过雷锋。前不久,我在网上浏览时,看到一些学习你做好事的离奇又真实的新闻:一位敬老院的老爷爷一天被搓了五回澡,最后他只好哀求那些“红领巾”:“别再搓了,再搓我就要脱皮了!”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人好心被当成驴肝肺而反被冤的新闻。这个社会怎么了?有人热爱你、怀念你、学习你,有人质疑你、否定你、甚至抨击你,也有人学你却走了样、流于形式、功利化,变了味——伤害的不只是你,还有我们所有人。

曾几何时,被国内被遗忘的时候,你却在西方流行起来了。那段时间,在一些国民的眼里,你慢慢成为一个“过时”的代名词。而今,我高兴地看到你又回来了,回到了大家的身边。在寻访你的过程中,我一次次“邂逅”一个个同样叫“雷锋”的人,他们或帮我找回被遗失的行李箱,或帮我联系见证你成长的知情人,或热心向我无偿提供珍贵的资料,乃至翻出压箱底的老照片给我,共同帮忙我完成红色寻访、完成我的心灵之旅。

我还注意到,你的形象开始与时尚联系到一起,成为潮人T恤上的常客,很多小店就热销有改良后的五颜六色的“雷锋帽”。不少人把你当作特殊的载体而潮,说到底这是对你的精神的留恋和呼唤。今天,你的名字又开始叫响,《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红歌再一次唱响,在天堂里的你不知听到了没有?

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感恩不仅表现在对党、对领袖、对国家、对社会的由衷热爱和拥护,也体现在对身边领导、师傅、同事、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认同。你总是感到大家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太多太多,而自己为他们做得又太少太少。有感恩心态的人,幸福指数就会很高,难怪我在几座纪念馆看到照片上的你笑容是那么真诚、幸福。

你敢于吃亏的“傻子”精神、善于钻研的“钉子”精神、艰苦朴素的“补丁”精神、敬岗爱业的“螺丝钉”精神、关心下一代的“园丁”精神,是真善美的象征,是时代的旗帜。你没有走,你的生命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在延续、在闪光!你短暂的生命,铸就的却是不灭的精神火炬!在你的墓前,我沉思……

你在我眼里,阳光而时尚、嘴巴甜、心肠热、腿脚勤、悟性高、懂潮流,我尽可能用文字的方式塑造一个血肉丰满、可亲可爱可信可学的你。

你的魅力就在于平凡之中透显著伟大,你的形象被我码成了《寻找雷锋》《采访本上的雷锋》《魅力雷锋》这3本书中近百万个方方正正的字块,我还主持了一份有温度的公益红报《中华雷锋报》,也正筹建全国首家雷锋文史馆。我四处寻找你,为的是探寻史实,摈弃传闻,还原真相,客观地展示你平凡而伟大的传奇,也是想呼唤你的回归、精神的永恒。在书里,我以大量的一手素材、独家老照片、新近发现的文物资料以及中立的叙述角度,向你的超级粉丝“峰蜜”们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年轻人、一个出类拔萃的身边人、一个有时代气息的英雄,而非一个概念化、泛政治化的完美偶像、标本或符号。通过文字,我用真情再现你从一个旧社会乞儿到新时代榜样的成长历程,还原你从平凡走向伟岸的心路历程。

上世纪60年代,向你学习的活动席卷全国,“雷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真善美的象征。那个年代里,你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毛泽东的教导:“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高兴的是,在新时代,习近平一次次重复要求向你学习,不仅强调意义,而且具体指明了新时代学雷锋的方向、范围、方法和传承方式,要求把理想、信念、道理、精神融入具体的每一天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到真学真干,唯有如此,民族才有希望,梦想才能实现。在几代人的口中,他一直是“雷锋叔叔”,如同邻家大叔,可亲可近。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提到你的名字总会肃然起敬。在你去世这么多年后,你与鲁迅、老舍、钱学森等文化科学巨匠被群众评选为“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并被评为“双百”人物之一。如今,你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现象。

尽管你仅是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一兵,是一位没有惊天壮举的普通共产党员,但是你却能赢得中华儿女崇高的敬意和持久的认同,能够激励几代人健康成长,持续不断地引领社会风尚、凝聚和释放社会的正能量。这正是中华民族当代优秀思想品质的道德象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你的精神有着强大生命力的魅力,穿越时空、穿越地域,没有过时褪色、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

新时代里,因为找到你,人心不再冰凉,世界处处阳光!世界因为你,永远是春天!你不只是个名字,也是个形容词,更是个动词。

祝雷锋兄弟天堂快乐!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
春风里的小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假如雷锋也有朋友圈
都精神
拿出精神
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