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数据来源对四个重大发展规划健康指标覆盖情况的分析

2019-05-24 01:39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410008何节义成佩霞胡国清
中国卫生统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纲要来源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410008) 何节义 成佩霞 胡国清

【提 要】 目的 了解现有数据体系能否满足评估当前4个重大健康发展规划进展情况的需求。方法 制定检索策略,系统检索了截至2017年7月,在中国知网、PubMed、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以及国务院、卫健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发布的相关文献、报告、政府公开信息等资源,并概括了现有数据来源的所涉指标、覆盖情况、可及性和局限性。结果 目前4个重大健康发展规划共涉及83个健康相关指标,其中,59个指标至少有两个数据来源,20个指标有一个数据来源,还有4个指标无任何数据来源。不同数据来源对相同年份的同一指标估算结果不尽相同,对个别健康指标变化趋势的判断甚至截然相反。结论 需提升高质量数据来源对评估和监测重大健康发展规划进展的利用价值,应采取措施提高不同数据来源之间的一致性,改进收集数据的方法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将无数据来源的指标纳入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并公开相关数据,提高数据支持政府决策的能力。

2015年9月,在千年发展目标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联合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适应国内外的发展需要,我国政府先后发布了《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等数个重大健康发展规划[1-4]。

高质量的数据来源是评估重大健康发展规划进展的基础,更是政府部门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和合理分配资源的主要依据。目前,已有多个重要数据来源涉及上述4个健康发展规划的内容,但尚不清楚现有数据来源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评估当前4个主要健康发展规划的需要。

本研究系统检索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报告、数据库和相应门户网站公开信息,全面评估这4个重大健康相关发展规划所涉健康指标的数据来源、代表性、可及性,为完善现有数据采集体系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以四个发展规划及其包含的健康相关指标分别作为检索词,包括:各种归因的死亡率(孕产妇、新生儿、5岁以下儿童等)、青少年出生率、遭受亲密伴侣暴力率等,系统检索了截至2017年7月,在中国知网、PubMed、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世界银行(World Bank,WB),以及国务院、卫健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发布的相关文献、报告、政府公开信息等资源。并根据检索所得的相关数据来源,如:民事登记和生命统计系统(civil registration and vital statistics system,CRVS),再次通过上述途径进行二次检索,补充相关系统的指标数据情况。本文仅纳入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来源。

现有数据来源

目前,针对4个重大健康相关发展规划的研究已逐步开展,尽管大部分指标的数据来源较为多源,但由于各数据来源的数据采集方式不同以及相应监测系统完善程度不一,所获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现根据指标数据来源分为国内数据来源和国外数据来源。

1.国内数据来源

主要的国内数据来源有:卫生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监测系统和发布的报告、卫生调查、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下文简称为“统计年鉴”)。

(1)卫生健康及其他政府部门的监测系统和报告

卫健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监测系统是国家卫生信息的几个关键数据来源[5-6]。一项基于2013全球疾病负担并系统分析了全球188个国家从1990年至2013年的死亡率和死因的研究指出,国家CDC的“疾病监测系统”(disease surveillance points system,DSP)是1991年以后中国死亡率数据的主要来源,而国家CDC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mortality registration and reporting system,MRR)即原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也同样收集了2008年以后全国的死亡、死因的信息和数据[7]。此外,在卫健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方门户网站上可以查到公开的相关报告,如《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等,均是高质量的数据来源。

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MCHS)、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系统(children′s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CNHS)是我国妇女儿童相关指标的重要数据来源。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提供了1996年以后的妇幼相关数据,并不断发展、完善,该系统数据现已被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及相关国际组织采用,为各级政府制定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8]。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能提供道路交通伤害的数据信息,但由于漏报或对道路交通伤害定义不同,实际情况可能被低估。国家体育局也会定期公布国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以及体质达标率等数据。

民事登记和生命统计系统是用于记录一些生命事件的,包括出生、死亡、婚姻等,是由政府行政系统创建的永久记录,对于监测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十分重要[9-11]。一般认为,民事登记和生命统计的数据质量需要在国家报告覆盖率至少达到90%以上时才较好。目前,我国CRVS系统还很难达到90%[5,12]。WHO曾根据各成员国报告的死因统计质量,将中国的死因监测评定为极低质量组[13]。一项关于全球148个国家的CRVS系统评估的研究中表明,中国的CRVS系统在2005年至2012年期间的得分是在低评分组(0.25~0.49分,满分是1.00分)。尽管如此,也有研究承认中国是近20年CRVS系统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登记城乡居民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和死因详细程度方面的差异在不断缩小[14]。

(2)人群调查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survey,NHSS)是开始于1993年,每五年开展一次的全国性的抽样调查,现已在2013年开展了第5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是我国政府掌握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医疗保健费用及负担等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卫生调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口普查则是各国政府获取各个时期的人口资料、人口数据,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在卫健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统计局的官网可以查到我国5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6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3)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是一部反映中国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性年刊。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年度卫生统计报表和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的统计资料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卫生统计》。由于是我国官方出版物,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数据完整性、代表性、权威性较好[15-16]。

2.国外数据来源

主要的国外数据来源有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WB)的数据库,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公布的报告等。如WHO出版的《世界卫生统计》系列刊物[17]、UNICEF公布的《年度报告》及其他报告[18-19]均是重要的数据来源。

健康相关指标的数据覆盖情况和可及性

1.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作为千年发展目标的延续,不仅是对过去千年发展工作的完善,还继续指导全球发展工作至2030年。该系列目标共涉及33个健康相关指标,其指标内容和定义参见相关文献[1,20]。

我国健康相关SDGs的主要国内数据来源有:国家CDC疾病监测系统(DSP)、国家CDC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MRR)、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MCHS)、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系统(CNHS)和民事登记和生命统计系统(CRVS),国家卫生服务调查(NHSS)、人口普查、统计年鉴以及官方卫生部门(卫健委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安部、环保部等部门公布的报告。国外数据来源主要是GBD,在其研究下,全球健康相关SDGs有较为显著的进展[21],在GBD的可视化数据库中,可以查到所有指标的我国全国代表性的数据。此外,WHO、WB、UNICEF也是重要的数据来源补充。

其中,“需要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15~49岁)对现代避孕方式满意比例”、“全民健康覆盖的预防和治疗干预追踪覆盖率”以及“15岁及以上女性遭受亲密伴侣暴力的年龄标化率”只存在单个数据来源,其余指标均有多个数据来源[8,15-44](表1)。

表1 现有主要数据来源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所涉指标的覆盖情况

a: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b:指《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c:指《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d:指《环保部年度信息公报》。

2.《健康中国203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我国政府今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它明确了未来10余年中国健康发展的总目标,并制定了包括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和保障、健康环境和健康产业5个方面的主要指标。本研究主要针对前4个方面涉及的12个健康相关指标的数据来源进行研究,未讨论健康产业指标,指标内容和定义参见相关文献[2]。主要的国内数据来源有:国家CDC疾病监测系统、国家CDC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系统和民事登记和生命统计系统,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人口普查、统计年鉴以及官方卫生部门(卫健委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保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公布的报告。主要的国外数据来源有:GBD、WHO、WB、UNICEF。

在涵盖的指标中,“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以及“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只有单个数据来源,而其他指标则有多个数据来源[8,15-44](表2)。

表2 现有主要数据来源对《健康中国2030》所涉指标的覆盖情况

a:指《国民体质监测公报》;b:指《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c: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d:指《环保部年度信息公报》。

3.《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分为《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两个纲要分别从健康、教育、经济、法律、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妇女儿童的发展制定了目标和指标,本文仅讨论纲要中健康相关指标部分。《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共涉及22个健康相关指标具体指标内容和定义参见相关文献[3]。主要的国内数据来源有:国家CDC疾病监测系统、国家CDC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系统和民事登记和生命统计系统,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人口普查、统计年鉴以及官方卫生部门(卫健委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报告。主要的国外数据来源同样是:GBD、WHO、WB、UNICEF。

其中,“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人工流产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及“中小学生体质达标率”只存在单个数据来源,而“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儿童受环境污染影响率”目前仍未有任何全国代表性的数据来源,其余指标则有多个数据来源[8,15-44](表3,表4)。

表3 现有主要数据来源对《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所涉指标的覆盖情况

a: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b:指《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表4 现有主要数据来源对《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所涉指标的覆盖情况

a: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b:指《国民体质监测公报》;c: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报告》。

4.《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而制定,共涉及16个健康相关指标,其指标内容和定义参见相关文献[4]。

其指标的主要国内数据来源有:国家CDC疾病监测系统、国家CDC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全国肿瘤登记系统(Cancer Registration System,CR)和官方卫生部门(卫健委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以及国家癌症中心等部门公布的数据和报告。此外,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人口普查、统计年鉴也是重要的数据来源补充。而主要的国外数据来源则有:GBD、WHO、WB、UNICEF。

在这些指标中,“40岁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测率”、“35岁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县(区)覆盖率”、“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以及“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只有单个数据来源,其余指标均存在多个数据来源[8,15-47](表5)。

表5 现有主要数据来源对《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所涉指标的覆盖情况

a: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b: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c:指《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d:指《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指《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f:指《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公布数据》;g: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开信息》;h: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报告》。

结论和建议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共涉及33个健康相关指标,《“健康中国”2030》共涉及12个健康相关指标,《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共涉及22个健康相关指标,《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共涉及16个健康相关指标[1-4],这些目标、规划和发展纲要为我国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其中,59个指标至少有两个数据来源,20个指标有一个数据来源,还有4个指标无任何数据来源,分别是《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的“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儿童受环境污染影响率”。

尽管很多指标至少有两个数据来源,但不同数据来源对相同年份的同一指标估算结果却不尽相同,对个别健康指标变化趋势的判断甚至截然相反[48-52],应引起政府决策人员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此外,各个数据来源在数据采集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漏报问题和疾病间错误分类等问题[53]。

为提高数据对重大健康发展规划评估的利用价值,政府可考虑采取三方面措施:(1)对于存在多个数据来源但不同来源的取值相差较大的指标,应开展研究探讨指标取值不一致的原因,采取措施提高数据来源之间的一致性;(2)对于仅有一种数据来源的指标且该数据来源存在明显的缺陷,应改进该数据来源收集的方法,提高数据的质量;(3)对于当前无数据来源的指标,应尽快将其纳入现有信息采集系统,高质量收集这些指标的数据;(4)公开相关数据,提高数据支持政府决策的能力。

猜你喜欢
纲要来源报告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