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党员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2019-05-24 07:21李文静
求知导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党员

摘 要: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共产主义信仰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大学生党员自身发展有待完善;二是家庭教育影响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三是高校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滞后性。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共产主义信仰;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D261.1;G64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004-01

一、当代大学生党员共产主义信仰的现状

1.对共产主义信仰没概念

共产主义信仰是对共产主义学说和理论的信服、尊敬和崇拜。无论是学生党员干部,还是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当被问及什么是共产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对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性时,大多数学生都是哑口无言。学生党员对最基本的概念知之甚少,对共产主义信仰理解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各党支部加强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2.功利化现象严重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不良影响是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现象较严重。如完成一件事情,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重要性。以大学生选课为例,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易获得学分的课程。相对于获取知识,学分的获得和分数的高低是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习总书记曾经说过,没有理想信念,人就会得软骨病。对当代大学生党员来说,应该进行科学的信仰教育。共产主义信仰作为基本的理想信念,更应该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避免信仰危机的出现。

3.受多元思潮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元思潮的引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文化多元化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既定事实。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多元化及多变化,使当代大学生对不同社会思潮的认知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旦进入了误区,就有可能接受不良的社会思潮,从而阻碍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当代大学生党员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党员自身发展有待完善

部分大学生党员出现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现象,究其本质原因,主要在于其自身发展有待完善。很多学生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观念认识不透彻。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追求金钱和权力,也正是这种消极的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精神思想。而目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比较缺乏,导致思想信念很容易受外界事物变化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很多学生课后很少出去实践。当学生不能真正地将自己理解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出现共产主义信仰的缺失。

2.家庭教育影响大学生的信仰选择

家庭生活对任何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成员之间思想和行为观念也是相互影响的。在当今的社会家庭中,错误的信仰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够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喜欢进行说教式教导,这种方式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他们在家长不断地灌输中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难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高校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滞后性

一直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教育都相对滞后。无论是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填鸭式”教育,还是闭卷考试作答,都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课堂参与率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给高校的課堂也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就目前的文化环境来说,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供丰富内心世界和抒发其爱国主义情怀的平台,让学生充分理解共产主义信仰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邱吉,李文苓.试论信仰及共产党人信仰的形成机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2).

[2]潘丽.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

作者简介:李文静(1991—),女,北京人,硕士,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大学生党员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
为什么要重申“党校姓党”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