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蚕实用技术

2019-05-24 07:44赵箭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5期
关键词:棚顶蚕座蚕期

赵箭平

大棚养蚕技术在我区推广已有不少年头了,特别是沿淠湾区乡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大蚕期劳力紧张,而大棚养蚕具有建棚成本低、操作简便、节省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利于丰产丰收等诸多优势,因而大棚养蚕在我地迅速推开,群众十分喜爱。

1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

首先是省工省力,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由于大棚养蚕采用地面条桑育,大蚕期省去除沙、分匾等很多环节,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采取自动上蔟的方法,工效可提高三倍。其次是投入少,效益高。每亩桑园只需70平方米左右的大棚,可饲养一到两张蚕种,其投资很小。再次是养蚕环境得到改善,蚕茧产量和质量有明显提高。这种住家与养蚕分离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蚕农的生活品质,与当前开展的乡村振兴战略很合拍。

2我地大棚的型式及主要特点

沿淠湾区林木多,群众多数可就地取材,一般在庄前屋后的空地上就可搭棚饲养,由于人蚕相距不远,也方便饲养管理。蚕农大多依据具体的场地和自己实际的饲养量,可用毛竹或木料紧靠居住房屋的墙壁搭建养蚕棚架,这样可少埋立柱,省工省时省料,棚架搭好后再在上面覆盖花雨布。这种搭棚方法的好处是,搭建拆除都十分方便,而且花费少,搭棚材料随处都有。但是大棚养蚕也有不利因素,如大棚内温度受外界气温影响较明显,而且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因此,只适合大蚕期粗放式管理和饲养。

3大棚养蚕要抓好几下几点

3.1严防蚂蚁危害

蚂蚁是大棚养蚕的天敌,为防止其危害,棚内蚕畦整好后,棚内地面可撒一遍氯丹粉,但在蚕儿进大棚前,应在畦面上再覆盖一层塑料地膜,以防蚕儿中毒。

3.2适时掌握蚕儿进棚时间

要保持大棚内部相对干燥。刚建成的大棚,在蚕移入前,晴朗天气白天要揭去棚膜晒棚,夜晚要盖上棚膜避免露水打湿地面。在大棚移蚕前,可提前在棚内地面铺一层塑料地膜,然后在地膜上铺一层干稻草,这样,移蚕时可直接将蚕放在稻草上,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小蚕期(1-3龄)对温度要求高,一般采取集中共育的方式饲养,移蚕进大棚时间掌握在5龄第2天,少数也可在4龄第二天移蚕进棚,但4龄进棚的蚕儿更要注意保温,且4龄期必须用片叶饲育。

3.3加强棚内温湿度调节

3.3.1可通过覆盖遮阳网与草帘降温。棚顶一般需要铺盖两层,内层草帘直接覆盖在塑料薄膜上,外面一层遮阳网离棚顶在20cm左右。夏季雨水多,棚顶覆盖的草帘要尽量薄一点,这样有利于减轻雨天棚顶上面的重量,有效防止棚頂坍塌。

3.3.2采取棚顶喷水降温。夏天高温期间,降温工作尤其要细致周到。一般从上午9时到下午3、4点钟,每隔1小时左右就要在棚顶喷水1次。

3.3.3加强通风换气。大蚕期最忌讳高温多湿,通风换气十分重要,如操作不当,可影响蚕儿体质,容易诱发蚕病。因此,每天太阳出来内外温相差不大的时候,一般都要揭去大棚两边的塑料薄膜来进行通风,傍晚时分,当大棚内的温度下降到蚕儿生长最佳适温以下时,要尽快放下两侧的塑料薄膜,确保大棚内的温度。夏天,棚内温度较高,白天黑夜都要进行通风换气,确保棚内空气流通。

3.3.4适饲湿叶。后期蚕儿生长发展快,而夏季大棚内温度一般都较高,经常采取通风来降温,这样会引起桑叶萎凋较快。因此,为使蚕儿都能食到新鲜的桑叶,可在晴天中午时喂饲一遍湿叶,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如这样还不能满足蚕儿的温度要求,还可以配比0.3%的有效氯浓度漂白粉液在大棚内空气中喷雾,从而达到以补湿降温防病的效果

3.4条桑饲育

大棚养蚕多以条桑育代替片叶育,这样也节省了大量的采叶、上叶时间。一般5龄蚕进大棚第一遍叶要喂片叶,第二遍可采用条桑育,大蚕期一昼夜可饲喂给桑3~4回。由于大蚕期饲养温度高、蚕儿生长发育快、食桑量大,因此,一定要给足桑叶,而每次的给桑量要超前,大体在蚕座剩余10%左右的残桑时,就要抓紧给下回桑。大蚕后期,要根据蚕儿的生长发育进度,结合天气变化情况,有效调整每次的给桑量和每天给桑次数,做到给桑及时、给桑充足,既要满足蚕儿快速生长发育对桑叶的需求量,又不至于浪费桑叶。

3.5搞好蚕期消毒和蚕病防治工作

连续两季饲养的大棚,消毒工作尤为重要,采用药剂消毒法。使用药剂消毒之前,先铲去棚内地表10cm左右的表土。消毒结束后,每季养蚕前都要在大棚地面上先撒一层氯丹粉,再撒一层新鲜石灰粉,防止蚂蚁、蟾蜍等害虫的危害。大棚内湿度较大,在蚕期中要多撒生石灰等干燥材料。特别是在阴雨、闷热天气,早晚要各用一次新鲜石灰粉对蚕体蚕座进行彻底消毒。如果是4龄起蚕移入大棚饲养的,5龄饷食后必须要除蚕沙一次,彻底清理蚕座。根据情况,适时添食抗生素,以提高蚕儿的抵抗力。

3.6大棚上蔟要讲究方法

5龄后期大棚内温度高,蚕儿老熟快,要求提前做好上蔟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及时准备好蔟具,及时饲喂片叶,一般在蚕儿见熟前一天就要改喂片叶,对于条桑育造成蚕座不平的情况,可将稻草锯成节,用来填平蚕座。同时,为防止上蔟中蝇蛆病的发生,可用300~500倍灭蚕蝇液进行蚕体喷雾。为提高上蔟的整齐度,节省工时,等到见熟5%左右时要添食蜕皮激素一次,并及时放好蚕蔟。另外,在铺蚕蔟前还要在蚕体蚕座上撒一层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然后再喂一遍片叶。大棚养蚕,由于蚕座不平,特别要注意避免过熟上蔟,因为蚕座上条桑育造成枝条很多,过熟上蔟容易造成大量熟蚕在蚕座桑枝中结茧,从而给蚕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上蔟后,还应注意遮光,避免棚内强光直射,致使部分蚕儿在蚕座中结茧造成损失。

蚕儿上蔟后,要及时清除大棚内的蚕沙,再将蔟片移到大棚中间搁挂起来,移动时动作轻缓,蔟片至少要离地1m,片与片间隔20cm以上。春夏季蚕儿上蔟后,因温度高,蚕体排出大量水分,棚内湿度也很大,此时加强大棚内降温及通风排湿工作特别重要,可用掀起大棚两端草苫,促进空气流通,必要时可采取增加电扇的方法,降低棚内温湿度,提高营茧率、提升蚕茧的质量。

(作者单位:237157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农技站)

猜你喜欢
棚顶蚕座蚕期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夏秋养蚕有三早
塑料温室棚顶清洗机的设计
综放工作面治理漏顶实践方案分析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
晚秋蚕饲养技术要点
蚕期眠起处理的关键技术
蚕品种银丰×玉珠
牛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