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2019-05-25 07:39范玲玲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动力农村经济新常态

范玲玲

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顺利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农业对我国来说,关乎着国计民生,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得到增收,有利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同时农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在新常态下要促进农业的发展,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新常态给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有关部门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文章主要就新常态下农业呈现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进行探讨,从而让农业在新常态下发展更好。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新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辽宁省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超高速增长的特征。但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环境以及能源等破坏较为严重,因此,面对此形势,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共中央鲜明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对辽宁农业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辽宁的农业发展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的要求,改善辽宁农村经济,促进辽宁农村经济发展,推动辽宁农业实现现代化。

一、农业发展在新常态下的特点

(一)供求关系上处于卖方市场

交通工具和经济交换渠道的发展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加深了农村与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改变了农业发展的供求关系,使得农业在供求关系上处于卖方市场。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历史看,农产品在市场上多处于买方市场,而在新常态下,农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供求关系上处于卖方市场,农民的主动性更强,主动适应市场,提升了农产品生产的产量和新产品研发的空间。

(二)多层次的经营方式

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经营模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这种经营模式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层次的经营方式,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所产生的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形式,使得农业的经营方式更好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带动了辽宁农村经济发展。

(三)专业分工不断深化

由于农村与市场联系密切,农业的商品化趋势逐渐增强。并且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农产品要完善专业分工方面的工作,以适合市场的需求。专业分工上的深化表现在脱离产销模式上,尤其是在产品的种植和加工两个方面,专业化分工更为明显。就专业化的分工来说,体现出合作的精神,因此,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此外,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也会带动农业的增长,如网络销售技术在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上的运用。

(四)农民增收多渠道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程度与农民的收入高低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也需要发展农业,农业多元化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出现多渠道的方式。现阶段,农业在新常态发展时期下出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为平衡我国城乡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农民增收多渠道还来源于政策的倾斜,倾斜的政策使得农民在收入上不仅有补贴,还体现在农村第三产发展上出现农民务工固化的现象,是农民获取额外收入的重要渠道。

二、新常态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就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来看,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政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强农和惠农政策的提出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另外,金融企业也能带动和支持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及时帮助农村企业解决融资方面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可通过企业发展的形式促进农业实行产业化,尤其是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需要资金、技术和人才给予支持,这便促使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管理技术以及科学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内部因素

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农业的内部因素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国家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民在土地的利用上有更多的权利,表现在对土地的自由出让和租赁上,同时,土地的流动使得农村出现经营大户,为发展新型农业创造条件,提供发展的动力;此外,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予以支持,利用科学技术提高了对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完善农村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种植技术,带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并且,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在农产品的购买上更加注重消费绿色有机食品,从而推动农业的升级转型。

三、新常态下实现创新型的农业发展途径

(一)改革农村土地用地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央鲜明提出在农村建设集体经营性的建设用地市场,会议提出包括针对当前的农村宅基地制度进行完善,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方面的内容。政策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各个部门应强化学习和领悟,全面领会中央精神,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上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关于农民承包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需要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农民在土地使用上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好的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改善农业经营方式

由上述对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分析可知,当前农业的经营方式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在一些大市场和小生产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在经营中引起重视。而改善农业经营方式需要及时解决这个矛盾,因此,需要对辽宁的农业经营方式进行变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经营方面,加强对农业的创新化发展,重视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在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农业发展理念,提高管理农业的机制,使农业的兼并化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考虑农民生产的主动性,重视使用因地制宜的方法经营农业,推动农业发展。

(三)强化融资体制改革

农村的企业尤其是创业型的企业在发展中难免会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小微企业的贷款、融资成本在30%以上,对小微企业来说,应急式的贷款融资成本高,因此贷款成为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情况,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议面对农业发展中的小微企业,要大力发展草根、科技金融,让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尤其是“天使投资”进入小微企业的创业初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此外,融资体制改革还包括农业补贴制度的改革,针对平均主义、“撒胡椒面”等做法予以改变,从而让补贴更倾向于农村经营大户、家庭农场以及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业发展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显著的变革。对农村的产业结构来说,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低,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升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尽管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但始终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摩擦,所以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农村产业结构,重视对第三产业、新型产业的发展,掌握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拓宽对农业的发展范围,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结语

新常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农业和農村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又给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因此,需要对新常态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展开简要分析,从而利用新常态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周晓静.探析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中国林业产业,2017(01).

[2]赵素梅.基于新常态下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7(24).

[3]张云磊.论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J].财经问题研究,2016(S1).

(作者单位:辽宁省腾鳌温泉管理区管委会)

猜你喜欢
新动力农村经济新常态
新动力公司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